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武汉女大学生失踪,父母卖房寻找12年,发现她成了乞丐


    2007年11月,大学毕业的小娟(化名)带着父母的嘱托,一个人前往武汉求职找工作,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消息,父母12年来四处寻找,小娟始终了无音讯。
小娟去哪了?她遭遇了什么?她还活着吗?

废楼里的奇怪女子
2019年7月的一天,武汉市洪山区南湖派出所的民警徐亚堂,正在自己管辖的片区开展“一标三实”基本信息采集工作,他看到废弃居民楼下有一个女子手里拿着一个大塑料袋,在一堆一堆的垃圾里翻找着她认为有用的东西。
这栋废弃的居民楼很久没有人来了,女子的出现引起了民警徐亚堂的注意。他走上前询问:“你是这里的居民吗?你住哪里?”
衣衫褴褛的女子低着头,不敢看徐亚堂的眼睛,眼神躲闪着说:“我是刚刚过来这里捡垃圾的,我就住在上面的三楼。”女子说着,用手指了指废弃居民楼的第三层。

徐警官顺着她的手看去,惊讶地发现,因为这栋楼马上要拆除,底层的单元门和楼梯都已经堵死了,上到三楼只能从外面的护栏攀爬上去才行。
徐警官感觉这个女子住在如此危险和隐蔽的地方,一定有什么苦衷,他又问女子:“你有身份证吗?拿出来给我看看。”女子很紧张,手一抖,塑料饮料瓶掉了一地,她支支吾吾地说:“没有。”
徐警官看着这个三十多岁,却手足无措,慌张得像个孩子一样的女人,他断定有隐情。于是将女子带到派出所,想进一步了解情况。
到达派出所后,女子陷入了沉默,双手一直不断地揉搓着手里装废品的塑料袋,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

民警徐亚堂
徐警官见状,倒好一杯茶水,递给女子,先稳定她的情绪才开始询问:“你是哪里人?为什么一个人来武汉?你这么年轻,捡垃圾也很辛苦,怎么没有找份工作?你说说你喜欢干什么?说不定我就可以给你介绍一份工作。”
一连串的关心和问询下来,女子将头埋得更低了,说出了第一句话:“我住的地方,是我曾经的母校。”
徐警官闻言诧异不已,母校?那是武汉市洪山区某大学的废旧家属楼,这个看上去有点疯疯癫癫,紧紧抱着垃圾袋的女孩子是大学生?这看起来不太像啊?
于是徐警官又耐心地询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家里人知道你在这里吗?”问到这里,女子再次陷入沉默,轻轻抿着嘴唇,不再回答一句话。

徐亚唐询问小娟
徐亚堂只能再次开导:“你说这是你的母校,你住多久了?有没有见过以前的同学和老师?”女子怯怯地说:“没有遇到同学和老师,我已经毕业十二年了。”民警徐亚堂赶紧追问:“你毕业后都做了什么?”
心酸往事,高材生梦破
女子慢慢抬起头,一点一点地回忆起往事……
小娟的家在湖北省十堰市,家境十分清贫,她还有一个姐姐,姐姐为了让妹妹安心读书,早早就辍学打工,帮家里分担经济压力。
小娟从小就非常听话,而且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好,通过自己的努力,她考上了武汉的一所大学,可是家里却拿不出学费来,爸妈觉得太对不起女儿了,到处去借也没有凑够。幸好有专项的助学贷款,小娟才顺利报到,上了大学。

去学校报到前,妈妈给小娟准备了很多土特产,让她带到大城市,还可以给同学们送一些。爸爸拿出了家里仅有的300元钱,全部给了小娟。
姐姐还偷偷塞给了小娟50元,让她带到学校省着点用,嘱咐她到了武汉一定要好好学习,家里供出她这样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将来有了出息好好报答爸妈。
小娟怀揣着350元钱,来到武汉这座陌生的大城市,一切都特别的新鲜,她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高高兴兴地踏入了名校的大门。但是在学校里,同学们并不稀罕她家的土特产,甚至好几个同寝室的室友都拒绝了她的好意,说吃不惯。
和大城市的同学一比较,小娟感觉自己就是个土里土气的小县城姑娘,不受人待见。最打击小娟的是,她发现全家凑给她的350元,有时还不够其他同学一顿中午饭钱。

巨大的落差让小娟越来越自卑,她一个人形单影只地上课、下课,没有任何朋友。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只要有家教或是兼职的工作,小娟都会接下来,挣一点生活费,爸爸妈妈经常给小娟打电话,她都是报喜不报忧,说自己过得很好,做家教也挣了很多生活费,够用了,不用给自己寄钱。
父母感觉小娟长大了,变得特别懂事。但其实小娟挣的生活费经常不够她自己生活,为了省钱,她常常早晨去食堂打一顿饭,一碗粥加一个馒头,这就是她一天的粮食。
四年的大学时光在小娟忙忙碌碌的身影中,终于走到了毕业,2007年6月,21岁的小娟大学毕业了。她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湖北省十堰,父母都非常高兴,看着消瘦的女儿,心疼地夸赞女儿懂事孝顺。姐姐也替小娟高兴,认为她将来找的工作肯定比自己好,比自己挣的钱多。

小娟是个非常内向的女孩,她有什么心事都压在心里,其实她想考研,但是家里的经济状况她是了解的,没有办法再提供给她多余的钱考研究生了。所以她想好了,好好找份工作挣钱,尽快把自己的助学贷款还完,还可以贴补一些家用。
在十堰的家里待了5个月,小娟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有些心急,马上就年底了,自己还在家里混日子,这怎么行?于是她和父母商量说自己要去武汉找工作,武汉是大城市,工作机会也多。
父母爽快地同意了,毕竟小娟在武汉上的大学,又是高材生,在武汉找份工作应该不难,而且女儿非常懂事,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于是2007年11月,小娟一个人带着300元钱又一次来到了武汉,可是11月份的武汉已经不是招工的旺季,马上就到年底了,人才市场也没有大型的招聘会,招聘的公司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工厂和销售的工作,一开始小娟想找个专业对口的,找不到。
过了几天,她想找个代课老师的工作,也没有找到。于是她打算先随便找份工作糊口,结果因为她人比较内向腼腆,去面试的时候,都没有通过。
小娟住的是一天十几元的小旅馆,她身上的钱已经剩下不多了,她越来越不安,想不出来该怎么办。
精神崩溃,流浪街头
小娟来武汉有十几天了,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这天她给父母打了电话,本来想着给父母说说自己没有钱了。但是电话接通后,妈妈关心地问她怎么样?在武汉找到工作了吗?
小娟突然不想让妈妈担心,也不想让她失望,鬼使神差地撒了个谎,说自己挺好的,已经找到工作了,工资也不错,让妈妈不用担心。

第二天小娟开始疯狂面试,一天可以去五、六家公司面试,只要是需要人的工作,她都挤破头去面试。可是工厂看到她瘦瘦弱弱的样子,没有录用她。
好不容易在某家保险公司面试成功了一份销售工作,小娟很开心,想着终于有了落脚的地方,结果刚去第一天上班,就通知她要培训,还要交300元的培训费,小娟哪有钱啊!只能仓惶地逃了出来。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小娟跑出来的时候惊慌失措,等她回到暂时居住的小旅馆,才发现包不见了,里面仅有的几十元钱和身份证都丢了。小娟急得大哭,她又沿路回去找,哪里能找得到?她连公交车都没有钱坐了。

丢了包包后,小娟很失落,不知道要怎么办,在武汉人生地不熟,而且她也没有钱支付小旅馆的房费了,这可怎么办?回家吧,也没有路费,而且之前还跟父母说已经找到工作了,一想到现在助学贷款还没有着落,小娟开不了口问父母要钱,她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直到这天,房东告诉她需要交房租了,她拿不出钱,被扫地出门。一个人走在街上,走到饭馆门口,小娟看到有招聘信息,就跑进去面试,可是因为没有身份证,人家也不敢用她。
走投无路的小娟不知道要怎么办?她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没有了身份证,她根本不可能再找到工作,她认为没有人会录用她了,焦虑无助的小娟感觉自己像是个累赘,一点希望也没有。

堂堂985院校毕业的高材生,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想去餐厅洗盘子也没有人要她,小娟觉得自己真是个废物。父母含辛茹苦地把自己供到大学毕业,还要帮自己还助学贷款,自己却成事不足,把身份证都搞丢了,现在就是回家也回不去了。
小娟不断地陷入自责中,精神彻底崩溃,她一边大哭,一边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路过的行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她也无所谓。
饥肠辘辘,捡破烂为生
晚上没有地方去,小娟只能找公园的长椅凑合了一晚上。第二天小娟更饿了,到了晚上,她实在耐不住饥饿,看到公园垃圾桶里有没喝完的瓶装可乐,就捡起来拧开盖子,如饥似渴地喝掉。
喝完后,小娟看着手中的塑料瓶发愣,想到捡塑料瓶和废品是可以卖钱的。她立刻找了一个垃圾袋,开始在垃圾桶翻找塑料瓶、易拉罐、废纸壳,一个晚上都没有停歇,公园里所有的垃圾桶都被她翻找了一遍,刚开始小娟还被垃圾桶里的恶臭熏得一阵阵恶心,慢慢地,她也就适应了。

第三天天刚亮,小娟拖着两大包的废品,沿着街道到处找废品收购站,中午的时候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收购站,把两包废品卖了,换回了几块钱。
带着几块钱,小娟来到一家小饭馆想要进去吃一碗面,餐厅的人都捂住鼻子看着她,一脸嫌弃,小娟受不了这样的目光,她自卑地离开了。在街角找到一家小吃摊,买了一份卷饼。她蹲在地上颤抖着吃完手里的卷饼,这是她三天以来吃的第一顿饭,她觉得好香。
路过的行人偶尔撇一眼这个蓬头垢面,满身恶臭,蹲在地上大口吃卷饼的叫花子,嘴里说着闲言碎语。小娟已经听不到旁人的话了,她也不在乎,她赶快吃完卷饼,要去翻找更多的垃圾桶,下一顿饭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上。

小娟内向、自卑,但是却必须活下去,她感觉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和姐姐,全家人供她一个人上大学,结果供出了一个乞丐,她不敢想象,要是家里人知道了会有多失望、多伤心,她再也不能给家里增加负担了,她要靠自己活下去,再难也不能给爸妈惹祸。
从此,小娟再也没有和家人联系过,不是她不想,而是她始终认为自己给家人丢脸了,自己没用会拖累到家人,小娟就这样一个人流浪,走到哪里算哪里,起码不再是家里的负担。
2019年,已经在外流浪了12年的小娟,来到了曾经的大学校园,小娟顿时触景生情,麻木的心有了一点点温度,她突然发现有一栋没有人居住的废弃家属楼,于是她住了下来,没有再离开。
细心的民警,终止悲剧
小娟手里捧着茶,默默流着眼泪,向民警徐亚堂叙述着自己的经历,徐警官一边做着记录,一边想着,这是一个12年的失踪案啊,小娟的家人不知道该有多着急!
徐警官也不忍心责备小娟不懂事,丢了身份证,只要到派出所说明情况就可以补办,却被小娟想成了不可解决的天大事情;没有钱回家,只要到当地派出所找民警就能解决,她却一个人在外流浪了12年;真是让人惋惜又心疼。

民警徐亚堂
徐警官安慰了小娟一番,就赶紧让同事按照小娟的信息去查找她的家人,功夫不负有心人,警方终于找到了小娟姐姐的电话。
徐警官立刻拨打了过去,接电话的人是小娟的姐夫,姐夫听说找到了失散12年的妻妹,他一时不敢相信,还以为是骗子就挂断了电话。
徐亚堂没有放弃,他连续拨打了好几次,姐夫终于又接起了电话,徐警官向小娟的姐夫再次做了完整的介绍,告诉他自己确实是武汉的民警,让小娟的姐姐和小娟确认一下亲属关系。
很快,小娟和姐姐通了电话,姐姐一听熟悉的声音,就知道对方是自己失散了12年的妹妹。姐姐在电话里非常激动,12年了,全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小娟,可是都没有任何消息。

小娟家人的感谢信
第二天一大早,小娟的父母和姐姐、姐夫就从十堰赶到了武汉。见到小娟后,一家人抱头痛哭,父母百感交集地握着民警徐亚堂的手,久久不放,他们由衷地感谢徐警官,帮他们找回了失散12年的女儿,他们差点以为女儿不在人世了。
思女心切,12年寻子,倾家荡产
原来当初小娟刚去武汉的时候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说自己找到工作了,父母也非常高兴。可是一段时间后,小娟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一直没来电话,父母越想越着急,只怪自己当初没有问清楚女儿在什么单位工作,可这么等下去也不是个事啊?毕竟是女孩子,出事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焦急的父母放心不下女儿,于是从十堰到武汉找了很多次,也没有找到女儿,他们只能报警,警察在武汉所有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中也找不到小娟,小娟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消失在武汉这座繁华的都市。

小娟的父母不能接受以失踪人口来定义自己的女儿,他们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张贴寻人启事,希望有人见过小娟,可是没有任何消息。
小娟的父母不甘心,他们去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寻找,但还是没有音信。为了找到女儿,小娟的父母把房子卖了,踏遍了中国大部分城市,为了省钱,他们在外都是用水杯接自来水喝,一顿饭只吃一个馒头,困了就露宿街头、睡地下通道。
12年,四千多个日夜,一家人在痛苦中煎熬,每当春节看着别人家的儿女回乡团聚,小娟的家人只能忍受着巨大思念带来的伤痛,一家人焦急万分,后悔当初不该让小娟一个人去武汉找工作。
这一场人间悲剧,在民警徐亚唐的帮助下画上了句号。多亏当初徐警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本来已经废弃的居民楼是不需要核查的,但他不允许因自己的疏忽造成任何纰漏,即使是要拆迁的废弃楼,徐警官也要实地核查清楚,正是因为徐警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最终挽救了一个破碎的家庭。

小娟家人赠送的锦旗
徐警官对小娟说:“姑娘啊,父母希望你能成才,但更期望你能平安啊!好好生活,感谢父母。”
汪国真在《平凡的魅力》中写过:“我不会蔑视平凡,因为我是平凡中的一员。我的心上印着普通人的愿望,眼睛里印着普通人的悲欢,我所探求的,也是人们都在探求着的答案。”
当我们一路前行,遇到生活的风浪,无法高昂起头颅,不必苛责;应该接受自己的平凡,自我和解才是抵御风浪最好的船帆;永远不要自卑自弃,风雨是人生常态,阳光也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