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政治家“管仲”,略施小计打垮楚国,这一“计谋”,成为如今商界惯用手法


管仲,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燕国的乐毅齐名。孔子对其都拜拜下风,愿做粉丝;诸葛亮更是将其奉为偶像,在出茅庐之前,就自比管仲,仰慕之情由此可见。
管仲一生的功劳十分伟大。他以顶级的智慧和谋略,为齐桓公打造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大齐国,并将其推上“春秋五霸”的至上席位。齐桓公能够实现“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伟大理想,与管仲的辅佐,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没有管仲,就没有齐桓公。
管仲辅佐齐桓公,如诸葛亮辅佐刘备一样,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超凡的智慧,为齐桓公献计献策,留下了诸多美谈。

公贵买其鹿
春秋时期,齐国和楚国是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两国君主都想问鼎中原,暗中较劲。对于楚国的实力,齐桓公十分清楚,也有些忌惮:
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功不成于周,为之奈何?
于是,他去请教管仲。管仲听后微微一笑,对齐桓公说:“大王多虑了,这件事很简单,只要大王按我说的去做,不出三年,楚国必将乖乖臣服。”于是管仲献计:公贵买其鹿。
管仲让齐国的贵族们一起联合起来,去买楚国的鹿。当时楚国盛产梅花鹿,楚国听到这个消息后,举国沸腾不已。

因为卖梅花鹿的收益要远高于粮食种植。于是楚国农民纷纷放弃耕种,开始大肆圈养梅花鹿。楚国君王得知,也不以为意。认为只要手中有钱,就不怕买不到粮食。
齐国购买梅花鹿的动作愈来愈大,后来齐桓公还专门派人在边境修了一座城池,用于梅花鹿的交易。最后一头梅花鹿的价格飙升到了8万钱。此外,管仲还让齐桓公背地里囤积粮草。
楚国民众的疯狂养鹿、捕鹿,导致田地荒芜,后来楚国虽然仓库积聚了大量财富,但是粮仓却渐渐空了,而齐国虽然耗费了大量金钱,但是由于前期大量囤积粮食,粮仓丰盈。
当楚国意识到齐国的意图时,已为时已晚。齐桓公依计而行,下令封锁楚国边境,并防止楚国到别的诸侯国买粮。楚国国内出现粮食危机,价格飙升。别说打仗,老百姓连吃饱肚子都难。最后楚王只好向齐桓公屈服。至此,齐国天下第一。

制服衡山国
《孙子兵法》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管仲不费一兵一卒而令楚国屈服,其计谋之高,可见一斑。
后来管仲还将这一计谋多次使用,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一,就是制服衡山国。
春秋时期,衡山国是一个小国,却盛产兵器。其兵器制造工艺超一流,其余诸侯国自愧不如。齐国打算吞到衡山国,却又不想直接出兵,毕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于是管仲的套路又来了,以高于别人数倍的价格,收购衡山国的兵器,有多少要多少。
几个月后,秦楚等国也加入收购兵器的行列,衡山国的国君高兴坏了,为获取更大利益,又把兵器的价格提高不少,并加大对兵器制造的投入。
于是,衡山国百姓纷纷放弃耕地,转而从事锻造兵器。齐国又从周边诸侯国高价收购粮食,财大气粗,有多少要多少,价格高也没关系。

一年后,齐国大兵压境,衡山国的国君和大臣傻眼了,发现兵器和粮食都不足,想从其他国家购买也来不及,况且齐国也不给他们机会。面临齐军的进攻,毫无还手之力,最终选择竖白旗投降,管仲的套路再次收到满意的效果。
另外,《管子》中还记载了一则故事。齐国欲制裁鲁国,于是齐国就通过加大“绨”这种高档纺织品的进口,令鲁国人放弃耕种粮田,转而生产这种纺织品,进而最终击败了鲁国。
由此可见管仲的计谋之高,不过从反面也暴露了人类贪婪的人性。如今这一手段已成为商界贯用的计谋之一,也成为当今美国的“杀手锏”。
读者们,关于“历史上的管仲”,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