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做事的人都开始明哲保身,组织离走下坡路还有多远?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4卷,汉纪二十六
汉哀帝建平三年(丁巳,公元前4年)
【原文】
其后稍稍变易,公卿以下传相促急,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举劾苛细,发扬陰私,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二千石益轻贱,吏民慢易之,或持其微过,增加成罪,言于司隶、刺史,或上书告之;众庶知其易危,小失意则有离畔之心。
【译文】
以后情况逐渐有所改变,公卿以下官员层层互相督促,要求严苛紧迫,又多次更改政事,司隶、部刺史检举弹劾官吏十分苛刻,细微的过失都不放过,还揭发宣扬别人的陰私,有的官吏在位只数月就被罢免,送旧官回乡和迎新官上任的人,交错行走在道路上。中等才干的人,苟且容身以求保全;下等才干的人,常心怀恐惧反省自己,一切都为自己打算的人很多。二千石官员越来越被人轻视,属下官吏和百姓对他们很轻慢,有的抓住他们的轻微过错,扩大成罪状,向司隶、刺史报告,或崐者上书朝廷检举。
【解析】
上面这段材料是丞相王嘉上书对汉哀帝的一番谏言。
内容很长,所以总结下来就是,希望汉哀帝能够选择贤人,同时不过于苛责,适当允许臣子犯错。
严格来说,王嘉这话对一半错一半,试想一个官员手握权力,无数人的生计、性命掌握在他的手中,这个时候应该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小心谨慎尽可能避免犯错才对。
诚然,的确做事过程会出错,但是从上位者的角度应该是避免犯错,而不是说容忍错误的产生或者降低要求。
不过,这里的重点并不是这个,而是上面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是整个官僚系统的失序。
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上级层层加码,想一出是一处,导致基层难办事,最终压力传导在民间。
其二,刻板教条的追责,凡是一刀切,甚至鼓励检举揭发,造成基层、中层压力极大。
其三,人的心思开始浮动,不再想如何把事情做好,而是混日子自保。
《资治通鉴》解读到这里,我换了个角度想,书中写的能臣干吏有不少,但是绝大多数还是普通人,更多想着就就是混子,过一天算一天。
而把这些能臣干吏写出来,一方面是提醒皇帝要发现、重用人才,另一方面也算激励别人学习这些能臣干吏勇于任事,争取青史留名。
这也算是越提倡、鼓励什么,其实就是什么越稀缺。
就如《道德经》中说的:“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都是相对的,一种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背后必然有很多问题。
因此,再看上面的内容,其实反映了三个问题。
首先,权威传导
中层基层作为上层的执行触手、权力意志延伸,某种程度和上层是合作共存的关系,甚至利益方面具有一致性。
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天然的相对,导致其中必然存在矛盾。
在上面的材料里面,因为对官吏太过苛责,导致这些官吏动辄免职、更有甚者直接抓人。
的确,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想做官的人到处都是。
但如此搞,其实是在削弱管理者中的中基层威信权威。
就像材料中说的那样:二千石益轻贱,吏民慢易之
稍微有点事就被一顿处置,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事,自然被管理的不会对其有好脸色看。
以前我在工厂一线实习,某次班长罚错员工,后者找车间主任闹。
车间主任一通搅合,让这个员工有点糊涂,最后觉得班长说的对,事情也就这样了。
我就问车间主任貌似事情不应该是如此。
车间主任就说,我下面将近600号人,要是我自己一个个管绝对完蛋,而我能管的好,就靠这些班长。
如果我不为他们说话,损伤他们的威信,那么以后他们怎么管下面?
所以有的时候,必须站他们这边,如果他们有错,再私下批评。
于是,事后车间主任私下把班长叫到办公室,关门骂了十几分钟。
试想一下,假如这个车间主任当着别人的面骂这个班长,后者威信大损,越来越管不住,工作越发不堪,车间主任越生气,又越骂,由此形成一个负循环,最后就是车间主任自己倒霉。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次,监察反馈
权力可以授予,但是必须配套相应的监查避免权力滥用。
良性的监察自然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但如果有人别有用心,利用这个制度呢?
吏民慢易之,或持其微过,增加成罪,言于司隶、刺史,或上书告之;
这一小段反应了彼时的社会风气,因为觉得这些中基层官吏有今天没明天,亦或者有矛盾,于是利用刺史这个监察系统把这些不对付的官吏给搞走。
但背后更反映的是这个监察系统已经彻底失效,这也是为什么朱博要提出恢复刺史的现实因素之一。
更大的问题是,心存不良的人利用这个系统来达成自己的私欲。
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这个太守不合作,那么就想办法搞他的黑材料,让他丢官滚蛋。
这种情况的出现代表什么?你自己想。
类似的情况其实我也遇到过,包括事情、风气。
以前的单位提拔几个人,有人不服气,于是就写了材料往上去举报,结果这些人的提拔不了了之,但也没因此受到处理,反正就稀里糊涂没了下文。
还有些员工比较刺头混账,平时做事一塌糊涂,遇到领导稍微说话重、考核,立马就去找单位一二把手闹。
而往往一二把手又需要对一线员工和颜悦色(这个各个单位都一样,也是必然的),于是多半就对中基层管理一顿批评。
好家伙,几次下来就变成有不爽就找上面闹,反正一二把手站员工这一边,向下管理是越来越难。
更有一些人,深怕水不混,遇到员工有点不满,鼓励捣鼓别人去举报,其中还有不少是中基层管理说这个话,其用心可想而知是多险恶。
最后,人心变异
其实上面两个问题一旦发生,环境的恶化已经不可避免。
而身处于如此环境中的人,内心也会发生改变。
就如同材料中说的: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怀危内顾,壹切营私者多。
有本事的走人,本事一般的混日子,而没本事只求不犯错即可。
这样的组织、环境能有好吗?
以前在某篇文章中用过这样一段话: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这个是出自《侏罗纪公园》中的台词。
放在职场亦或是其他地方也是一样,人会找到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
既然做事会承担责任、会被视为对手、甚至被排挤打压,那么就苟起来混日子。
最后损失的是组织,而组织倒了之后损失的又是谁?
这个留给你思考。
——END——
发送关键字【 1 】:长文《如何成为领导心腹》
发送关键字【 2 】:长文《关于钱与财富的思考》
发送关键字【 3 】:咨询、聊天
发送关键字【 通鉴 】:过往解读内容合集电子版
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
长按下方关注我

阅后点赞,手有余香
多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