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的“状元郎”,水平有多高?山西探花王文在,一首诗今人无人能及


唐宋之后,山西的文人、文韵、文脉可以说断层了。
也正是基于此,在山西省会太原的双塔寺景区,修建有一座塔,命名“文峰塔”,相传就是为了振兴山西文脉。
但是即便如此,山西的文风与唐宋还比,还是要逊色不少。在清代1456名的山西籍进士中,无人高中状元,仅有榜眼1人,探花3人。
其中今天要说的主人公王文在,就是3名探花中的其中之一。
王文在在同治戊辰年的殿试中取得一甲第三名探花的好成绩,被钦点为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可谓顶尖翘楚、凤毛麟角。

王文在,山西绛州稷山人(今运城稷山县)坞堆村人。
王文在出生于1834年,幼时好学,聪明伶俐,所读诗文,过目不忘,于24岁科试第一名。29岁保和殿复试第一名,同治七年34岁时戊辰科殿试居一甲第三名,被钦点为“探花”,为翰林院编修。
王文在后来还曾担任过湖南大主考,湖北学政, 后主讲于河津书院、河东书院、 晋阳令德堂书院,为山西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
他学识渊博,文采斐然;书法功力,尤为精湛。传说慈禧太后在看过王文在的试卷后,曾给予了“文冠七品,笔压三班”的赞誉。

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问,古代的科举考试难不难?
文史君在看了近期展出的晚清“会试朱卷”后,直言那难度是相当的高。在这里,先给大家科普个知识,何为“朱卷”?
古代的朱卷制度,始于宋代,并且在明清两代的乡试、会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所谓朱卷,就是由专门配备的誊录官,用朱笔(即红笔)将应试者的原卷照抄誊录而成,再送至阅卷官处评审,以避免通过识别字迹、暗记等手段而营私舞弊。
这样就保证了作为国家“抡才大典”的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通常在乡试、会试开榜之后的十日,落榜的考生可以凭着卷票,领回带有考官评语的落卷。
这样既保证了公正取士,又落实了考官的责任和方便考生的申诉。这一点,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匠心和智慧。

我们且不论古代的试卷正卷有多难。单单是试卷的一个“试帖诗”,就令今人咋舌。
试帖诗,是古代学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通常为五言八韵诗,全诗十六句,每句五个字,每两句为一联,一联中的下联押韵,全诗需用八韵,故称为“五言八韵”。
试帖诗的题目前面通常要加上“赋得”二字,即赋是诗的意思,得是合乎的意思。
大家熟知的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就是白居易16岁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即兴之作。
白居易因这首诗一举成名,多半也是因为这样优秀的作品在考场上临场发挥而得,实非易事。
另外在写“试帖诗”的时候,在诗题的后面还要注明“得*字”,即考试作诗时作者必须按照“*”字用韵,这个“*”字需在考试时作的试帖诗中作为韵字出现。

王文在参加的会试的“试帖诗”的题目是“赋得千林嫩叶始藏莺,得藏字五言八韵”,其中“千林嫩叶始藏莺”出自唐代诗人郑愔的《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郑愔的全诗如下:
“晨跸凌高转翠旌,春楼望远背朱城。忽排花上游天苑,却坐云边看帝京。
百草香心初罥蝶,千林嫩叶始藏莺。幸同葵藿倾阳早,愿比盘根应候荣。”
王文在的会试朱卷的最后部分,刊刻了同治戊辰年会试中作的五言八韵试帖诗:
“甫得香巢稳,莺迁愿始偿。林容犹觉嫩,叶底已堪藏。
浅晕柔荑碧,低翻繍羽黄。绕堤纷映带,选树费商量。
翦翦裁风细,深深坐雨凉。曲才金缕试,阴待翠帷张。
雾影轻遮縠,春声暖人簧。高飞依上苑,鸣盛叶鸾凰。”
读罢王文在的试帖诗,就可对其的才华略见一斑。古代科举非同小可,所选拔之人也将是龙中之龙,栋梁之才!
读者们,关于“古代的科举考试”,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