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在安阳县小河村,住着一位年轻的书生杨大志。杨大志不仅长得英俊潇洒,而且才华横溢,只不过他时运不济,屡次科考失败。后来杨大志灰心了,索性改行卖肉。
话说杨大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小伙,自从他在镇上卖肉以来,做生意童叟无欺;而且他时常把没卖完的肉送给街坊邻居;闲暇时也会帮着邻居干农活。
邻居们看着杨大志孤苦伶仃过日子,觉得他挺不容易,所以邻居们时常邀请他来家里吃饭。
转眼杨大志20岁,好心的邻居纷纷给杨大志说媒。不过杨大志拒绝了,因为杨大志住在老宅,而老宅破旧不堪,他想等存够钱盖新宅后再考虑儿女之事。
杨大志家后面是一座大山,由于后院空旷,所以他在后院修鸡舍,养了三十多只鸡。
有段日子,杨大志发现公鸡隔几天丢一只,他以为是黄鼠狼偷鸡。为探明真相,杨大志在鸡笼四处布下陷阱,并暗中观察。直到有天晚上,他才发现偷鸡的不是黄鼠狼,而是一只狐狸。
杨大志仔细观察,发现狐狸挺着大肚子,很明显这只狐狸怀孕了。
杨大志想着,可能狐狸实在太饿,为了肚子中的孩子,它不得已下山偷鸡。
虽然狐狸是动物,可她为了孩子,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偷鸡,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想到这些,杨大志竟然被感动了几分。
虽然自己把小鸡养大非常辛苦,可这只狐狸太需要食物。看着狐狸轻松咬走一只鸡,杨大志并没有行动,而是目送狐狸离去。
接下来三天,狐狸连续偷走三只鸡,而杨大志假装不知道。直到第四天,杨大志特意在鸡笼旁放了一大碗米饭,还有一条煮熟的鱼。
当天晚上狐狸再次来偷鸡,当它来到鸡笼前,发现米饭和鱼后犹豫片刻,随后大口吃了起来。
自从那天起,杨大志和狐狸之间仿佛多了一种默契。每天晚上狐狸准时来鸡笼前吃饭;而杨大志悄悄躲在远处,看着狐狸吃东西。
半个月后狐狸再也没来,此时杨大志心中竟有几分失落,不过他才想到狐狸可能生下幼崽。既然狐狸没有来,意味着它已经找到食物。
有天晚上,杨大志刚躺下没一会,突然听到敲门声。
杨大志以为邻居来找他喝酒,于是他高高兴兴地开门。打开门后愣住了,一个白衣女子站在门外。
女子见到杨大志,哭着说道:“这位公子,小女子从临县一路逃到此地,今天色已晚,身上没有分文,只好求助公子,希望能借住一宿,明早便离去。”
杨大志一向心善,见女子说得如此凄惨,他没有多想,直接领着女子进屋。
听女子说还未吃饭,他赶紧去厨房熬了一碗稀粥。
女子填饱肚子后,主动说起自己悲惨的遭遇。原来这女子叫李金凤,是一个寡妇。自从丈夫去世后,许多人垂涎他的美色,不过李金凤是妇道人家,从不给男人机会。
直到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个无赖。此人长得高大魁梧,而且功夫了得,他多次想冒犯李氏,还明目张胆地闯入家中,还好街坊邻居解围。
那天无赖喝酒后再次闯进家中,想对李金凤图谋不轨。虽然邻居拦着,但最后无奈将邻居打伤。为了避免被无赖糟蹋,李金凤只好仓皇出逃。
李金凤不知道逃亡何地,只好不停地赶路。
听完李金凤的遭遇,杨大志非常同情。
见天色已晚,杨大志让李金凤早日休息,等明日再做打算。
为了避免说闲话,杨大志将李金凤安置在东厢房。
晚上三更时分,就在杨大志酣睡时,李金凤突然起床,随后悄悄来到杨大志的房间。
当李金凤张嘴准备咬杨大志时,突然从窗户跳进来一群狐狸,朝着李金凤一顿乱咬。
很快李金凤倒地身亡,随后变成一条蛇。
杨大志看到这一幕,吓出一身冷汗。他明白过来了,若不是狐狸们赶来,自己定会命丧蛇精之手。
原来李金凤乃蛇精所变,蛇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苦命的寡妇,以此来吸引年轻男子。倘若男人上钩,蛇精便会不停地吸取阳气,直至男子死亡。
那日狐狸本想来报恩,结果看到恩人收留寡妇过夜,狐狸一眼看出寡妇不正常,它预料恩人可能会有危险,于是带着孩子们,彻夜埋伏在窗户外。
当蛇精潜入恩人房间,狐狸们一拥而上,成功除掉蛇妖。
正所谓善人有善报,正是杨大志当初的善行,换来了狐狸们的舍命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