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47年前高考交白卷的“英雄”张铁生,如今怎么样了?


    有人说:高考是这世上最公平的一场考试,它不管你是谁,有多少钱,有多大的权势,它只认你的试卷,你的分数。所以高考是改变一些人一生最关键的也是最容易的一条路。每年高考大家都是甚之又甚,唯恐出现差错,家里只要有要高考的孩子,必定是全家出动,一切以高考为重,这也反映出高考对我们的重要性,更体现出高考的影响力。

而1973年参加高考的张铁生似乎并没有把高考放在眼里,因为他交了白卷,并且在试卷的后面写了一封信:《致尊敬领导的一封信》,也就是这个事件改变了他以后的生活。
一、 勤勤恳恳下乡插队,忧忧怨怨参加高考

张铁生,1950年生于辽宁兴城。他出生的这一年新中国刚好成立一年,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有青年被派下乡去插队,作为优秀青年的张铁生当然不能幸免。
由于他在队里积极能干,任劳任怨,团结其他青年为当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他被推荐去参加大学考试,得到这个消息的张铁生喜出望外,在那个时候一旦考上了大学就说明以后的生活、工作基本没有问题了。他从这以后,便开始复习功课,然而队里所需要的生产力是系在他身上最重的枷锁,他不能逃脱,也没有能力逃脱,就这样没怎么复习的张铁生还是上了考场。考语文的时候还可以,不会的还能编一编,但是当考到数理化的时候,他是真的没了谱,于是他又想起了当初因为需要在队里干活而耽误了学习的委屈又涌上心头,于是,就出现了我们开头所说的那一幕。
二、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经过这次事件的发酵,张铁生还是进了大学,他被铁岭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录取,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涯。 之后,因为当年那封信的影响力,他作为人大代表参加了第四届人大常委会,这时四人帮的成员江青、王洪文亲自接见他,其目的就是为了拉拢他。自此之后,张铁生进入官场,频繁的参加社会活动。就这样持续了没几年,因为后来四人帮被粉碎,张铁生受到了牵连,被起诉,铃铛入狱。
三、 遭受了牢狱之灾的张铁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自从1976年张铁生入狱之后,时隔15年他才出狱。出狱后的他几经迷茫、转折才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出狱后已经41岁的张铁生没有工作、没有家庭,人生充满迷茫,一切都是未知的,刚入社会那会,他只能替人跑腿,并且一心一意的想要隐藏自己的身份,虽然他的处境非常艰难,但是爱他的沈阳农业大学讲师董礼平女士还是与他结了婚。婚后,张铁生愈发想要找到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但是他自卑,他怕别人认出自己,他只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身上,但是靠别人终究不如靠自己,出狱的第二年,张铁生迫于生活,走出家门去寻找一份新的工作。

当张铁生走出家门后,他选择向亲戚求助,但是他的亲戚告诉他: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机关单位了,以你的情况最好自己出去创业。再加上此时的妻子已经怀孕,张铁生必须要支撑起整个家庭的责任,于是乎,他决定自己创业。
张铁生想过在老家办诊所,但是他没有相关执照,这个想法也不可行。在妻子的介绍下,他认识了金卫东,从这时起张铁生的命运发生了改变,金卫东是一家饲料公司的主要人员。后来在金卫东的介绍下,他进了辽宁一家饲料公司,在那里他从一个小职员做起,每天跑腿,但是他办事爽快且干练,这让老板对他刮目相看,也使他不再自卑。得到老板赏识的张铁生一步步的升职,成为公司在沈阳办事处的主任。

但是一次推销事件让张铁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开始拼命学习有关营销的知识,并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饲料的销售量是一步步的上涨,但是正是因为饲料的销售越来越好,总公司也害怕他在这里的势力越来越大,到最后不好掌控,于是就把张铁生给辞了。张铁生知道后很是生气,他觉得公司已经不信任他了,他便退出了公司选择自己单飞。
自从这以后,他先是与金卫东等人合开公司,再是自己单干,虽然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磨难,但是靠着张铁生的坚持与虚心请教学习的态度,一次又一次的渡过了难关,最后他的饲料公司一步步壮大,直到上市。
四、 小结

张铁生的一生充满艰苦与坎坷,虽说当年的高考带给他一时的好日子,但是他还是失去了,并且坐了那么多年牢,出狱后他自卑过,自我怀疑过,但是他为了家庭重新站了起来,开始拼搏,虽然这一路有诸多不顺,但是他都挺过来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且把它做到上市。
笔者认为:在张铁生身上我们最能看到的东西就是不服输,无论是从当年高考的那封信,还是后来在沈阳担任办事处主任认真学习营销知识,还是在创办公司时学习饲料的配制。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比较平稳,但是在平稳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不服输、不认输,或许你的一次努力就改变了你生活的方向,改变了你人生的方向。不认输是一种拼搏的态度,无论我们在哪里,做着什么事情,这种态度千万不能丢,不能说它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它却是困难的海洋里唯一的风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