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乱世佳人的爱恨纠葛与她的家国情怀


1644年,当李自成攻入北京之际,柳如是心灰意冷,劝说丈夫钱谦益:“如今山河破碎,不如我们一起殉国,以死明志吧!”钱谦益满口答应,谁料不久后他竟然转身跪迎清军入城。
柳如是被后世人称秦淮八艳之首,才情过人、风骨峥嵘,在学术大师陈寅恪的作品中,被称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她尽管是一位风尘女子,却心怀大义,为何她有如此家国情怀,甘愿投水殉国呢?这一切得从头说起。

时间回到柳如是小时候,她出生于清苦贫寒的家庭,不幸被卖到青楼,青楼老板娘”徐佛妈妈“眼见这样一位小聪明伶俐、灵气可爱的小女孩,很受大家的喜爱,因此好心教养,将她抚养长大,她的一生情路坎坷,但也因此成就了她。
13岁那年,柳如是被年近花甲的大学士周道登看中,买回家中当了侍妾。周道登也喜欢这个小女孩,常常将她抱在怀中,教她读书写诗。然而这一举动却让他的妻妾们醋意大发,并联合起来挤兑刁难柳如是。
小小年纪的柳如是根本不是她们的对手,无奈之下她又回到了青楼。不过当侍妾期间,在周道登的熏陶之下,文学方面得到很大的影响。这次回到青楼,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个人声望上,都是新的开始。

尽管身处青楼,但是柳如是酷爱文学,也非常有天分,别人一说就明,一点就通。她经常和东林党人士,讨论诗文,写的诗词意境优美,不仅吟诗作赋,还交流家国大事。在平常人眼中,她是才情一绝的女子,追求她的人络绎不绝。
求爱者不乏达官贵人和书生才子,然而柳如是却只对士大夫陈子龙情有独钟。两人也互相吸引,进而发展成为恋人,可是他们之间的恋情注定没有好结果。原因有其一,也是关键性的一条,陈子龙已有妻妾,大明律法明确规定,士大夫不能纳烟花女子为妾。于是两人的恋情以夭折收场。
成不了夫妻,然而陈子龙对她的影响很深远,除了爱情,还有就是爱国主义情怀。也正因如此,柳如是定下择偶标准,一要有文化,二要有家国大义。不久柳如是结识了钱谦益,这个男人成了她人生中的又一个转折点。

钱谦益是东林魁首,在当地有着非常高的才华和声望。柳如是仰慕他的才华,而钱谦益对她有足够的尊重。两人很快走到了一起,尽管年龄相差36岁,仍然阻止不了两人之间义无反顾的爱。
1641年,23岁的柳如是嫁给了59岁的钱谦益。新婚夜,钱谦益紧紧抱着柳如是,一边用满脸的胡渣蹭着她的脸,一边轻声问道:“你究竟爱我什么?”柳如是一脸柔情,娇声说道:”我爱你白的发,黑的脸。“
柳如是反问道:“你爱我什么?”钱谦益回答道:“我爱你黑的发,白的脸。”两人相视一笑,整个房间洋溢着和谐幸福的氛围。

为了表达爱意,后来钱谦益特意建了一座“我闻室”来应和柳如是的名字“如是我闻。”还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这是妥妥的”金屋藏娇“了。
二人的婚后生活看起来非常幸福美满,在绛云楼度过了一段欢乐的美好时光。然而日久见人心,有些事情该发生还是要发生,李自成攻进北京城之后,一切都变了!
眼看山河不再,人间星火竟无半点属于我,柳如是对钱谦益说:”山河神破碎,我们何不一起殉国,以死明志?“钱谦益满口答应。
不料来到河前,钱谦益说:”水太凉,不敢下!“在他的阻拦下柳如是也没有跳河成功。

之后清军入城,钱谦益竟转身跪迎李自成,柳如意失望透了,也看透了这个男人。不过后来,在柳如是的劝说下,钱谦益变卖家产帮助抗清,后被朝廷发现被抓入狱。柳如是四处求人花了不少银两才把他救了出来。
谦益十分感激柳如是挺身而出的勇气,两人之间的感情和好如初。这样的日子持续到了1644年,钱谦益过世。
钱谦益去世后不久,家中又生变数。钱家族人找来索要家产,声称柳如是乃风尘女子,不配也不得继承钱谦益的遗产。不甘受辱的柳如是,以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年46岁。

后人发现了她的遗书:“望自己的棺木下葬之后,能够在铁索的帮助下悬空。因为脚下的土地不是大明的,不能入土为安。”
清廷听说有如此贞烈的女子,非但没有降罪,反而大加赞赏,赐“节妇”的美誉。而钱谦益却被乾隆下令,打入《贰臣传》乙编目录,将他的变节污迹盖棺定论。
身为风尘女子,却心系天下,敢爱敢恨、忘却大义、投水殉国、棺不入土,柳如是的家国大义和才情令后人敬佩。

到了近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写了《柳如是别传》,还称她为“女侠名姝”、“文宗国士”。可见,柳如是的人格魅力太高了。有人说,钱谦益配不上柳如是,这也许见仁见智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