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领导建立班底,这3种人可以优先争取!


 《资治通鉴》第24卷,汉纪十六
汉宣帝本始元年(戊申,公元前73年)
【原文】
初,上官桀与霍光争权,光既诛桀,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由是俗吏皆尚严酷以为能;而河南太守丞淮陽黄霸独用宽和为名。上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乃召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
 【译文】
当初,上官桀与霍光争权,霍光诛杀上官桀之后,便遵从汉武帝时地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部下官员。从此,很多世俗官吏都以用法严苛来表现自己的才能,而河南太守丞淮陽人黄霸却以为政宽和著称于世。汉宣帝在民间时,了解百姓都为官吏的执法峻急而困苦,听说黄霸执法平和,便将其召到长安,任命为廷尉正,多次裁决疑案,朝廷群臣都认为他公平。
 【解析】
 
之前一篇分析到,霍光表示归权给汉宣帝,但是汉宣帝没收。
 
其中一点原因就是汉宣帝太过弱小,没有自己的班底,收权无法做到控权、用权,反而会激发矛盾,不如让霍光继续执政。
 
当前对于汉宣帝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班底,亦或者说要有他的自己人。
 
通常情况下,组建自己的人班底有四种方法。
 
其一,提拔信任,从头开始培养,并且多接触加深感情。
 
其二,对于中立派、外围非核心、边缘化地进行拉拢。
 
其三,对于霍光派系中的人进行辩证分析,看其中谁是可以争取的。
 
其四,亲朋故旧,因为有关系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依靠。
 
而上面材料中提到的黄霸就是其中的第二点。
 
而具体的从黄霸的身上又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黄霸是汉武帝、汉昭帝时期的老臣,在朝堂上的时间并不比霍光更短,拥有一定的政治资源和眼光,并且能够屹立这么多年不倒,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其次,按照材料中的意思。
 
霍光集权之后,还是按照汉武帝时期的严刑峻法做事,而黄霸则用宽和仁政。
 
注意,如果说杜延年以仁示人,是因为他是霍光的心腹,如此一个红脸一个白脸唱双簧。
 
而黄霸则是地方太守。
 
按照官僚主义上行下效的那一套尿性,领导喜好什么、想干什么,下级必定是有样学样。
 
黄霸没有如此其实就表明了他和霍光不是一路人。
 
深究其中即是政见分歧,是思想和意识的分歧,也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分歧。
 
随后,汉宣帝提拔黄霸进入朝堂,且他又不是霍光人,自然要紧紧抱住汉宣帝的大腿。
 
这也叫引入外部力量来平衡内部。
 
比如东汉末年,袁氏让董卓进京就是引入外部力量来控制洛阳。
 
 【启发】
 
有句话说朝中有人。
 
其意思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亦或者好办事。
 
这是从下属的的角度去看这句话。
 
其实倒过来,从上级、领导的角度去看,这朝中有人,或者说有自己人、有自己的班底,自己也好做好、也好办事。
 
这个角度,就是从权力角度来说了。
 
至于为什么,相信你看了我之前那么多分析的文章也能说个一二,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那么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如果你被提拔为领导,尤其是你空降到别公司,你掌权、控权、做事都要自己人。
 
如果你在这个单位、公司没有根基过往,哪些人可以成为你的自己人并争取呢?
 
其实上面已经说得很明白,还是简单的总结一下吧。
 
其一,原有派系中那些被边缘、被排挤、失意派或许可以一用,但是事后是否要继续用,另当别论。
 
其二,有共同标签的(经历、地域、毕业学校)可以尝试着接触试探。
 
其三,新招的人亦或者未来招进来的,并没有过多深入当前环境,可以优先拉过来。
——END——
发送关键字【 1 】:长文《如何成为领导心腹》《送礼的诀窍》
发送关键字【 2 】:长文《关于钱与财富的思考》
发送关键字【 3 】:咨询、聊天
发送关键字【 通鉴 】:周秦篇、汉高惠吕文景篇,解读电子档
PS:平时比较忙,未必能及时回复,不过请放心,一定会处理,请耐心,莫急。
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

听说点赞的人,2021年会发大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