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要努力突破28nm完全自主可控,把美国人逼进空间站那种困境。
半导体设备,为什么容易被对方管控?因为半导体设备是有软件的。管控情况下,很多设备生产厂家会要求准确的最终业主、地址和IP,避免被挪用其他地方。
而半导体设计软件也差不多这种情况,也要求业主等信息明确。
所以一些网友说为什么不把对方管控的产品转移到别地方用就行,这是不行的,违反了协议,对方不提供维保等和不提供后续零配件销售配合,也是很多问题。
当然,中国半导体协会也肯定会分析我们的短木板在哪里,各家分工完成,但要时间。如果在明年能突破28nm自主可控生产线,那对方就无法控制了。哪怕个别元器件用到美国货,因为半导体设备台数和消费品完全不可比,美国人他们也不清楚自己产品被集成,器件美国人无法掌控的。这就是自研半导体设备主机的核心贡献。
特别的,中国工业最大特点就是一旦自主可控,白菜化拷贝粘贴复制起来,立马就会把全球打得落花流水,光伏产业和LED产业就是这样。如果我们把28nm拿下来,大概80%的半导体芯片数量就解决了。至少家里的家电类和汽车类完全没问题,普通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是凑合可以用的。工业设备也基本上可以解决。最主要是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和个别24小时耗能的工业品(比如5G基站)才需要14nm以下。
如果我们搞定了28nm,在全球意义就类似我们搞定了火星车和空间站。美国人是很早就搞了这两类设备,但是多年来没有太多进步了。俄罗斯认为国际太空站老旧有隐患,已经放话不同意美国提出延长使用至2028年,要求2025就废掉。到时候,其他国家和中国空间站合作好好的,就剩下美国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空间站合作青黄不接这种困境。
因为中国搞定了28nm并白菜化,那么一定会逐步的击败欧美日韩的产能,慢慢形成垄断;只要市场经济规则没问题,那么商业规则就会驱动各国芯片设计企业到中国代工,美国就有点像空间站一样孤家寡人了。
实际上,美国工业品出口中国最大宗就4类,半导体、飞机、汽车与配件、苹果手机等。如果中国把半导体拿下,美国出口中国大概就要砍掉1/3了,这是很可怕的。
美国人最近逼迫三星和台积电到美国投资建设工厂,我们更要战略投入,把半导体山脚和山腰占了,也是巨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