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小时候,母亲李太后一直对他高标准,严要求。还找来了当时的宰相张居正,给这位小皇帝当指导老师。可历史恰恰给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万历皇帝成年以后,不仅未能像李太后、张居正所期许那样成为“尧舜之君”,反倒是28年不上朝,日夜纵饮作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万历皇帝朱翊钧属于被父母一直驾驭着的孩子。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这个精神胚胎中藏有心灵成长的密码,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可是我们的很多父母却喜欢打着爱的旗号,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孩子,让他们干自己不想干的事,走自己不想走的路,父母总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儿女永远是幼稚的。
从上学选择志愿到毕业分配再到结婚生子,有的父母把这一切都大包大揽,疯狂干涉。表面上看他们是关心爱护孩子,实际上是在抹杀孩子的独立性格,禁锢孩子独立思想。其实这些孩子很可怜,他们也许早已成年,但他们的心灵从未长大,他们的精神胚胎近乎压抑,甚至畸形,这种孩子,在畅销书《爱是一生需要学习的能力》中称之为被父母意志驾驭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要么带着假我的面具,把真我隐藏起来,表面顺从,内心哀伤,一辈子都为父母,为他人而生。
要么一旦父母的意志不起作用,就会疯狂报复,滑向自我沉沦、自我放纵的另一个极端。可见朱翊钧就是这样的孩子,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是他并不快乐。李太后也好,张居正也罢,从小就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尧舜之君”。然而,他们从来没问过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小皇帝,你心中有没有想过当尧舜之君的伟大抱负?
其实这个意志是他们强加给一个孩子的,十岁左右的孩子本来还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他需要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但李太后和张居正却无时无刻,像监视一个犯人一样在监视他、督促他。
据《明史》记载,张居正不仅每天给这个独一无二的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还经常正襟危坐,一本正经,从不给孩子一个笑脸,哪怕是一丁点的鼓励和表扬都没有。朱翊钧有时候不爱读书,宁愿花时间练习自己喜欢的书法,张居正却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张居正还举例说,宋徽宗书法好,却亡了国。
有一回小皇帝读书时念错了一个字,这位张老师居然大声呵斥,连最基本的君臣之礼都不讲了,吓得小皇帝直哆嗦。而那位太后老妈,经常在儿子不好好听话,不认真学习的时候来上这么一句:“你要再不做功课,就罚跪,就告诉张老师!”小皇帝一听脸都绿了。罚跪不怕,可要是告诉张老师,那可惨了。
在民间大人常常用大灰狼来吓唬那些不听话的小孩子,不知不觉当中那个总是严肃、严苛,甚至近乎严酷的张老师就成了小皇帝心中的“大灰狼”了。一个孩子整天在大灰狼的恐吓中长大,他的童年会幸福吗?别的孩子的童年都是五颜六色的,而他的童年无疑是灰色的,就像大灰狼的颜色。
后来朱翊钧对这位恩师之所以翻起脸来比翻书还快,在张居正死后不久,就实行抄家,把张居正的妻子和儿女全部流放,除了是对当年所受的各种委屈无奈、害怕和痛苦的一种报复心理之外,还在于朱翊钧意外的发现了这位道貌岸然的张老师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而这另一面对万历皇帝成长的心灵以很大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