#1
路过卖家的小车车🚗始终不理解公园大爷们会在池塘旁驾着长枪鸟炮拍荷花。除了蚊子不说,拍出的荷花到底好看在哪里了,除了花什么都没了。也始终不理解大娘们微信里的大花朵头像。这个世界有太多不理解了,这也是其中之一。
#2
看到阿里员工性侵事件的警方调查结果,一开始感到很不解。看了一些人的评论似乎有些明白了。也是上周这个时候,我约了两个朋友就这件事录了一个播客,谈了职场性骚扰的应对还有关于女性一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但是的情绪有些兴奋和激动。受网上言论影响过大导致自己不能理性地对待这件事,甚至过早地下结论。
看了警方的调查结果后这件事越来越复杂了,也为自己当时的情绪化感到羞愧,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这些过于情绪化的言论牵制带节奏,上次的都美竹事件也是如此,再往前就更数不清多少次了。曾有过一闪念干脆卸掉微博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但认真想想似乎不是这么个道理。
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在为自己筑起信息茧房,当知识变得越来越封闭,久而久之就与真实世界脱节了不是吗?看到不想看的,锻炼自己思辨的能力,试着用包容的态度去对待,而不是逃避这些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产生误判的事件。
#3
第一次在生活中看到“社交距离”,是一位链家工作人员在小区和业主之间的对话。房产中介这种高度市场化与服务化的工种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对市场作出反应,并将之付诸行动。在平常工作中,我是个连口罩都懒得去戴的人,再这样下去迟早是要被淘汰出局的。
就在我坐在广场打字的间隙,蚊子分别在我脸上、手指、脚脖和脖子里咬了一口,可见链家小火的敬业程度。
#4
对于吃饭这件小事,一直对【正宗】这个词有些抵触。什么是正宗,谁是正宗,明明好吃不才是唯一的标准吗?
直到看到这家店的招牌,决定进去尝尝。怎么讲,感受到了老板的反叛和对霸权标准的抗议。
#5
在一本书里看到的:
正如图海纳所论述的那样,当代社会是断裂性发展,一部分进入信息化过程的社会生活以网络化或全球化的形式展开或发展,而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被甩在信息化进程之外或拒绝进入信息化进程的社会生活仍然存在着,这两部分社会构成形成了网络化与非网络化、全球化与地方化、缺场空间与在场空间的对立。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阿富汗的新闻,震惊的同时也感到十分不解。为什么已经到了21世纪的第3个十年,依然有对女性绝对的束缚,人格上的不平等,社会极度的封闭,还有一些让人难以置县的画面,比如饥饿。
上周还在感叹河南郑州的大洪水给当地人带来的灾难,一边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如此祥和的城市,对于灾难很难感同身受。另一边又十分清楚那些令人惋愕的画面都是真实的存在,同时又觉得虚假而难以置信。这些糟糕的新闻看了让人窒息,但是不看就没有了吗?他们没有消失,而且就存在在那里。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一部美剧里的场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在女性群体里已经开始流行减肥的时候,一位女主说难以置信,就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仍有上千万人口在挨饿,而她们却在想办法甩掉脂肪。多么讽刺的对比,放在今天也十分恰当。
直到看到图海纳的论述似乎有些领悟,断裂性发展,正是这个社会的真实写照。
这还不如我大清国(注:这里已婚犯法指的是已婚女性出轨,他们叫通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