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选》,我发现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有极强的洞察力。
我们拿伟人中的典型——教员为例。
中国当时要革命,主要是为了解决旧中国落后、混乱、民不聊生的社会问题,我们看教员是如何给出答案的。
教员在《毛选》中第一篇文章写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把中国社会矛盾的根子解剖的淋漓尽致。
旧中国的问题在于阶级矛盾,阶级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在于无产阶级同买办、豪绅和帝国主义的矛盾,至此不但清晰的找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盟友,也看清了阻碍中国革命的敌人,给中国革命发展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对比下当时其他名人,在当时大部分人的眼里,这些人比教员要厉害,但是他们的认识就没这么清晰了。
陈独秀,当时的中共领导人,玩右倾机会主义,把希望寄托在国共第一次合作身上,结果以失败告终。
蒋介石,当时国民党内最具潜力的人,压根就没有想着革命,只是想着夺权和发展,一会儿装着自己是左派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决定,孙中山死后又跑到右派中去拿江浙财阀的钱,挺进上海后又跟英美等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蒋介石根本就是借助中国革命玩政治投机,没想解决着去解决旧中国的问题。
教员不仅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敌友,还暗示了国共合作的前景,可惜但是中国革命的主流人物看不到。
同样极具洞察力的文章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论持久战》。
第二,怀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
教员这种天才,能力强但是是真心站老百姓的立场,为老百姓的利益而奋斗,不卖国,不为私利。
如果教员像蒋介石那样喜欢私利,搞政治投机,那么在最初湖南发展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跟着军阀玩了,不会跑去北大图书馆当一名图书馆管理员。
中国有一批跟教员有着共同志向的人,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为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找出路,跟敌人做斗争,为此奉献自己的一生,他们是真的要为旧中国解决问题。
中国因有教员,以及像教员一样的革命先辈而庆幸。
第三,时势造英雄,教员他们出生在了最差的年代,也生在了最好的年代。
最差的年代是社会环境差,物质生活条件差,国际环境差,强敌林立,敌对势力有钱有武器还勾结外部势力。
而最好的年代指的是变革机遇到来,中国革命到了最需要改变的时刻,看那个英雄会登场,那个英雄会绽放。
无疑,历史选择了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