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成都约50 公里的广汉市城西8公里处的南兴镇,有一座“三星村” 。
它的北面有鸭子河和古马牧河。在马牧河的南岸原有三堆高出地面的黄土堆,它们像三颗金星一样分布在三星村的地界内,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的出土,堪称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不仅揭开了神秘古蜀国的篇章,也彻底颠覆了“四夷之地落后于中原”的传统偏见。
1929年,四川广汉县一个叫燕道成的农民在挖水沟时,偶然发现了一坑玉石器,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后来,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得知消息后,才找到当地驻军要求保护起来。
1934年,华西大学组织的考古队开始进行发掘,遗憾的是他们仅仅挖掘了10天,就断定为一座汉墓而停止研究。
建国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先后又组织过几次发掘工作,但最终也因各种原因停滞了下来。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才再次提上日程,由四川省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挖出18座房屋基址和4座墓葬,出土了大量玉器和青铜器。
更令人震惊的是,三星堆古城占地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远远超过了华夏文明商周时期的两座都邑(偃师商城和郑州商朝,均为2平方公里)。由此可见,三星堆古城应该就是“古蜀国”的遗址。
三星堆出土之前,古蜀国只存在于史料之中。
“蜀”字最早发现于商代的甲骨文,有文献记载,武王伐商纣的牧野之战,当时蜀人也曾出兵相助。
另外,在西汉的《蜀王本纪》和东晋的《华阳国志·蜀志》中,也有对古蜀国的记载。
一直以来,华夏正统的思想深入人心,由此很多学者都以为古蜀国应该是商朝时期的所属方国,但无论是从出土的文物上还是城址规模上都可以看出,古蜀国文明要远超华夏文明。
现古蜀国已被考古证实,其时间上限早于商朝,且古蜀国青铜文明发达程度也高于商朝前期,直到殷墟二期(约为商王武丁、祖庚、祖甲在位时期)以后,古蜀国青铜文明才逐渐衰落。
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玉器和青铜器。
玉作为上古时期的人文信仰,在中国各种文化体系里均有玉器的影子。三星堆玉石器主要以祭天礼日的璧、璋为多,尤其是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其残长达159厘米,厚1.8厘米,宽22厘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且器身上刻有纹饰,精美绝伦。
这么大件精美玉器,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仅此一例。并且雕刻纹饰之精美也超过了很多文明的玉器,遥想5000年前的祖先如何实现这般雕刻技艺,至今仍是个谜。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非常众多。
最具代表性的是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宽1.38米的青铜面具、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
尤其是众多青铜面具,几乎全是粗眉大眼、高鼻梁、阔扁嘴,表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长相与华夏民族大相径庭,倒是和埃及文明有很多相似之处。
众所周知,埃及曾出土了图坦卡蒙陵墓,其墓葬陪葬多以金器为主,面具造型与三星堆出土的面具非常相似,由此很多学者指出,三星堆古蜀国很有可能是埃及文明的迁徙者。
对于这一论断,至今尚无定论。
文史君之见,古蜀国文明很有可能是华夏文明多元分支的表现,古蜀国文明极善于吸纳当时多元文明,或在5000年前已与埃及有过文化交流或贸易。
在史料记载中,古蜀国有两个重要人物:蚕丛、鱼凫,他们是古蜀人的祖先。
蚕丛是古蜀人首位部落领袖。蚕丛最初生活在“岷山石室”(据说是今天的四川茂县),是他率领部落族人来到成都平原。
鱼凫是第三代古蜀王,他统一了各部落,是真正大一统的古蜀国创立者。
从此之后,古蜀国建立了辉煌的文明,他们善于与各族文化交流碰撞,所以短时间获得了高超文明,超过华夏。
关于古蜀国的渊源,李白在《蜀道难》中开篇就曾写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看来古人对古蜀国的看法,也是认为源自于“蚕丛”和“鱼凫”两位先祖。
于是我们大概可以这样认为:早在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便已经和西亚、南亚等外来文化有交流了,他们海纳百川。
这种交流不一定是直接性的,可能是通过一些中间者进行间接交流,但古蜀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确是一定的了!
关于古蜀国的灭亡,学者们认为主要有地震、洪水和巴人西迁的战争,此处不细表。
读者们,关于“历史上的古蜀国”,大家有何看法呢?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