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哥喝鱼汤丢性命,嫂子成凶手入狱,小叔子还嫂子清白


古时候苏州东南一小镇上,住着一位叫陈康的农民。
提到陈康,街坊邻居都夸他是一个忠厚之人,老实本分,勤劳节约,确实是持家好手。不过令乡亲们更为羡慕的是,陈康有位年轻漂亮的妻子宋芳。
宋氏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佃户家,虽家境贫寒,不过老天很关照宋氏,给了宋氏惊人的容颜。
别看宋氏长得漂亮,可她也是勤快之人,每天和丈夫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耕耘。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夫妻俩感情不错,彼此相敬如宾。
和陈康同村的有个男子叫陈亮,此人好吃懒做,另外他还一直垂涎宋氏的美貌,平日里陈亮更是找各种机会接近宋氏,但宋氏恪守妇道,从来不给陈亮机会,有时候会怒斥陈亮,警告他以后莫要打扰自己。
那年陈康新开垦了一块荒地,为了多些收成,陈康几乎日夜泡在田间。
宋氏看着丈夫为了养家,每天非常辛苦,于是她去镇上买了条鱼,想好好犒劳下丈夫。

宋氏把鱼在家炖好后,便用碗盛好,还备了点好酒,高高兴兴地奔向田间。
没一会宋氏来到田间附近一棵大树底下,然后大声喊着丈夫,让他赶紧趁热吃。
本来陈康想让妻子跟着一起吃鱼,可宋氏借口在家吃了,让丈夫把整条鱼都吃完。其实宋氏压根没吃,她之所以骗丈夫,就是觉得丈夫太辛苦,她想让丈夫多吃点。
宋氏打开饭盒时,突然刮来一阵风,恰好从树上掉下几片树叶落入碗中,不过夫妻俩都没在意。
哪知陈康吃了半天鱼后,突然肚子不舒服,没多久痛得厉害,在地上翻来覆去。
宋氏惊慌失措,看着丈夫如此难受,她赶紧大声呼救,并回村找大夫。谁知等宋氏带着大夫前来时,丈夫早已没了气息。
宋氏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瘫坐在地上痛哭。很快陈康吃了宋氏送来的鱼身故一事传遍了整个村庄,反正乡亲们都认为宋氏谋害了自己的丈夫。

一直惦记着宋氏的陈亮得知此事,他想着昔日宋氏对自己的冷落和拒绝,于是他决定借着这件事好好教训宋氏,所以他马不停蹄地赶去衙门,说宋氏毒死了丈夫。
陈亮还告诉县令,说他和陈康从小玩到大,是好兄弟,如今兄弟不幸遇难,他要为兄弟申冤。
县令看着陈亮说得有模有样,立马将宋氏抓捕归案。因为这案件有人证,物证,更重要的是宋氏承认丈夫确实是吃了自己做的鱼后丢了性命,所以县令想尽早结案,哪知宋氏死活不承认是自己谋杀了丈夫。
见宋氏拒不认罪,县令一气之下对宋氏大刑伺候,宋氏一弱女子,细皮嫩肉,哪能经得起严刑拷打呢?
虽然宋氏被打得遍体鳞伤,但她仍然始终没有承认。
县令丝毫不着急,因为有人证,有物证,所以县令判处宋氏死刑,准备秋后问斩。
谁知行刑前两个月,县令换人了,县里来了一个年轻有为的进士当县令。
别看新任县令只有二十三四岁,但他是个清官。上任没多久,县令便集中精力整理前任遗留的案子,很快发现宋氏的案子。
看完卷宗后县令经过暗访,他从乡亲们那里打听到宋氏并不是轻浮女人,而且她和丈夫陈康恩爱无比,宋氏为何要毒杀丈夫?她的作案动机呢?

县令感觉此案件有蹊跷,于是传出当初报案人陈亮来衙门问话。
在公堂上,县令质问陈康,他从何得知宋氏有私情?
陈亮见新任县令不好糊弄,只好老实交代,他是无意中听陈康的一个表弟说她和宋氏有私情。
很快县令又将陈康的表弟喊来问话,此人叫陈建,长得倒是一表人才。
当县令质问陈建是否和宋氏有私情时,陈建慌张不已,虽然他承认自己说过那样的话,不过他告诉县令,他那时是在跟大伙吹牛。
陈建坦诚自己对宋氏确实有非分之想,之前跟宋氏说了许多轻浮的言语,不过遭到宋氏的责骂。
后来县令再次提审宋氏,将三人当场对质,发现陈亮和陈建二人并没有说谎,于是县令劝宋氏早日认罪,或许县令能留她一命。
宋氏知道县令乃一片好心,但她摇了摇头,还是坚称自己没有毒杀丈夫。
见宋氏不肯认罪,县令只好维持原判。
次日宋氏被押赴刑场,刽子手提着明晃晃的大刀,就等着午时三刻问斩。

很快到午时三刻问斩,县令下令问斩时,突然不远处一个年轻人骑着马奔驰而来,并大声喊着“刀下留人”。
众人一看,没想到来人居然是宋氏的小姑子陈义。
陈义来到县令跟前,大声说道:“大人,我知道杀害我大哥的真凶”
县令见凶手另有其人,只好暂停行刑,重新审理此案。
此时县令问到张义:“张义,你现在告诉本官,谁杀了你大哥”
陈义拿出几片花瓣,此花花粉落入鱼汤中混合后,这鱼汤就有毒。当初大哥和嫂子在树下吃饭时,刚好有片花瓣落入鱼汤中,哥嫂都没在意,所以大哥喝下鱼汤后中毒身亡。
那陈义如何得知这些知识呢?原来半年前陈义在河边打鱼时救下一位老者,老者为感谢救命之恩,将祖传的一本医书送给他。
说来也巧,有天他为打发时间,看了这本医书,发现其中记载了此种花瓣和鱼汤相加有毒的字样。
后来陈义找了不少郎中,他们都印证了这个说法。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陈义喜出望外,因为他一直认为大哥死得太蹊跷,他更不信嫂子是凶手,所以他今日冒死闯刑场。
为了证实这个说法,县令安排熬衙役将这种花瓣倒入煮好的鱼汤中,然后让狗喝下,谁知狗过了一会就死掉了。
最后宋氏无罪释放,当然她能翻案,全是张义的功劳。
自那以后,宋氏一直留在陈家孝顺公婆,半年后张义娶了宋氏,结婚那天县令送来一份厚礼,而两人结婚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