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审时度势的能力。
一、
一个人步入职场的目的是什么?
不是去讨好领导。
也不是为了能有个事干。
也不是去当受气筒。
更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个九九八十一难,度完立地成佛。
是为了赚钱,为了发展。钱赚得多能做的事就多,享受也多;发展到更高的位置,能调配的人力和资源也会更多。
大家都想轻松赚大钱,快速走向CEO,没人想着苦哈哈的加班还得不到加班费,工资刚够温饱就行,一辈子在基层。
所以就产生了竞争,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竞争中来,凭竞争力说话,竞争综合实力高者获得机会。
二、
一般的机会可能凭借学历、专业等基础竞争力就可以做初步的筛选,比如工资高、福利好的大厂招人会选明牌学校和专业。
但是价值更高的机会不会这么简单,最终都会指向解决问题,在实际中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在这里不管大厂小厂,要提拔主管经理甚至总监,往往都要看这种能力。
想当年红军在长征途中,在遵义会议大家上推举务实派的教员上位,抛弃了照搬苏联经验的博古李德,就是看重了教员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更胜一筹,实践结果也证明了这种选择的正确性,教员改变策略,通过四渡赤水化险为夷。
决定这种能力关键的一环,就是审时度势的能力。
教员在《毛选》中也同样提到过这个问题,给出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的结论。对于问题首先要去实际调查,如果把问题的现状和历史完全弄明白了,对于问题自然就有了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不去调查实际情况,单纯坐在那里想办法,想好主意,或者盲动撞大运。调查加分析就是对整个情况审时度势。
三、
在职场这种审时度势的能力用处太大了。
比如在求职的时候,这家公司是处于上升发展期的公司,还是处于下滑期的公司,不同的结果将会是两种天差地别的命运。
比如在部门,人人都想着升职加薪,机会什么时候出现,如何精准地抓住这种机会?看清了的人跟没看清的人之间早已分出胜负。
比如自己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围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努力,自然会事半功倍,而远离核心竞争力的努力只能是低效的努力。
比如公司升职加薪的规则是什么?自己的优势和基础适不适合这样的公司,都会对个人未来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看得清,认识得早,就能早点准备,稳抓时机,轻松获胜。
看问题直达根部,足够精准,解决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我曾经就吃过单纯努力,不去审时度势大亏。刚开始步入职场的时候去了一家国企,工作也非常卖力,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是公司极为核心的内容,兢兢业业的干了两年半。不过到了升职加薪的时候,公司立马换了一套规则,有背景的人优先提拔,没背景的靠后,直接让我清醒了过来,认识到了努力之前审时度势的重要性。
后来再就业,甚至自己创业的时候,都会先审时度势,把实际情况看清楚,发展起来就顺利多了,速度也加快了很多,现在想想曾经吃过的亏,都是眼瞎流下的泪。
之后在给几个朋友的职业发展指导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审时度势的过程,找到突破口,有部分运用熟练的朋友一年升一次都稀松平常。
能审时度势就可以找到发展的突破口,实践起来事半功倍。
四、
要训练这种审时度势的能力我认为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要能做到实事求是。遇到问题要调查实际情况,不因为自大而犯左倾主义错误,也不因困难过大想逃避而犯右倾主义错误,能完整地把事物发展的始末搞清楚,达到主客观一致。
第二,再根据所得到的信息搭建规则思维,抽出整个事物发展运行的规则,再根据实际情况,找到轻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这两点不是从零到一一下子就会有,而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打磨的技能。
朝着这两点不断地实践,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