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民族,保持着100多年前晚晴习俗,建了一座“陕西村”,很想回到中国


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俄罗斯西南部,生活着一个被称为“东干人”的民族,他们的长相和中国人无异。
他们吃饭使用筷子,主食为拉面、刀切面,饺子、大饼等中国西北地区的常见面食,还会做别具特色的“陕西凉粉”。
他们的民族语言为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陕西方言,因此,中国探访者将分布在那里的东干人村子称为“陕西村”。
至今,东干人保留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活方式和语言,在东干人家里,能看到中国西北地区特有的火炕,做饭的大铁锅,他们的主食为刀切面或大饼,还能做陕西凉粉。
直到现在,东干人还说着一百多年前的陕甘方言,比如,他们把政府机关称为“衙门”,把官员称为“大人”,把妻子称为“婆姨”,把作家和诗人称为“写家”。
不过,由于东干人从中国移民到中亚已经有120年之久,他们并不知道中国的现代汉语,因为他们除了保留了一百多年前西北方言的发音外,大多数人不识汉字。
东干人和东北人一样,把俄罗斯人叫做“毛子”,而把吉尔吉斯人、哈萨克斯坦人、乌兹别克人都称为“黑娃”,把俄语叫做“毛子话”。

 东干人除了说东干语外,大多数人都会说“毛子话”。
而现在东干人所说的东干语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友好时期,由俄罗斯语言学家根据东干人语言发音,用俄文字母拼写出来的俄语文字。
因此,虽然东干人能说古老的陕西方言,但如导弹、芭蕾舞、原子弹等很多现代科技术语却要用俄语发音。所以,即使是会陕西方言的中国探访者与他们交流时,也是似懂非懂。
不过,如果你的语言能力够强,还是能听懂个大概意思。
迁居后的一百多年中 ,东干人长期受到中亚文化濡染 ,东干文化中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异域情调。
可以说 ,这是一种既保持民族特征、民族传统 ,又部分吸纳了异族文化的特殊民族现象。这一现象会表现在婚俗上,也表现在戏曲舞台上。东干人传统的婚俗则呈现出中国晚清情调,新郎戴礼帽,新娘穿绣花鞋。

当前,随着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战略构想的逐步实施,生活在中亚地区的东干人以其与中国的民族认同感的优势,将会很快融入到大战略中。
在中亚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贸易和友好来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改变着东干人的生活,他们通过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贸易走上了致富道路。
当越来越多的东干人在和中国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获益时,他们对于中国的民族认同感更加强烈,很多年轻人称:很想回到中国。
读者们,关于“陕西村”,大家有怎样的看法?欢迎点在看,留下您的评论~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