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雪出品,必属精品”到“暴雪早点死”,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曾几何时,“暴雪出品,必属精品”还是句大多数游戏玩家们认可的俚语。
 
确实,暴雪旗下的IP,各个都是如雷贯耳。RTS有《星际争霸》《魔兽争霸》,ARPG有《暗黑破坏神》,MMORPG有《魔兽世界》,FPS有《守望先锋》、CCG有《炉石传说》,暴雪在许多游戏品类下有过霸主级的表现。持续运营了17年的《魔兽世界》,更是伴随着一代人成长。(对不起,《风暴英雄》,虽然我没有忘记你,但你的表现真的很一般。)
 
可是,王权没有永恒。
近几年来,暴雪的表现持续下滑,已然变得不再受人欢迎,甚至让许多原来的粉丝就此“叛变”。
 
暴雪的游戏在剧情和数值平衡上一直存在着问题,但这些问题并没有到让其伤筋动骨的程度。从公布的资料来看,他们的全面摆烂,或许始于2018年的暴雪嘉年华。
自2010年以来,暴雪一直在有规律地推出游戏新作和续作。2010年,《星际争霸2》上线;2012年,《暗黑破坏神3》上线;2014年,《炉石传说》上线;2015年,《风暴英雄》上线;2016年,《守望先锋》上线。
 
一方面,IP续作虽然没有满足粉丝们超高的期待,但也算得上精品;另一方面,IP衍生的《炉石传说》和全新IP《守望先锋》,在诞生之始都得到了玩家们的热烈喝彩,特别是《守望先锋》,掀起了全球的游玩狂潮,也让大家对暴雪的创新能力有了信心。

就当大家觉得暴雪的未来一片光明时,2018年,一切戛然而止。
2018年的暴雪嘉年华,是一个被玩家寄予厚望的盛会。按之前两年一款新游的节奏来看,人们相信,这场嘉年华上必定会爆出些大新闻。
 
呼声最高的,是《星际争霸3》和《暗黑破坏神4》。
 
但大家不但没有迎来什么猛料,反倒是迎来了一款手游《暗黑破坏神:不朽》,以及《风暴英雄》赛事停办的噩耗。

“你们难道没有手机吗?”
 
玩家哗然。不少人发出了疑问:“暴雪的人是不是犯了什么大病?”
 
在几个月之后,暴雪告诉了玩家答案:他们确实犯了点大病。
 
暴雪将要转型,调整公司架构,并将为此裁掉大约8%左右的员工。

“目前在开发中的游戏数量是公司历史上最多的。”——暴雪,2019年
 
被裁的员工,显然都不太甘心。就比如《魔兽世界》社区经理Ythisens,他表示:
 
“我今天已经不再是暴雪的雇员了,这并不是我自愿做出的选择。我从自己最喜欢的岗位上被裁员,明明我想在那上面干到退休的。”

这波为了“战略转型”而做出的裁员,明显引发了员工的不满,这大概就是导致2018年暴雪嘉年华整体让人大失所望的原因——大量员工知道自己所在的部门将被裁并,自己将有裁员风险,直接进入了摆烂状态
 
而在这之后,暴雪的弱智操作不断,员工们也逐渐发展出了离心离德的迹象。
 
2020年10月16日,在《星际争霸2》十周年之际,暴雪表示将停止制作更新《星际争霸2》付费内容,《星际争霸2》首席合作模式设计师Monk直接离职。
 
2021年3月,暴雪再次进行裁员,被辞退员工将获得90天工资作为遣散费、一年医疗福利,还有——200美元的战网礼品卡。

战网卡实在是过于莫名其妙,让本来看起来还不错的开除补偿变得像个笑话,还让被辞退员工有点被侮辱的感觉。
 
2021年4月,《守望先锋》游戏总监Jeff离职,游戏社区瞬间炸开了锅,各大“守望先锋联赛”战队官推纷纷改成其头像,以示纪念。


而近日,动视暴雪又爆出了性别歧视、性骚扰问题。前段时间,动视暴雪因性别歧视被加州公平就业和住房部起诉。诉讼称,动视暴雪存在“兄弟会”文化,对于女性员工存在职场性侵、性骚扰、薪酬不平等、办公室政治报复等等行为。
 
对于指控,暴雪回应称,“这些是对于过去一些行为的扭曲报道和虚假描述”,反倒让事情进一步发酵:
 
玩家在《魔兽世界》中静坐抗议,要求删除涉嫌性骚扰的前暴雪资深创意总监「Alex Afrasiabi」设计的内容;动视暴雪员工联名反对领导层回应;男员工表示自己也曾遭受性骚扰;动视暴雪员工联合组织罢工;《魔兽世界》的前设计师也出面为当年自己创作的过于性感的女性角色而道歉。
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游戏开发受阻,戏外又琐事缠身。核心开发人员流失等内部管理问题,也切实的反映在暴雪的游戏内容上。
 
像《星际争霸2》这种已经被暴雪官方宣判“死刑”停止内容更新、一只脚踏进棺材里的游戏暂且不提,一直不温不火的《风暴英雄》、更新版本诸多问题引发大量玩家出逃《最终幻想14》的《魔兽世界》,仍处在开发阶段正式发售遥遥无期的《暗黑破坏神4》,一度刷新重制游戏下限的《魔兽争霸3重铸版》,争议巨大且仍未上线的手游《暗黑破坏神:不朽》,当然,还有已经快要被玩家放弃的《守望先锋》和那个希望越来越渺茫的《守望先锋2》。

可能在玩家熟悉的“暴雪全家桶”里,只有《炉石传说》还处在相对稳定的情况,其它放眼望去无一不是一片火海。
 
为了了解《魔兽世界》玩家的心理状况,我特意去采访了编辑部每天坚持打卡式打本的「吃人」老师,结果身为部落玩家的「吃人」老师拉着我整整倒了半个小时的苦水:从9.0希尔瓦娜斯烧树降智进本当反派,喷到新剧情如何强硬地洗白,故事如何无法自圆其说,再喷到国服游戏代练、工作室广告问题的无人解决和时不时出现的服务器卡顿,接着又开始怒喷新版本如何变相增加游戏肝度、过度调整装备获取难度、难以毕业……

「吃人」老师滔滔不绝的样子在我眼中是那么熟悉,就像2019年那会儿还偶尔玩《守望先锋》的我一样,区别只在于,两年过去了,我已经完全放弃了《守望先锋》,获得了一身轻松,而「吃人」老师还在为了《魔兽世界》着急上火。
 
如果你现在去拉着一个人询问TA对《守望先锋》的看法,我相信10个人里能骂出11种不重样的优美文字,不如说这游戏从2016年发售以来做出的各种改动和决定在一点点劝退它的拥趸。
 
经常被玩家嘲笑为“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和面式平衡性调整赞且不提,毕竟《守望先锋》的英雄数量不够,运营5年进行来回横跳的改动也是在所难免,这种情况在其他竞技游戏中也会出现,只不过可能因为英雄池更深或者有更强力的新英雄推出而让版本更新进入良性循环。
 
可别忘了,《守望先锋》上一次更新新英雄还是去年年初的第32名英雄回声,并且开发团队也在之后宣布回声就是《守望先锋》一代最后一个英雄,团队需要把开发重心放到《守望先锋2》上——也就是说一代已经在没有真正意义上影响游戏内容的更新的情况下运营了一年多的时间,有时候我还挺佩服一代的运营团队,能持续运营一个实际上已经一潭死水的游戏。

2019年11月暴雪嘉年华上,《守望先锋》首席游戏制作人 Matthew Hawley 表示,“等到《守望先锋2》出来的时候,我们会有40个英雄,甚至更多”。
 
既然《守望先锋》已经全部让出了开发权重,那么《守望先锋2》真的能成为力挽狂澜的那个救星吗?事
实上,除了少量的Gameplay演示和官方所谓的“强化PVE,整合一代PVP”的理念,我们仍然不知道《守望先锋2》能够走到什么程度,比如那个演示中反复提及的PVE技能树系统设计得到底有多高明,才能真的能够有效缓解看起来重复度极高的英雄模式PVE?再比如把PVP从6对6改成5对5,删去一个坦克职业之后,游戏是不是就会变成强调输出位击杀效率、坦克和辅助坐大牢的个人能力竞技?这些都是未知数。
 

如今不仅游戏开发进度迟缓,现有游戏人气低迷,核心团队人才流失,又摊上了内部存在“兄弟会”文化,对女性员工的职场性侵、性骚扰、薪酬不平等、办公室政治报复等等诉讼,动视暴雪何时能够从泥潭中脱身,才是最大的未知数。


阅读推荐



👇阅读原文,RTX 3080Ti免费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