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局,解局关键多半在局外!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30卷,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阳朔元年(丁酉,公元前24年)
【原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自凤之白罢商,后遣定陶王也,上不能平;及闻章言,天子感寤,纳之,谓章曰:“微京兆尹直言,吾不闻社稷计。且唯贤知贤,君试为朕求可以自辅者。”于是章奏封事,荐信都王舅琅邪太守冯野王,忠信质直,智谋有馀。上自为太子时,数闻野王名,方倚以代凤。章每召见,上辄辟左右。时太后从弟子侍中音独侧听,具知章言,以语凤。凤闻之,甚忧惧。杜钦令凤出就第,上疏乞骸鼻,其辞指甚哀。太后闻之,为垂涕,不御食。上少而亲倚凤,弗忍废,乃优诏报凤,强起之;于是凤起视事。
 
【译文】(可跳过直接看解析)
自从因王凤的弹劾,王商被罢黜,到后来遣送定陶王归国,成帝心里一直郁愤不平,此时听了王章的话,有所感触而醒悟,打算采纳他的建议。成帝对王章说:“若不是京兆尹直言,我听不到国家大计。况且只有贤能者才了解贤能者,请你试为朕找一位能够辅政的人。”于是王章再上密封奏书,举荐信都王刘兴的舅父、琅邪太守冯野王,说他忠诚正直,又富于谋略。成帝从当太子时,就多次听说冯野王的声名,于是准备依靠他代替王凤。王章每次进见,成帝都命左右随从退出。但当时太后堂弟之子、侍中王音独自窃听,全部了解王章谈话的内容,并报告了王凤。王凤听了甚为忧虑恐惧。杜钦劝王凤搬出大将军府,回到原来的侯府,上书请求辞职退休,措词十分哀痛。太后闻讯,为王凤流下眼泪,不肯进食。成帝从小就亲近倚靠王凤,不忍心罢黜他,就下诏优礼安抚,勉强他继续任职。于是王凤复行视事。
 
【解析】
 
上面材料发生的背景,王商被王凤斗倒气死,汉成帝想用宗室又用不了,老师张禹又不愿意合作,就连兄弟定陶王想留在长安,也被王凤找理由给赶了回去。
 
王章这个人也是个头铁的,以前弹劾过石显,现在他又弹劾王凤。
 
他给了个建议,用别人换掉王凤,而且还提出建议人选。
 
这个建议也切到了汉成帝的痛点,汉成帝现在无人可用,想用的人外戚又围追堵截不给机会。
 
比如,刘向父子、定陶王刘康,都属于汉成帝的尝试,但最后的失败了。
 
调整了一下思路,直接搞定关键,把王凤给换掉,算是直接将军。
 
讲实话,这个策略看上去很美好,但是却注定无法实施。
 
首先,王凤大势已成,一票既得利益群体已经形成,汉成帝是皇帝没错,但是这个时候想换谁已经不是他说了算的。
 
其次,王凤是外戚,是王太后的弟弟,有她给撑腰。
反过来,王太后的存在何尝不是也限制了王凤的更进一步,这一点从王莽篡汉的时候也看出,对王太后也要好好地供起来,并不是说军政大权一把抓了,就能对这个小老太怎么滴,这是合法性合理性的问题!
 
最后,王凤都在皇帝身边给安插了不少人,汉成帝、王章想干什么,王凤不可能会一点风声都没有。一旦知道,就提前发动,源头掐死!
 
再来说说王凤方面。
 
之前王凤斗倒王商,内廷里面清算了王商的人,也安插了王凤不少人。
 
时太后从弟子侍中音独侧听,具知章言,以语凤。
 
这个王音就是其中之一,提前给王凤通风报信,这下王凤可以得一个先手机会。(事后王音因此而获得御史大夫,以及在王凤时候作为王氏外戚的第二代话事人)
 
其实和汉成帝的矛盾是权力归属的问题,尚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阶段。
 
这场斗争汉成帝输了大不了大权旁落,皇帝依然是他,而且还能继续搞事情。
 
王凤一旦失去权力,随之而来的不光是自己要被清算,就连王家也要跟着遭殃。
 
甚至王凤一系所有依附者都要被边缘化,包括上面材料中出现的狗头军师杜钦。
 
这种事,退不得!
 
之前提到太后,这里就要说一下太后、皇帝、外戚这个三角的相互依存与相互克制。
 
太后对皇帝有钳制的权力,但是平时不管事,皇帝对太后只得服软,毕竟汉朝以孝治天下。
 
对于外戚的权力获得,来源太后支持,也是在于皇帝授权。
 
皇帝对外戚是用来平衡势力,作为自身掌控朝局的抓手,要用也要限制。
 
这里的问题在于,王氏外戚不但有太后支持,而且还极度膨胀超过皇帝的控制,反过来威胁到皇帝。
 
而太后也依靠外戚实力, 来体现自身的影响力。
 
所以,王凤的破局,不在王章,不在冯野王,而在汉成帝身上。
 
而搞定汉成帝的关键不在汉成帝本人,而在于能够影响到他的人。
 
而整个天下,皇帝唯一需要低头的,除了庙里的先帝牌位,就是活着的太后。
 
杜钦令凤出就第,上疏乞骸鼻,其辞指甚哀。
 
汉成帝不是想让王凤走人吗?现在王凤主动走人,上书请辞,这就有三个作用。
 
其一,这个辞职是写给王太后看的,获取支持,当然背后肯定还有一系列在王太后那边活动的安排。
 
其二,如此低姿态、言情恳切,勾起汉成帝恻隐之心。
 
其三,道德绑架,王凤辞职,汉成帝总要挽留一二吧,不可能一说辞职就同意。那这就是蓄谋已久,对汉成帝反而极其不利,显得他天性薄凉。
 
当然,这三个第一个是关键,第二个不过是聊胜于无,第三个就是争取时间。
 
太后闻之,为垂涕,不御食。
 
王太后出手了,没有让汉成帝如何,而是直接一招道德绑架,绝食不吃东西。
 
然后一边哭,“我苦命的弟弟哟,我娘家将来怎么办喲,我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
 
汉成帝没办法,只好出面挽留王凤。
 
于是凤起视事
 
可知的是,王凤这关一过,接下来就要对王章、冯野王等人进行清算。
 
 
【启发】
 
这一段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重点在于王凤如何破局,尤其是汉成帝与他的矛盾。
 
王凤的化解在于他让矛盾之外的王太后入局了。
 
而王太后本身就属于更高一个层次的人物,自然就是四两拨千斤地转了起来。
 
如果没有,那么王凤还真不好办了,难不能找个机会让汉成帝病死?
 
其实王凤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还是很有参考性的。
 
当下局面你看不清楚,那么就跳到一个更高的维度或者局外角度去看。
 
比如,你天天说工资低,是你和领导之间的矛盾。
 
可以从整个公司运作的价值流转上看,资源、钱都往那些地方汇聚了,你就知道你要在哪个方向用力。
 
比如,你说生意不赚钱,是你和顾客之间的矛盾。
 
你可以从不是你的顾客身上看一看,问一问,他们如何愿意成为你的新客户。
 
具体的,你可以从与你问题相关之外的身上看一看,有没有灵感,亦或者能不能施加影响来来撬动局面。
 
最后点一句:之所以局面僵持,因为局内部的矛盾已经达到平衡,想要结局,破局点要从局外找。
 
——END——
发送关键字【 1 】:长文《如何成为领导心腹》《送礼的诀窍》
发送关键字【 2 】:长文《关于钱与财富的思考》
发送关键字【 3 】:咨询、聊天
发送关键字【 通鉴 】:过往解读内容合集电子版
想第一时间读到我的文章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我

阅后点赞,手有余香
多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