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人脉的价值没有任何疑问,有问题的是如何有效的积累人脉,尤其是年轻人,可能身无长物,在自己经验和能力都不够的基础上,该如何积累人脉?
《毛选》中有讲。
一、
要积累人脉,首先要认识到人脉的本质,从根子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读《矛盾论》的时候,文章把影响事物发展的要素分为两大类,内因和外因。
我们再来看人脉从影响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属于外因,而非内因,我们在认识人脉的时候,需要从外因规律的角度来分析。
文章中有明确的论断“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具体推理过程见《矛盾论》)。
也就是说人脉是人成事的条件,而个人的本事才是成事的基础,有了基础,条件达到了,事也就成了。有基础没条件,事情能成,只是缺乏时机,没基础有条件事情根本不可能成。
要积累人脉,先要具备基础,得自我提升。比如现在有个好机会,如果你有500万就能玩,如果没有500万,有机会也没法玩。
提升的办法《毛选》中讲了不少,找行业的规则规律,在实践中尽量避免犯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直到路越走越宽。
二、
自我提升外,重点就是积累人脉,积累好的、合适的人脉。
我们都知道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具体的成事条件一直在变化,未曾固定过,这就导致了,这里就会有个容易掉的坑: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某种固定的,甚至处于高价值位置的人脉,会不会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成事的条件,进而让之前的努力做了无用功?
比如我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选择了跟国民党合作,依靠国民党,国民党当时确实比我党的力量更为强大,但是最终合作以失败告终。
合适的人脉才是好人脉。
失败的原因教员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已经把问题分析透彻了,国民党右派以买办和地主阶级为基础,是帝国主义的附庸,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真正的朋友。国民党左派将会被分化,一部分会跑到右派那边,一部分会加入革命阵营。大部分的国民党不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朋友。
后来我党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找到了真正的革命盟友——农民朋友,革命的事业又开始继续发展。
在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革命发展中,我党领导领导革命,组织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考虑农民朋友生活中的难题,而农民朋友为革命提供人力、物力和税收。
在这里,农民朋友跟无产阶级革命立场一致,互为利益联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好的、合适的人脉的关键点。
三、
积累人脉不需要认识很多大人物,也不需要尽可能的认识更多的人,这些属于盲动主义。
年轻人积累人脉的时候也不需要心虚自己没多少能力和经验,人是在发展的,要向前看。
积累人脉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某件事的发展为基础,根据个人立场和利益关系,组织起来有效的人,并跟这些人形成利益联盟,逐步发展和提升。
就像当初闹革命那样,大家一起为了某个目标组织起来人,然后一同自我发展和提升,朝着正确的革命道路上前进,边走边发展边整合积累人脉,事业越发展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