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里常常会看到“赶尸”的画面,小时候很害怕,以为是鬼片;长大后,才慢慢发现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这样的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赶尸,其实是湖南湘西地区苗族的一种民俗,属于巫文化,亦说与祝由科有关。
清朝时期,湘西地区就广为流传“赶尸人”的传闻事迹,也就是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
湘西赶尸的起源
在全国,存在赶尸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南西北部湘西一带。
关于湘西赶尸起源,主要有三个版本,最令人信服和文史君认可的是水运版传说。
据记载,在清朝中期,居住在湘西的人们都想把客死在四川或其他地方的湖南移民的尸体运送回家乡,落叶归根是中国人的情怀嘛。
但是在尸体最开始的运送过程中,是走的水路,并不需要“赶”的。后来到了三峡这一段,水流湍急,旋涡暗礁密布,船只往往沉没。古人又迷信,绝不愿意搭载死人走在险江之上,于是“赶尸”这个行业就应运而生。
赶尸场景到底是个什么样?
说到赶尸场景,也就是电视里看到的那样,一个被叫做“赶尸匠“的活人,领着一帮僵尸往前行走,一直到达目的地。
在传说中,赶尸匠是一个身穿道袍的法师,无论尸体数量有多少,都由他一人赶。
法师不在尸后,而在尸前带路,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一面走一面敲锣。
赶尸匠赶尸往往都是在一个人以上,常常用草绳把他们串联起来,每隔六七尺一个。夜里行走时,尸体都带着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画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
有一种客栈叫“赶尸客店“!
据记载,当年的赶尸行业非常火爆,于是就出现了“赶尸客店”。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给赶尸人和尸体居住的,一般人不会选择居住。
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
赶尸匠赶着尸体,只能在晚上行走,天亮前就必须到达“死尸客店”,然后夜晚再悄然离去。
赶尸通常在晚上进行,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怕惊扰周边村民。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的时候,赶尸匠就会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赶尸匠,是一种职业
在当时,赶尸匠是一种职业,往常的赶尸匠和一般的农民一样,照样“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只有接到赶尸业务时,他们才将自己装束一番,前去赶尸。
他们虽赶尸,却忌讳赶尸这个名词。因而,内行人请他们赶尸,都说:“师傅,请你去走脚”或“走一回脚”。
赶尸匠若答应,他便拿出一张特制的黄纸,让你将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别等等写在这张黄纸上,然后画一张符,贴在这张黄纸上,最后将这张黄纸藏在自己身上。
赶尸为什么只在湘西流传?
因为在古代湘西,地方贫瘠,交通不便,外出的湘西人或来湘西的外乡人因战争等原因失去了生命,如果想运尸还乡,路途遥远崎岖给亡者回家带来重重困难,于是大家才会选择“赶尸“。
另外就是湘西独有的环境,得以“赶尸“进行。
因为:1、只有湘西有“死尸客店”。
2、只有湘西群众闻见赶尸匠的小阴锣,知道回避。
3、湘西村外有路,而其他省的路一般都穿村而过,他们当然不会准死尸入村。
4、湘西人听见阴锣声,便会主动将家中的狗关起来,否则,狗一出来,便会将死尸咬烂。因而,这种十分奇特的赶尸行业,只有湘西才有。
现在赶尸行业为什么会消失?
现如今,“赶尸”活动即使在湘西也消失的差不多了,主要原因有三点:
1、民国之后,随着科技发展和交通情况的变化,出现了现代公路和汽车,水路也有了汽船,运载尸体可由这些交通工具来完成。
2、解放后,除了要大力破除迷信活动之外,还要防范和阻止利用“赶尸”来掩盖敌特活动和走私等不法行为。因此,对这类活动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很大。
3、“赶尸”这一行当是靠师徒关系传递下来的,随着业务的减少到最后凋敝,便无人再学,这一行当也必然会断绝。
读者们,关于“湘西赶尸”,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