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1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头发全白,脸上布满皱纹的慈祥老人正优雅地坐在梳妆台前化妆。
这个老人已经111岁了,可是身上还穿着一件清雅的蓝色旗袍,搭配着一双白色高跟鞋。
她坐在镜子前仔仔细细地给自己描眉,涂口红,再把头发挽成一个好看的发髻,才转身下楼吃早餐。
这个爱美的百岁老人名叫严幼韵,她有一套自制的养生秘诀,她的丈夫在她的照料下也活到了九十多岁。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出生名门,进入复旦大学学习
1905年9月27日,一个名叫严幼韵的女孩在天津的一个大户人家中出生了。
严幼韵是浙江宁波人,她的父亲、祖父都是浙江地区赫赫有名的大商人。
因为生意发展的需要,严幼韵的父亲严子均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天津,严幼韵就是出生在这个时期。
严子均一共娶了两任妻子,生下了12个孩子。
因为孩子众多,所以严子均早早地就为这些孩子们聘请了家庭教师。
严家虽然成员众多,但是却很少发生矛盾,家庭氛围比较温馨和谐,而且家中的很多人都是知识分子。
在家人们的潜移默化下,严幼韵从小就很喜欢学习,很小的时候就跟着长辈们读书。
四岁的时候,她就开始跟着家庭教师学习国文和英语。
除此之外,严幼韵还学习了绘画、钢琴、唱歌等课程。
在学习之余,严幼韵也会跟着哥哥姐姐们出门郊游、逛街。
严幼韵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所以从小生活质量就比较高。
在家人的影响下,小小年纪的她就非常喜欢好看的衣服、珠宝、香水、美食等各种东西。
而她的家世也能够支撑起她挥霍的生活,她可以任意在家中的店铺中挑选各种心仪之物。
就这样,严幼韵在家人的爱护之下,度过了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后来,严幼韵考进了天津中西女校读书,接受新思想的影响。
因为局势比较动荡,所以她的父亲严子均开始把生意的重心重新转回江浙地带。
严幼韵读完初中之后,严家举家搬回了上海,在上海定居下来。
回到上海后,严幼韵在家中待了一段时间,就再次投入到了学习中。
1925年7月,20岁的严幼韵进入沪上大学(今上海理工大学)学习,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两年之后,她转到了复旦大学,开始学习商科,决定以后跟父辈们样经商。
当时的大学生非常稀少,女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这些女大学生多就读于女校,只有极个别的会在综合型大学读书。
严幼韵的两个姐姐严莲韵和严彩韵就毕业于金陵女校,而严幼韵是最早进入复旦大学读书的女同学。
她父亲有一家布庄专门为她们几个女儿服务,所以严幼韵一直都很注重穿着打扮。
她长相漂亮,打扮时髦,每回上下学都会有专门的轿车接送,所以她一直是学校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很多人都对严幼韵有好感,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但是严幼韵并没有接受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严幼韵知道,大部分人只是看中了她的外貌和家世,根本没有真心爱她。
她一直保持着单身的状态,直到她遇见了一个叫做杨光泩的人。
与杨光泩结婚,成为外交官夫人
杨光泩是湖州一个大商人的儿子,20岁的时候就拿到了清华大学的毕业证书。
之后,他远赴美国,到普林斯顿大学进一步学习,最后拿到了国际法博士的学位。
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外交官,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就在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中工作。
两人在一场舞会上一见钟情,很快就确定了恋人关系。
1929年9月6日,严幼韵和杨光泩在上海大华饭店中举办了婚礼,成为了夫妻。
一个是上海名媛、复旦校花,一个是外交界的新秀,这场婚礼注定不平凡。
很多上海媒体对这场婚礼进行大肆报道,还把两人的家世背景、恋爱经过扒了个一干二净。
当时,杨光泩是外交部的一名顾问,很受上级领导的重视,随时都可能被派到国外去。
为了跟上丈夫的脚步,严幼韵快速地完成了学业,拿到了复旦大学的毕业证书。
1930年,杨光泩被派去了伦敦,担任中国驻伦敦领事馆的总领事。
严幼韵收拾好了行李,辞别了父母,与丈夫一起到了欧洲,开始了外交官夫人的生活。
她善于交际,热情好客,热情地招待过很多同胞和外国来宾,也为丈夫的工作提供过很多的建议和帮助。
1938年,杨光泩临危受命,成为了中国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领事馆的总领事。
于是,严幼韵又随丈夫来到了局势动荡的马尼拉。
当时,国内正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迫害,很多军民都在奋起反抗。
身处国外的杨光泩夫妇并没有置之度外,他们在马尼拉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日宣传活动,还号召菲律宾的华侨进行募捐。
严幼韵成为了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会的名誉主席,带领身处菲律宾的中国人参加了各种抗日运动。
她们一群人在大街小巷中奔走宣传,号召华侨为中国的抗日将士们献出一份力量。
后来,她们把这些募捐得来的钱,全部寄回了国内,用到了将士们身上。
丈夫牺牲,带着儿女艰难求生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马尼拉的局势也越来越紧张。
美军司令麦克阿瑟在撤离远东之前,特意在飞机上给杨光泩留了一个座位,邀请杨光泩跟自己一起去美国。
杨光泩拒绝了他的好意,选择与菲律宾的华侨同胞们一起面对这场危机。
杨光泩和严幼韵一边疏散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一边帮华侨转移到安全的地区。
1942年1月2日,马尼拉被日本军队快速占领,杨光泩和领事馆里的7名外交官被扣押。
日军让杨光泩把菲律宾的华侨集中起来,杨光泩知道这样做会让所有的同胞都陷入危险,所以果断地拒绝了。
之后,他们把杨光泩一行人囚禁了起来,用各种方式逼他们妥协,可都没能如愿。
4月17日,恼羞成怒的日军失去了周旋下去的耐性,遂将他们全部杀害。
杨光泩牺牲的时候只有42岁,严幼韵只有37岁,两人育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女儿才将将两岁。
丈夫牺牲后,严幼韵担起了身为总领事夫人的责任,带着女儿与其他七个英烈的家属在马尼拉艰难求生。
她们搬出了原来的住宅,搬进了一栋狭小的楼房里,40多个人挤挤攘攘地住在一起。
出逃的时候,她们根本来不及带走钱财,所以一伙人的生活很快就陷入了窘境。
这个从小就没有干过活的富家小姐开始自己动手收拾家务、照顾孩子。
后来,她和其他几个夫人一起做鞋子、制肥皂、酿酱油,把这些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成品拿到市场上去卖,为这个家攒下一点钱财。
除此之外,他们还在院子里养了两头猪和一群鸡鸭,以此来日常生活。
虽然生活过得很辛苦,但是严幼韵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
闲暇的时候,她会教孩子们唱歌、识字,安慰他们幼小的心灵。
1945年,国际局势日渐稳定,这个大家庭成员都陆续有了归处。
40岁的严幼韵带着三个女儿来到了美国纽约,并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为了养活三个女儿,她找到了工作,成为了联合国的一名礼宾人员。
她以前经常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又有着多年外交官夫人的经验,所以很快就适应了这份工作。
她是最早一批在联合国工作的中国人,工作期间从来没有出过岔子。
再嫁,晚年的养生生活
1958年10月,54岁的严幼韵退休,不久之后就与顾维钧结为了夫妻。
顾维钧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外交家,也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中国人。
与严幼韵结婚的时候,顾维钧已经是70岁的高龄了。
在生活中,严幼韵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管家、营养师、秘书。
她井井有条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也帮他处理这一些工作上的事务。
在她的精心照顾下,顾维钧直到98岁才离开人世。
丈夫去世之后,严幼韵并没有一直沉浸在悲伤中,她快速地走出了负面情绪,继续乐观地生活。
她喜欢吃肥肉和甜食,不喜欢运动,也几乎不吃药,每次出门她都会精心打扮自己。
即使已经是位可爱慈祥的老奶奶了,严幼韵依旧喜欢穿高跟鞋、喷香水。
她每天都会去公园散步,与周围的年轻人聊天,她的电话簿上存了很多的电话号码,经常有人来拜访她。
她每天都会读书看报,还保持着每天记日记的习惯。
她经常在家做蛋糕和饼干,然后带去给自己的牌友们吃,也经常和他们一起出门旅游、购物。
即使女儿们都不在身边,严幼韵的晚年生活依旧过得非常滋润。
有时候,她还会带着老花镜给几个外孙织羊毛衫,然后寄给他们。
除此之外,严幼韵还非常热衷慈善事业。
1990年的时候,她把丈夫顾维钧的一百多件珍贵遗物无偿捐给了上海嘉定博物馆,还给博物馆捐助了10万美元的现金。
她经常帮助纽约的华侨,帮她们解决生活上的事情,在她看来,“有种回到了马尼拉的感觉。”
严幼韵还曾经给浙江宁波捐献过一笔资金,在偏远的农村建起了一座小学。
不仅如此,晚年的她精力充沛,还自学了法语和俄语。
2017年5月25日,严幼韵在家中去世,享年112岁。
也许是感悟到了自己生命的界限,严幼韵提前几天把三个女儿和一群外孙喊回了家。
“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都要保持好的心态,就像我们在马尼拉的那段日子一样。”
“保持好的心态”,简简单单的六个字是严幼韵一直坚持做的事情,也是她的长寿秘诀。
她的前半生虽然过得非常安稳舒适,但是却在后半生遭遇了很多波折,而乐观积极的心态帮她渡过了所有的难关。
女儿回国,定居宁波
2022年1月15日,严幼韵的大女儿杨蕾孟离开了美国,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当时,她已经是89岁的高龄了,但是她依旧精神矍铄,身体硬朗。
她在浙江宁波的郊区买了一套房子,准备在这里定居下来。
无论是外貌还是性格,杨蕾孟和她的母亲严幼韵都很相像。
她在房子外面种满了鲜花,每天早上她都会去花园中散散步,天气好的时候还会去草地上放风筝。
她每天都是笑眯眯的,和周围的邻居关系很好,经常和她们一起跳广场舞。
严幼韵的二女儿杨雪兰在2020年就去世了,三女儿杨茜恩更是比母亲还早走一步。
三姊妹中,只剩下了杨蕾孟这个大姐。
回国之后,杨蕾孟每天的生活都很丰富多彩,在邻居老太太的带领下,她已经学会了种菜。
2月16日,元宵节的第二天,杨蕾孟就请来了工人,专门在院子中开辟了一小块菜地。
她还跟着邻居一起去菜市场挑选蔬菜种子,准备过一段时间就把它们种到地里。
“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每天都可以和朋友们打牌、跳舞,还可以种点小菜。”
虽然杨蕾孟在美国待了很多年,但是她的中文依旧说得很好。
回国后,有些老太太只会说宁波方言,为了跟她们一起玩,杨蕾孟还用心地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宁波话。
现在的她已经会讲一些简单的宁波话了,跟这些老太太沟通起来也没有了障碍。
“我学语言很快的,也许是我遗传到了父亲的天赋,我父亲是位外交家,我母亲也学过很多门语言。”
即使已经做奶奶了,杨蕾孟依旧经常跟朋友们炫耀自己的父母,就像小孩子一样。
-完-
文 | 不误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