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临安府仁和县,城北二十里外有座大山名为清风山,附近村民多数以打鱼,采药为生,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话说村东头住着一对张姓父子,父亲张凯年轻时跟着一名木匠学手艺,只可惜拜师学艺五年,由于天赋极差,结果只学到皮毛;后来张凯跟着父亲下河打鱼,虽说每天起早贪黑,好在打鱼并不需要多少技术,所以张凯从此成了一名渔夫;儿子张富山聪明伶俐,靠着自学成才,在镇上小有名气。
虽然张凯靠着打鱼,养活了一家人;但张富山打心眼里瞧不起父亲,认为父亲没啥本事。在他看来,以自己的才华定能出人头地,可惜他过于刚愎自用,到头来一事无成。
虽说张富山毫无建树,可他书法不错,所以城中有不少富家子弟,经常带着他参加各种活动;当然张富山好处多多,不仅能混吃混喝;有时候那些有钱人一高兴了,张富山还能得点赏钱。
乡亲们见张富山认识不少有钱人,大伙都说他有本事,于是张富山将它视为谋生的手段;可张凯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儿子整日跟着那些富少游山玩水,虽然一时风光,可除了浪费光阴外,没有半点益处。
为了儿子的将来考虑,张凯劝儿子趁着年轻,学一门手艺。
哪知张富山不以为然,他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
混了几年,张富山十八岁了,张凯寻思着让儿子成家,或许儿子能改头换面。
正当他筹备儿子婚事时,妻子柳氏不幸病逝。
自从柳氏去世后,张富山更加放肆,几乎天天夜不归宿,整日跟着那些富少逍遥快活。
在富少的影响下,张富山染上不少恶习。
看着儿子一点点变坏,张凯坐不住了,他绝不能任由儿子自生自灭。
思来想去,张凯决定在山脚下开垦几亩荒地,然后种些桃树,这样一来,儿子以后就有活干了;哪怕自己不在了,儿子也能靠着这些果树填饱肚子。
拿定主意后,张凯逼着儿子天天早上出去耕地,帮忙栽种果树。
虽然张富山有点不乐意,可他怕被乡亲们责备,只好不情不愿地帮父亲干农活。
经过父子俩三个月的努力后,果园终于开垦完事了。
也许是亲自体验到了干活的辛苦,张富山突然良心发现,觉得父亲挣钱太辛苦,看着父亲苍老的身影,一头白发,他决定以后再也不出去喝酒买醉,老老实实帮着父亲照看桃园。
见儿子开始懂事了,张凯激动不已。
从此父子俩每天守候在果园,精心护理桃树。几年下来,桃树个个长得高大,尤其到了春天,那可是一片花的海洋。
话说张凯父子俩挺有商业头脑,每到春天,但凡有人想赏花,父子俩一律收取门票。由于门票价格不高,一时间吸引了不少游客,靠着卖门票,父子俩每年能挣不少钱;再加上卖桃子,几年下来,他们攒下不少积蓄。
自从张家父子有钱后,二人心态变了,一改之前辛苦干活的心态,而是专门请人管理果园;他们呢?想着头几年吃了不少苦,所以发财后,他们认为要好好享受,及时行乐。
从此父子俩开始挥霍起来,天天出入酒楼,每天去青楼潇洒。
此时张富山已经二十岁了,本该成家立业,何况张凯有钱,完全有实力让儿子娶妻;可他倒好,丝毫不操心儿子的终身大事,反而带着儿子逍遥快活。
殊不知,正是张凯父子俩贪色,让他们倒了大霉。
原来果园附近有个村庄叫上钱村,村西边住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寡妇宋玉梅,
此女子好吃懒做,仗着自己有几番姿色,到处招摇撞骗。慢慢的,她以这种方式谋生,附近不少单身汉,花心男人都被她玩弄过。
话说张凯父子俩穷时,宋玉梅从不正眼看他们;自从父子发家后,爱慕虚荣的宋玉梅,就开始打着二人的主意。
想着张家父子这几年,靠着果园挣下不少钱;如果能搞定二人,自己能捞到不少钱。
得知父子二人皆为好色之徒,宋玉梅思来想去,她终于想到一个理由来制造意外,从而接连他们。
拿定主意后,那天宋玉梅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趁着夜色,鬼鬼祟祟来到果园偷桃子。
此刻张凯父子俩皆进入梦乡,而宋玉梅故意弄出动静。
很快张凯醒了,他听到果园里传来动静,意识到有小偷,于是他连忙推醒儿子。
二人各自拿着一根木棍,悄悄来到果园。
只见不远处,一个苗条的身影出现在果园,边摘桃子边向四周张望。
张凯父子立马跑过去,将小偷围住。
等二人仔细一看,竟是宋寡妇。
张凯看了一眼宋氏,果然长得漂亮,想着她偷桃被抓现行,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得到她。
想到这里,张凯一把拉住宋氏,让她乖乖配合,不然就把她送去衙门
宋氏吓哭了,她居然推开张凯,一头扑入张富山的怀里。
见宋寡妇和儿子如此亲密,张凯很不是滋味;而张富山面对宋寡妇突如其来的拥抱,他既激动又高兴。
突然宋寡妇扯破衣服,然后大声尖叫,一时让张凯父子惊慌失措。
很快从对面跑过来一人,正是宋寡妇的大哥宋强。
宋强大声呵斥张凯父子太龌龊,竟然欺负他的妹妹,还叫嚣着去衙门报案。
张凯父子俩慌了,虽然他们确实想图谋不轨,可他们并没动手动脚;如今宋
寡妇衣服被扯破,二人到了衙门,定是跳进黄河洗不清。
此时宋寡妇见时机成熟,让张凯掏钱消灾。
张凯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宋寡妇的诡计,最后二人只能乖乖掏出一百两银子,就当买了一个教训。
从那以后,张凯父子俩低调许多,再也不敢招惹女人,一心一意经营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