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家谱”之风盛行,这些讲究你知道吗?有6种人不能列入家谱,需谨记


中国的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大约有3000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它记载了某一地区一个姓氏的家族历史。对个人来说,家谱是一个人的渊源,也是一个人的根。
古语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家法坏,谱谍尚有遗风;谱谍坏,人家不知来处。故谱不可不修。修家谱的历史,流行于秦汉,盛行于隋唐,经历明清时期,一直延续至今。

自古以来,修家谱均发生在和谐的历史时期。人们也只有解决了温饱,物质基础得以满足之后,才会享受精神文明。现如今“篡修家谱”之风盛行,便可略见一二。
修家谱看似是各自家族内部的事,自古以来却有着很多规矩和讲究需要注意:
一、避讳
从家谱诞生之日起,避讳可以说就已经如影随形。避讳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秦朝时正式确立,唐朝时最为盛行,清朝康雍乾时期最为严格。
避讳主要是避讳君王的名字,这个在语文课本上经常看到。不仅仅平民百姓要避讳,甚至君王都不能幸免。比如宋太宗赵匡义,为了避讳兄长张匡胤的名讳,改为了“赵光义”。
除了避讳君王的名字,如果犯了庙号、御名、亲王名甚至大圣人孔子的名讳,也是要一律改用同音字以避之。即使是皇帝家谱玉牒,写到皇帝名字时也要避讳,或用一块黄绫盖住名字,或只写庙号、谥号。
正因为如此,明清时期皇帝们都为自己起了一些生僻字的名字,比如:胤禛、颙琰、旻宁等,这些生僻的名字,也是为了人们方便避讳。如果像唐朝“李世民”这名字,避讳起来很复杂。
到了民间,很多人效仿避讳体系,遇到与祖父、高祖父等家族尊者时,也要避讳。所以现在在农村很多地方,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忌讳与长辈名字重合,甚至音同都不行。

二、不能妄自攀援
古代修家谱还有规定,修家谱时最多只能追溯五世祖祖先,或以带领全家或全族迁至当地的祖先为始祖。不能攀援几十代甚至上百代,过度攀援都是违法行为。
每一个家族,多少都会有几个名人,要是无限的攀援,人人都成了望族,那还了得。
清朝乾隆年间就曾严厉打击过这种行为。乾隆二十九年左右,江西境内曾大量出现过非正常连宗续谱现象。
那时,许多地方纷纷合族建祠,几个本来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同姓家族,在省城或府城合资建立姓氏祠堂,各家族在纂修家谱时大都远攀古代君主作为自己的祖先,人人以华族帝胄自居,行文中经常出现一些僭越之词。令朝廷非常不安,甚至威胁到了统治。
朝廷开始严厉查办,那时编撰好的家谱都必须上报官府由官府审核之后,才算生效,否则以违法论。其实,这也是引发清朝文字狱的原因之一。

三、不能刊载祖先画像
常人修家谱,不准出现"世、表、传、赞"之类名目。因为世、表、传、赞等是史书体例,只能用于皇亲国戚、达官显贵。
同时,族谱中不能刊载祖先画像。此外,对于明代以来家谱中经常采用的、只供形容古代帝王诸侯的用词,如说"始迁"为"开基"、"置业"称"创业"、"造屋"称"启宇","复兴"称"中兴"等,一律定性为僭妄之词,必须恢复原称,不能乱用。
四、遇到年号,要换行
行文中遇到清代的年号,要换行抬一格写,有时考虑到不断换行,太浪费纸张,也可采用在本行空一格再写,以示尊崇。
行文中如有晚明的年号,一律删掉,换算成清朝年号(写成"顺治前某年"),或直接写明唐王某年或桂王某年。另外,修家谱只能简单记载,不能用文学语言,像史书那样描述。

除了以上的约束和规定,古时候修家谱,还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非常讲究。就是有以下六种行为的人,不会被列进家谱,分别是:
弃祖。不孝不悌,不尊重祖先的都视为弃祖;叛党。背君弃义,投入别的国家被官吏记载,连累宗族的人;犯刑。犯了罪,丢了祖宗的脸,也是不能入家谱的。
败伦。就是违反了人伦,做了不道德的事;背义。吃喝嫖赌,娶妓女为妻等;杂贱。为奴、为娼、为伶,为僧、为道、弃亲的人,也不能列入家谱。
读者们,关于“家谱文化”,大家有怎样看法呢?欢迎点在看,留下您的评论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