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奶奶天天只吃咸菜,不愿花钱治病,死后家中现金6人清点了3小时


热闹喧嚣的大城市,车水马龙的霓虹灯,这是中国的一部分,麦香四溢的小山村,炊烟袅袅的家家户户,这也是中国的一部分,有很多老人他们躲过了战争年代,在生活蒸蒸日上的现代生活中仍然保留着那一份简朴。
其中江西省的一位孤寡老人就是这样,失去了亲人孤苦伶仃地独自生活,从来不舍得给自己身上花钱买肉吃,顿顿都吃些咸菜,哪怕是住院了也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看病。

长期身体得不到营养的老人最终还是因病去世,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死后清点老人家里的财产时得到的数字让他们大吃一惊,六个人用了整整三个小时才清点完毕,数额高达几十万元。
这位老人为何要这么做?明明可以过上好的生活却为何成为现在这样的局面?这笔高达几十万的遗产最后又是怎么处理的呢?

01 也曾幸福美满
这位老人名叫王添彩,1934年王添彩出生在江西省萍乡市大王村中一家贫困家庭,那时家家户户都穷,都吃不起饭,王添彩的父亲在村子里是有名的工匠,靠着手艺王添彩的家庭在还算的上马马虎虎。
后来战争爆发后他们一家多多少少受到了波及,王添彩的父亲也因为意外去世,母亲带着王添彩艰难度日,长大后的王添彩也非常懂事,经常帮助母亲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

王添彩就是这样从兵荒马乱的年代中艰难地活了下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王添彩嫁给了邻村的一家人中,从此王添彩开始了安稳的生活,丈夫顾家又能干,王添彩也把家里上上下下打理的非常妥当。
没过几年王添彩就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日子就慢慢好起来了,但是在王添彩的脑海中,小时候吃不起饭,有点好东西都要藏起来的经历仍然影响着她的生活态度。

所以王添彩的节俭一直伴随她的一生,而且现在不但能吃饱饭了,逢年国家还能给家人添上一件新衣服穿,女儿也咿呀咿呀长大,王添彩和丈夫也都是年轻当干的时候,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大女儿七岁的时候家里迎来了第二个女儿,虽然那个年代还有一些糟粕的思想存在,但是所幸王添彩的公婆和丈夫都没有,大女儿看着新生的妹妹非常高兴,再后来孩子要长大,要上学,要花钱。

王添彩和丈夫都慢慢开始精打细算,看着每年攒下的钱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安全感,正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的时候,大女儿不幸因病去世了,那个年代我们的医疗水平不像现在这样好。
有些病得了就等于绝症,大女儿的离开让一家人都非常心痛,王添彩更是以泪洗面,可是生活总是要过下去的,好不容易告别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心时,王添彩的丈夫也在一次意外中去世。

家里的顶梁柱塌了,王添彩来不及难过就要撑起这个家庭,其实那时的她还很年轻,很多人都劝她再嫁一个人,可是王添彩就是不愿意,她坚持为死去的丈夫守寡。
就这样王添彩更加省吃俭用,白天出去找活干,晚上回家做手工,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她以为经历了这样的苦难后生活就会好起来了,但是命运仍然没有停止捉弄她。

图源网络:孤独老人
公公婆婆先后离世,王添彩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就只剩下二女儿了,王添彩处理完后事就带着女儿回到了家里,她从此一心一意的对二女儿宠爱,有什么好吃的都给她吃,可以二女儿就是她最后的寄托了。
可是二女儿也因病离开了她,偌大的六口之家如今只剩下王添彩一个人孤零零的,人到中年,先后目睹老人离世和孩子离世,这样的痛苦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仿佛一夜之间,命运就夺走了她幸福的权力。

02 惊人的遗产
离开的人已经离开了,剩下的人还要继续承担痛苦,王添彩最初的一段日子里整天精神涣散,双目无神,与她以往精明的模样全然不符,饿了就随便吃点冷食,渴了就喝些冷水。
村子里也开始流传了一些关于她的流言蜚语,有人说她克夫,也有人说她是无辜的,但是不论是那种声音都传到过她的耳朵里过,可是她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她哭也哭不出来。

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曾经幸福美满到现在凄苦潦倒,巨大的落差差点逼疯了她,王添彩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王添彩慢慢接受了现实恢复了正常人。
只是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开朗,而是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有时候冻得手脚冰凉也不愿意回屋,唯一与曾经模样相符合的就是她还是一如既往的节俭。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买点肉买点糖,喜庆回家包饺子,可外面的喧嚣永远传不到王添彩这里来,她的食物一直都是咸菜加稀粥,哪怕就是一个人吃她也不愿意多加一点点米。

乡里乡亲有时候也替她的遭遇感到难过,后来每次过年都会给她端一碗饺子送过去,村里的支书也专门为这个老人申请了低保户,经常都会有村子里的干部到王添彩家里看望。
有时候带粮油米面,有时候也带一些简单易食的东西,还经常请村里的医生到家里来看看王添彩的身体如何,这样的温暖和关照让王添彩冰凉的心逐渐有了起色,以前的她沉默寡言,现在有人路上跟她说话她也会聊几句。

老年的王添彩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她这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几次,国家政策给予的补助其实完全能够让她衣食无忧,可她前半生劳累了半辈子,老了想闲也闲不下来,她没事就出去捡捡垃圾,卖卖废品。
可是人体都是需要补充营养的,咸菜不可能一直维持人体的生机,但是王添彩从来不在意,她每次吃饭都是咸菜,有时候也吃一些别人送来的蔬菜,据她的邻居说从来没见王添彩买过肉。

更别说给自己买一件新衣服了,王添彩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拄着一根拐棍,在大街上颤颤巍巍地走着,偶尔会极其费力的弯下腰捡一些废品拿回去。
有好心人实在可怜老人,想把王添彩接到家里来赡养她,可是王添彩每次都坚定地拒绝了,她还是坚持回到那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冰冷屋檐下,默默地等待着花儿的凋谢。

图源网络:农村老人
在这一天,84岁的王添彩因为身体长期营养不足而离开了人世,村里的支书干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主持后事,因为子女都没了,所以参加葬礼的基本上都是经常来王添彩家里的村里干部。
举行完简单的葬礼仪式后,村领导整理王添彩遗物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他在王添彩的床底发现了堆积成小山一样的纸币,有一块的,五块的,十块的,也有一百的。
甚至还有五毛钱的,其中一百的居多,村领导马上封锁了现场,并且给银行打电话请人来清点财产,银行一共来了六个人,就是这六个人还用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时候才清点完毕。

王添彩老人一共攒下了将近九十万的财产,这个数字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03 这笔遗产去了哪里
众人都以为王添彩老人平日里省吃俭用是因为家里贫穷的原因,可是眼前真实的财产告诉他们王添彩老人并不是他们想象中那样,可是老人为什么不往自己身上花点钱呢?
村子里有些和王添彩一个年代过来的老人说王添彩年轻的时候一直都是省吃俭用,从来都是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就算是花钱也都是花到家里人和孩子的身上,哪怕是家里六口人的时候王添彩也从来不把钱花在自己身上。

也有人说王添彩是想念丈夫孩子,虽然如今他们已经离开了好多年,但是每年清明春节都会看到王添彩拄着拐棍去给他们上坟,或许在王添彩的心里他们还存在着,所以王添彩才会省钱为了给死去的家人们存着。
不管是那种,都让我们感到心疼又难过,以前村子里有句话说得好,有钱有有钱的活法,没钱有没钱的活法,这句话其实就是乐观,不要太执着物质,王添彩老人从那个年代里好不容易拥有了幸福。

拥有了爱她的丈夫,拥有了可爱的女儿,可是这一切的美好都最终烟消云散,她以为留住和维持这样的幸福生活需要她多付出一点,多节省一点,她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幸福永远存在。
可是生老病死又是谁能掌控的了呢?家人先后离开,丈夫的离开,孩子的离开,她曾经引以为傲的安全感不再是战乱的食物和钱财,而是她的家人和孩子,可是当这一切被无情剥离后。

图源网络:孤独的老人
她失去了安全感,失去了生活的方向,脑子里依稀记得小的时候财产就是安全感,脑子回想着拥有丈夫孩子时她每天都是怎么样想着精打细算的,她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安慰自己。
不让自己那么伤心,王添彩这几十年一定无数次的做梦梦见自己的幸福都回来了,可惜醒来时发现空荡的屋子里只有冷冰冰的自己,而自己也已经是一位年事衰老的老人了。

她走不动了,也不想吃那些山珍海味了,只有当年一家人坐在一起时,她吃着咸菜看着孩子们吃着好吃的饭菜时满足的表情,她才会开心,所以她现在仍然吃这碗咸菜,同样的味道,也许能让王添彩幻想的世界里增加一丝真实感。
王添彩死后,她的财产按照第一继承人还是第二继承人都找不到亲属后代,这样一个老人留下来的一笔钱,村里的领导也坚持要么上交国家,要么找到继承人,可是过去了几十年,加上那时人口信息也不完全,找到亲属无异于天方夜谭。

最后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这笔钱首先用于清偿债务和税费,如果没有的话遗产归国家所有,如果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成员则归集体所有,而王添彩生前并不是,所以遗产最后上交了国家。
村子干部此后每年都多了一个祭拜的对象,老人的安葬地点几乎就与她的丈夫挨着,而老人年轻时的精明和老年时的落魄,也会随着一年一年的春去秋来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脑海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