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凤阳县小周村,有一光棍叫李齐波,他出生贫寒,父母靠着几亩地养家糊口。
在李齐波十岁那年,父母接连去世,举目无亲的他为了生计,只能流落街头四处乞讨;后来好心人张浩收他为养子。
当时张浩四十来岁,膝下无儿无女,自从妻子去世后,他一直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
那会张浩在镇上小有名气,因为他做豆腐的手艺了。每次赶集卖豆腐,他的豆腐基本上都被客户一扫而空。虽说生意挺好,但他坚持二十年不涨价,所以他在当地名声不错。
后来张浩生病了,从此卧床不起,李齐波只好接豆腐铺。虽说他手艺赶不上养父,但那些老客户得知张浩生病后,纷纷前来照顾生意。
此时李齐波18岁了,长得眉清目秀。
张浩想着自己身子越来越虚弱,他担心自己时日不多,想让李齐波尽快成家。
哪知李齐波拒绝了,他满脑子想着如何治好养父的病,根本没有闲情考虑婚姻之事。
五年后,张浩永远离开了人世。
乡亲们之前受过张浩不少恩惠,如今他们见李齐波一个人过日子,实在太苦太累,于是好心撮合,想让他尽快成家。
后来邻居李大婶,想将侄女李晓莲介绍给李齐波。
原来李晓莲在当地名声不太好,虽然二十五六岁了,但一直未能嫁人。
话说李大婶确实不厚道,明知自家侄女不守妇道,仗着有点姿色,便和几个富少眉来眼去,还传出私情。即便是这样,李大婶依然想撮合,这明显是坑老实人。
得知李大婶的龌龊心思后,乡亲们无比愤怒,纷纷出来阻止,还当场戳穿她的谎言。
这件事过后,李大婶被乡亲们嫌弃,最后灰溜溜地跑回娘家,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或许是受这件事的影响,导致李齐波不敢轻易地相信女人,也让他有了恐婚的念头。
虽然李齐波一个人生活衣食无忧,但他非常勤快,每天半夜起来磨豆腐,天刚亮就挑着一筐豆腐去镇上赶集。风里来雨里去,从来没有中断过。
那天李齐波去山上砍柴,回来途中路过刘家寨时,意外发现一名年轻女子,正在树林中哭泣。
原来女子叫刘香莲,年方十八,长得貌美如花。不过她很可怜,七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从此她和母亲相依为命。
前阵子母亲张氏不幸得重病,刘香莲没钱给母亲治病。
看着母亲日益消瘦,她偷偷地来到父亲坟前哭泣。
得知刘氏的遭遇后,李齐波当场表态,愿意帮她渡过难关。
刘香莲激动落泪,她当场承诺,只要能治好母亲的病,她愿意以身相许。
李齐波并没有应声,虽然刘氏确实长得国色天香,他也心动了,但他绝不趁人之危。
当天下午,李齐波带着一个有名郎中,前往刘家给张氏治病。
虽说张氏病情有点严重,可郎中医术了得,再加上李齐波舍得花钱。不出两个月,张氏终于康复了,不仅能行动自如,而且脸色更加红润。
见母亲好了,刘香莲想着该兑现承诺了。
当她将此事告诉母亲后,母亲死活不同意。
原来张氏乃贪财势利之人,自亡夫去世后,她好不容易将女儿拉扯大,吃尽了多少苦头;如今女儿长得亭亭玉立,在她眼中,女儿是她的摇钱树,以女儿的姿色定能嫁入豪门。
虽说李齐波救了自己,可她不能搭上女儿和自己一辈子的幸福。
张氏告诉女儿,在没有找到好人家之前,女儿可以继续和李齐波来往。因为张氏发现李齐波太善良了,太容易骗到钱;一旦物色到富二代。就立马和他翻脸。
刘香莲虽说犹豫片刻,可最终她还是答应了。
从那天起,刘氏继续和李齐波保持着来往,而且时不时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
天真善良的李齐波,信以为真了,时不时掏钱救济刘氏。
乡亲们得知此事后,劝李齐波小心;可李齐波总说刘氏绝不是那样的女人。
几个月后,有天李齐波刚开张没多久,一个女子领着小女孩前来,二人盯着案板上的豆腐,看了许久。
见女子欲言又止,李齐波开口问道:“大姐,你有何事但说无妨”
女子小声说道:“我能赊两块豆腐吗?等我有钱了,我一定还你”
李齐波上下打量女子,女子约摸三十岁,穿着极其寒酸;而那个小女孩面黄肌瘦。
想了想,李齐波随手拿起三块豆腐,打包后塞到女子手中。
“你不担心我不给钱?”
李齐波并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小女孩。
从那天起,每天早上女子都会前来赊账买豆腐,而李齐波从不拒绝,也不会催账。
原来女子连续赊账五次后,李齐波十分好奇,于是托人打听,才知女子叫陈心莲,是一个可怜的寡妇。
陈氏本是富家千金,却因为父亲听信继母的谗言,她被撵出陈府。
后来陈氏流落他乡,被一位穷书生收留,二人随后结为夫妻。
谁知女儿出生多久,书生便一命呜呼,从此这对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日子越过越难受。
前阵子,陈寡妇为给女儿治病,已经掏空积蓄。
此时她没有钱买米,见女儿饿着肚子,她实在看不下去。
后来陈寡妇打听到,镇上卖豆腐的小伙李齐波,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于是她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赊豆腐,结果还真成了。
话说陈寡妇赊账一年,但李齐波没有半点想法,他决定这笔钱不要了,他想以这种方式来帮陈氏渡过难关。
一年后,陈寡妇攒够五两银子,她领着女儿,高高兴兴地来到镇上,准备将赊欠的钱一次性结清,可不见李齐波踪影。
难道李齐波出事了?
陈氏连忙打听,才知半个月前李齐波突然患了重病。
当李齐波卧床后,乡亲们第一时间想到刘香莲,因为这几年李齐波帮衬不少;而且张氏时不时对外宣称,李齐波会成为她的女婿。
谁知刘氏不但翻脸无情,而且还大张旗鼓的眉来眼去。
乡亲们无比愤怒,大骂二人冷酷无情,说她们忘恩负义,终究会得报应的。
就在乡亲们一筹莫展时,陈寡妇带着孩子来了。
见恩人如此凄凉,陈寡妇泪流满面,她当着父老乡亲的面表态,一定会好好照顾李齐波;如若他不嫌弃,自己愿意和他成全一桩好事。
后来陈宋寡妇掏钱给齐波治病,并彻夜守候在身边。
一个月后,李齐波终于康复了;这期间二人朝夕相处,彼此早已动了真情。
后来在乡亲们的见证后,二人结为夫妻,从此一家三口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至于那对忘恩负义的张氏母女,不到一年接连出意外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