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
那应该是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江南诗人陆凯正在院中闲庭信步,枝头的梅花开得正好。这时候信使恰巧经过,陆凯看到招手叫停了信使。
信使问道:“陆大人,可有信寄?”陆凯沉思片刻,顺手折了一段头顶的梅花递给信使。信使犹豫不解,陆凯开口道:“稍等,我再写两句诗,你一并送到长安”。
陆凯回到书房,眼望窗外开得正盛的梅花,灵感迸发,略一沉吟,便写下了旷世之作: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信使接过陆凯的诗作,不假思索地装进信囊里便匆匆作别。待得信使走远,陆凯才回过神来,口中喃喃道:“尽意了,尽意了”。
陆凯,字智君,鲜卑族人。他出身名门,祖父陆俟是北魏时期的大将军,父亲和兄弟也都是朝廷命官,他15岁时成为皇帝的亲近侍从。
陆凯忠厚老实、刚正不阿,身居要职数十年。后来曾出任正平太守七年,被称为“良吏”,也就是贤能的官员。
陆凯与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范晔交厚,常有书信往来。虽然当时一个身处北国,一个身在南朝,况且南北朝当时还处于对峙状态,但根本不影响两人的感情。
刚刚上边写的20字诗,和折一段梅花,让信使送去的,正是送给好友范晔。由此这首诗作的名字也叫做《赠范晔》。
这首诗,虽只有短短20个字,却如一股清泉,甘甜清爽。清新淡雅、以小见大,以一枝梅表达了道不尽的故友情谊,十分难得。由不得流传了一千多年,依然楚楚动人。
话说范晔拆开信后,看到里边赫然躺着一枝梅花,并附有一首诗。范晔读后,思绪难平,想到远方的故友,也是情深意切。当看到“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范晔深深被打动。
江南富庶之地,物尽其有,但在陆凯的眼里,却无一值钱的,也许只有那绚烂的春日和奔放的梅花,才是最奢侈昂贵的。他想送给朋友的东西太多,可是又隔着千山万水。那就送“一枝梅”吧,这小小的一枝梅,不仅是信物,更是浓浓的江南春光的分享之情。
至此,范晔也被陆凯的一身清白、忠心爱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精神所感动,潸然泪下。据文献记载,这件事传出以后,被南北两方文人称赞不已。后人更以“一枝春”作为梅花的代称,也常用作咏梅和别后相思的典故,并成为词牌名。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不缺这样诗意的相赠。汉代刘向在《说苑》中就记载了战国时期,越国使者诸发诣见梁王,就曾带了一枝梅花相赠。
但是,梁王的臣子韩子却认为,以一枝梅相赠一国之君,是轻视。后来在诸发的巧言善辩下,梁王亲自接见了诸发。花是美丽的,折花相赠,寓意美好,也许是心灵深处最深的思念。
到了唐宋时期,文人墨客喜欢折柳送别,这样的情趣肯定受到了“一枝梅”的影响。“柳”有“留”的寓意,在送别时刻,情谊更加深厚珍重。
李白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白居易诗句:“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杨巨源诗句“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表达的都是这样的情感。
另外,据《太平御览》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说,当时陆凯为北方人,在北魏为官,当时长安属于北魏。范晔为江南人,所以这首诗很有可能不是陆凯写给范晔的,应该是范晔写给陆凯的。
同时,还有学者考证说,北魏的陆凯和范晔的辈分不同,又相隔甚远,或许当时南朝有另一个叫陆凯的人,做赠了一首诗送给范姓某人,也未可知。
还有的学者认为,这首诗应该作于宋朝,只不过后来流传的有误差,造成了如今的认知。
如今,我们且不去追究这首诗背后的曲折,单单这短短的20个字流露出的真挚与浪漫,却是心头挥之不去的永恒!
读者们,关于“陆凯的《赠范晔》”,大家怎么看?欢迎点在看,留下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