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是否读个博士?这里综合前途、家庭、爱好帮你分析下~


内容来源:由硕博生活圈整理自中国科学人才网、陆中胜新浪博客(仅转载,不代表本号和本单位观点)
看看你是不是适合继续读博士,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开始读博的学生的困惑。
一、基本概念
博士:在美国叫A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简称Ph.D.,是最高学位。
读一个博士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
1)掌握一个科研领域
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
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
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
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
2)开创新理论
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
“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
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发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术,要寻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规则、新机制。
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写博士论文,并且通过博士论文口头答辩。
3)成果的关系
科研的成果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
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
二、问自己几个问题
决定是否要读博士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想做科研工作吗?
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
2)你想进高校工作吗?
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3)你有足够的能力吗?
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
智力:显然
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
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
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
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
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
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
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
三、警告
博士不是……
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
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
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个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
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
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
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
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
找工作更容易:搞笑!
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
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三、经验
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奖励:
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有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看多了本科生的此类问题——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又要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考博或者工作?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选择也是困难的。
博士是一个文凭,更是一种经历。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在妖魔化博士群体,尤其是女博士。事实上真的就那么恐怖吗?
首先,谈谈为什么要读博?
如果你压根就没想好这个问题,完全是随波逐流,或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认为考博可以带来生活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认为读博就是混个学位,为了以后好提升,那么,请你谨慎考虑。
1)首先,博士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
收入更多的是与行业与职位相关,而不是与学位相关的。当然通常计算机的博士要比学文学,考古什么的博士收入要高。
2)即便为了想进高校而读博,也要事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
能否接受那种清苦?能不能坐冷板凳?不然,高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竞争一样激烈。
而考博只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间的感受之一就是,周围的人的确不简单,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一面,可能再”混”日子的人,跟一般人相比也有一份自律和坚持。
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相互约束、相互见证、共同进步的群体。高智商基本是读博的刊几篇,理工科的可能还需要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虽然大多数博士都完成任务,拿到了学位,但那是付出了很多焦虑、睡不着觉、掉头发等等代价的。
当然,视个人天资和基础不同,可能各有差异,但不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还真没听说过。
3)平时上课、读书的要求就不要说了。
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或者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为了自己至少像个博士,理工科的人要无数次地做实验,甚至通宵达旦,而文科的学生则要天天泡在书堆里,基本上3年或者4年下来,看小说的时间是没有的。
大家都比较训练有素,就是自己浪费了时间会自责。所以为了逃避自责的痛苦和外在的压力,大家一般还是要选择一点点的去面对和积累。
没有点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
四、其他影响
接下来看一下读博可能带来的一些其他影响。
1)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如恋爱、婚姻和家庭。
说这个好象是废话。但是我们可以算笔账,一个人中间一直不停地读书,等博士毕业也是接近30的人了。这时候的社会工作经验还可能是0。
如果不是足够幸运地在读书期间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并且已经成家的话,那么就要在毕业之后不但面临找工作,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也要面对建立一个小家,适应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先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还是抓紧要孩子的问题。
这时候大多数小家庭都是无产阶级,可能早先工作的同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心理上的落差需要自己摆平。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了一定的工作、家庭、孩子之后又去读博的,这种辛苦就不要说了。面对家庭和自己的前途之间的不调和,需要自己判断、选择。
有时候,有所选择是痛苦的。所以有很多人说,早知如此,宁愿不要选择的机会。可是时光是无法倒流的。校园里有不少带着孩子读书的母亲,有的将孩子放在周边的幼儿园或者学校里,自己面对多重压力,孩子也跟着受苦。
精力、财力和爱心、责任之间的冲突和压力,让很多母亲说:”等我拿到学位的那一天,我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
有的时候,鱼和熊掌的确不可得兼,这是事实。所以大多数博士在毕业后都会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来自情感的、家庭的、工作的,等等。
2)读博可能会加重取舍之间的难度。
有人认为,读完博士,工作等等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博士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
它不是一个通才教育,只会将人的研究领域和学习领域越限越窄。所以,除非是在高校或做科研,不然,博士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读博可能多多少少还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就是你在长期的研究和投入中已经多多少少对这些研究产生兴趣。明知继续研究可能热情和动力不足,但是放弃却着实可惜,那时该怎么办?
其实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最后选择的未必是最初想选择的生活道路。
我的很多同学,本来想进新闻媒体,或者出版单位,或者机关等等,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是真正抉择的时候,却又割舍不下对专业培养起来的感情,最终继续选了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也有的虽然进了新闻出版,却做的并不开心,有点后悔的意思。
不得不搞学术的时候不觉得热爱,反倒是真正离开了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喜欢学术的。这是一种悖论。会带来很多困惑和尴尬,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对自己的了解,还需要决断能力。一旦上了这船就必须面对,由不得你了。
说了这些,有人可能退缩了,觉得后脊梁骨嗖嗖发凉。其实,运用最简单的逻辑想想,如果真的读博就像地狱,哪还有现在的趋之若骛呢?
不否认有一些头脑发昏,没想明白就混进来的人,但是一定也是有人是真正考虑好了并认可这种方式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