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海峰镇,有一书生叫宋文静,此人长得眉清目秀,而且一肚子墨水,在当地小有名气;可惜他挑灯夜读多年,始终未能中举,灰心丧气的他,一度撕毁家中所有的书本,整日喝酒度日;好在经过父母苦心劝说我,过了一年多的颓废生活,宋文静终于振作起来。
本来宋家世代以耕田为生,如今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秀才,所以当时宋亮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儿子宋文静身上;哪知儿子未能让他如愿。或许是因为这件事,导致宋亮从此郁郁寡欢,没过几年便撒手人寰。
话说宋亮临终前,他拉着儿子的手,叮嘱他一定要博取功名,为宋家光宗耀祖。
虽然宋文静答应了,但处理父亲后事后,宋文静无心念书,因为此时母亲张氏,由于过度伤心,导致卧床不起;为了养家,为了给母亲治病,宋文静只能放弃念书,一心挣钱养家。
当时宋家有几亩田地,无奈收成不好。
思来想去,宋文静见邻居宋凯大哥打鱼收获颇多,于是他跟着宋凯下河抓鱼。
在宋大哥的悉心指导下,宋文静很快摸清了打鱼的技巧;再加上宋凯的照顾,宋文静靠着打鱼,这才攒下一点积蓄;不过所挣之钱,他全拿去给母亲治病了。
张氏见儿子每天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甚是辛苦,她心疼儿子,总认为是自己拖累了儿子。为了让儿子过得舒坦点,她竟趁宋文静外出干农活时,跑到后院悬梁自尽。
当时宋文静正在田间除草,突然宋凯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说他家里出大事了。
等宋文静赶回家中,只见乡亲们围在门口。
难道母亲出事了?
带着不安的念头,宋文静冲进房间,看到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顿时他跪在地上痛哭。
此时宋文静充满了自责和抱怨,若不是自己没本事,母亲怎会轻生?可人死不能复生,只有好好活着,才能让逝者走得安心,宋文静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站在母亲墓碑前,宋文静发誓,一定要出人头地,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
从此,他又开始勤奋苦读。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仅仅过了半年,宋凯大哥上山砍柴时,一不小心从山崖上掉了下来,虽说保住性命,但双腿残疾。
本来宋文静和宋凯非亲非故,但父亲去世后,宋凯一直帮衬着这对孤儿寡母;再说宋凯无儿无女,如今他残疾了,宋文静岂能坐视不管?
拿定主意后,宋文静将宋凯接到家中,一边照顾他,一边挣钱。虽然非常辛苦,但他从来没有半点怨言。
话说宋文静为了治好宋凯的双腿,曾去了好多地方,拜访当地名医寻良药,可惜钱花了不少,到头来一点效果也没有。
看着宋文静付出太多,想着他已有二十多岁,却为了自己耽误终身大事,宋凯非常内疚,他不止一次劝宋文静放手,让他自生自灭;但每次都遭到宋文静的拒绝。
宋文静发誓,只要他活着,就一定会照顾好宋凯。
尽管宋文静用心呵护宋凯,可宋凯还是永远离开了人世。
宋凯去世后,宋文静仿佛一夜之间看破红尘,想着至亲之人,一个个离开人世,当时他打算出家为僧;结果去了寺庙一趟,方丈说他尘缘未了,一句话将他打发走了。
后来宋文静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话说有天早上,宋文静破天荒地去镇上赶集。原来头天下午,他一时来了兴趣,独自去河边抓鱼,结果运气不错,不到两个时辰,竟然抓了一筐鱼,大约二十来条。
想着这些鱼,自己也吃不完;再加上兜里没钱,所以他决定将鱼卖了,换些银两。
来到镇上赶集,一眨眼功夫,一筐鱼一扫而空。不过由于都是穷人过来买鱼,所以宋文静没喊高价,基本上是半买半送。
此时离宋文静一百米外,有一个年轻的女人潘玉珍正牵着一头驴,她边吆喝着卖驴,一边看向宋文静。
虽然彼此并无交集,但潘氏通过卖鱼,看出宋文静一定是一个善良之人,对他自然多了几分好感。
很快宋文静收摊回家,当他路过潘寡妇时,听到她想卖掉小驴。
此时宋文静看了几眼小驴,随后加快脚步离去。
突然,镇上马屠夫笑呵呵地来到潘寡妇跟前,嚷嚷着要买下这头小驴。
见马屠夫不怀好意地看着自己,潘氏为了尽快卖掉驴,只好强颜欢笑。
宋文静想着,一旦这驴被马屠夫买下来,岂不是凶多吉少。
想到这里,宋文静赶紧跑到潘寡妇跟前,说他也想买这头驴。
潘氏笑了,同时来了两位买家,她正好可以坐地起价。
马屠夫上下打量宋文静,随后跑出一副鄙夷的眼神,心里想着:这个穷鬼还想跟我争驴?简直痴心妄想。
经过一番叫价后,最后宋文静以二十两银子的价格买下这头驴,不过他手里只有五两银子,所以他只能暂时赊账,并告诉潘氏,三个月内他定会付清余款。
潘氏笑了笑,随后将驴交到宋文静手里。
马屠夫十分恼火,他可以一次性付清,可潘寡妇竟然将驴卖给宋文静,带着满腔的不满,马屠夫瞪了几眼潘氏,然后愤愤离去。
自从宋文静买下这头驴后,他天天用心照顾小驴,哪怕干农活,他也不会让小驴过度劳累。
闲暇时,宋文静还会领着小驴去镇上,帮人拖拖货挣点小钱。
本来宋文静约定三个月还清欠款,但潘寡妇得知他生活得并不如意,所以她决定延长还款期限,等半年后再找宋文静要钱。
转眼半年过去了,本来宋文静攒够了欠款;哪知村里赵大娘突然病逝,而赵大娘乃寡妇,一生未曾生儿育女。
当时村里人见赵大娘可怜,于是大伙商量帮她办理后事;无奈乡亲们手头紧张,一时凑不齐棺材钱。
得知此事后,宋文静主动掏钱买了一副棺材,并将赵大娘风风光光地下葬。
那天潘寡妇前来要债,宋文静犹豫许久,才告诉潘寡妇,自己手里没钱。
潘氏怒了,她斥责宋文静欺负她一个寡妇,想趁机赖账。
宋文静连忙解释,并告知来龙去脉。
见宋文静如此善良忠厚,潘氏笑了。
想着自己三十岁,至今未改嫁,就是为了寻得如意郎君;如今她发现自己终于找到了。
潘氏顾不上害羞,一头扑在宋文静怀里,说债不用还了,还说自己要嫁给他。
宋文静受宠若惊,一把搂着潘氏。
就这样,因为一头驴,宋文静丢了童子身,抱得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