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宜阳县有户陈姓人家,户主陈老爷膝下有两个儿子。本来一家四口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哪知在大儿子陈亮12岁那年,陈老夫妇上山砍柴,途中遭遇泥石流双双丧命,从此陈亮和弟弟相依为命。
俗话说“长兄为父”,父母不在了,陈亮靠着瘦小的身子支撑这个家。他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愿弟弟受委屈。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陈亮在镇上卖烧饼。因为镇上许多人知道兄弟俩悲惨的身世,所以他们常来照顾陈亮的生意。靠着卖烧饼,陈亮得以养活弟弟。
对于陈亮来说,他对弟弟陈刚寄予厚望。他希望弟弟能考取功名,为陈家光宗耀祖。
话说有一天陈亮不知从哪里,领回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女子叫李莲花,没过多久二人结为夫妻。
虽然陈亮成家了,但他和妻子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弟弟。
一年后李莲花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为陈娟。没想到在陈娟两岁那年,陈亮因病去世。
陈刚帮着嫂子处理哥哥的后事,后来李莲花将烧饼铺转让,然后买了一头牛,在乡下种了几亩地,另外做些针线活。靠着这些微薄的收入,李氏艰难地养活着这个家。
那个时候陈刚刚中秀才,他正全力冲击状元。为了不让陈刚分心,李莲花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去田间干活;而陈刚闲暇时,帮忙照看外甥女。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自从陈亮去世后,陈刚一直和嫂子,外甥女住一起。本来彼此很清白,可时间久了,有些人在背后议论,质疑陈刚和嫂子不清不白。
陈刚非常尊重嫂子,他可以容许别人诬陷自己,绝不容许别人败坏嫂子的名声。因为在他眼里,嫂子是一个勤劳贤惠的女人。所以每次听到流言蜚语后,陈刚都会找那些人理论。不少邻居都领教过陈刚的厉害,从此没人敢在背后说闲话。
没想到有天发生了一件事,让陈刚险些和嫂子翻脸,到底是咋回事呢?
那天天色阴沉,陈刚在家中闲得无聊,决定去郊外放牛。结果路过自家玉米地时,发现玉米杆来回摇晃,还传来男女的声音。
陈刚悄悄走近一听,他感觉女人的声音很熟悉。突然想到嫂子,这不正是嫂子的声音吗?难道嫂子和其他男人在玉米地里行苟且之事?
陈刚愤怒不已,他直接冲进玉米地,眼前一幕让他怒火攻心,没想嫂子真的和一个相貌英俊的男子搂搂抱抱。
李莲花看到陈刚出现,她赶紧穿好衣服。
正当她要开口解释时,陈刚一拳把旁边那个男人打倒在地。
看着男人嘴角流血,李莲花赶紧扶起男人,随后哭着讲述一段往事。
原来这个男人叫赵文,和李莲花从小认识,两人可以说是青梅竹马。本来双方父母早早定下娃娃亲,只待二人长大,便让他们成亲。
有天李莲花和赵文逛街。中午二人时肚子饿了,于是去陈亮的烧饼店买烧饼。
当时陈亮抬头看了一眼李莲花,发现她犹如仙女下凡,一时对她动心不已。
事后陈亮跟李莲花表白,却遭到拒绝。陈亮明白只是一个卖饼郎,李莲花怎会看上像他这样没本事的男人呢?
本来陈亮打算放弃,谁知没过几天,晚上陈亮喝酒回家,途中再次遇到李莲花。
当时李莲花独自一人,或许是在酒精的麻醉下,陈亮竟然将李莲花打晕,随后将她扛到郊外一座荒废寺庙,在寺庙中将她玷污。
李莲花失去清白之身,当时她想悬梁自尽,还好被陈亮及时发现。
陈亮跪在地上乞求李莲花原谅,还说他愿意娶李莲花。话说在古代,女人非常注重贞洁。自从李莲花失身陈亮后,为了保住李家名声,最后她只好违心地嫁给陈亮。
陈亮去世后,李莲花带着女儿艰难地过日子,这些年来赵文暗地资助李莲花母女,当然赵文知道当年李莲花嫁给陈亮的真相。虽然赵文恨过陈亮,可陈亮已经去世了,跟一个死人计较,没有任何意义。
哪怕李莲花嫁人了,赵文从来没忘记过她。当他打听到李莲花母女生活艰辛后,他主动联系李莲花。为了不让人说闲话,二人一直偷偷来往。
虽然李莲花爱着赵文,可她想到自己是一个寡妇,而且还有孩子。为了不影响赵文的前途,她拒绝赵文的求婚。只等赵文成回家后,她便断绝往来。
李莲花曾经想将此事告诉陈刚,可她担心陈刚不能接受,所以一直瞒着陈刚。
陈刚得知真相,扑通跪在李莲花跟前,祈求嫂子的原谅。
后来在陈刚的极力撮合下,李莲花带着女儿改嫁给赵文;而赵文将妹妹许配给陈刚,从此两家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