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0年9月,许世皇得知台北的师范大学将举办一场演讲,演讲者是一位玻璃娃娃,他十分感兴趣,心想着一定要参加这次演讲。
那天,许世皇早早来到场地,静静地等待演讲者的到来。
突然,门打开了,一位身型瘦小,身体弯曲畸形的女孩带着具有感染力的笑容坐在轮椅上缓缓行驶进来,许世皇被她的笑容所吸引。
接下来,女孩用她旺盛的生命力、乐观的态度以及高超的演讲技术征服了现场所有人,包括许世皇。
许世皇清楚地明白,自己喜欢上了她。看着心仪的女孩缓缓离开自己的视野,许世皇的内心十分复杂。
该不该鼓起勇气追求她?自己是一个没有四肢的男人,对方会看上自己吗?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家人会支持吗?
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不断出现在许世皇的脑子里,久久不能挥去……
备受羡慕的情侣
许多人最开始是在2019年的纪录片《圆梦心舞台》认识许世皇和陈静琪这对夫妻的。
这对夫妻一出场就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因为他们很特别,一个是身体畸形的玻璃娃娃,另一个是没有四肢的男人。
许多人难以想象两人是如何在一起的,婚后又靠什么谋生的。
但是两人独特的默契和眼底藏不住的爱意告诉众人他们很恩爱,这段爱情注定是不平凡的。
许世皇和陈静琪最开始是在残障网上认识的。
因为许世皇是一位重度残疾人,所以平时会关注一些残障人,大家一起交流和探讨生活。
有一段时间许世皇处于低迷期,完全看不到希望,一位朋友得知后积极开导许世皇,并向许世皇推荐了一位生命讲师陈静琪。
陈静琪每年都会到各地演讲,她认识许多残障朋友。
通过与他们交谈,她明白大多数残障人士内心都是极度自卑与敏感的,她想将欢乐带给他们,想让他们看到这世间还有许多美好。
于是她每天都会在自媒体账号里面发布一些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这些文字深深地打动着许世皇,给予他力量。
就这样,许世皇成为了陈静琪的忠实粉丝。
每次陈静琪发布文章,许世皇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底部的评论区里,有时还会提出问题,等待陈静琪的回复。
一来二去,两人慢慢地就认识了,同时也对对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010年9月,陈静琪受邀参加台北师范大学的演讲。
许世皇得知这个消息后很开心,他早早起床开始收拾自己,希望给陈静琪留下一个好印象。
他无数次幻想过与陈静琪见面时的场景,但是当他见到陈静琪的时候,整个人还是处于震惊的状态。
他知道陈静琪是一位玻璃娃娃,但是每次读到陈静琪的文字时,他总觉得对方是一位有自己想法、十分强大的女孩。
而眼前的女孩却那么小、那么脆弱、又那么温柔,仿佛一个易碎的娃娃。
许世皇心里瞬间产生了强大的保护欲,他希望呵护眼前这位女孩,这种感觉之前从未有过。
当陈静琪登上舞台发表演讲时,许世皇发现陈静琪整个人身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她在用自己的生命力影响着他人的生命力,许世皇被她所征服,或许这就是喜欢吧!
演讲结束后,许世皇鼓起勇气拿到了联系方式,没过几天,他提出约陈静琪吃饭、看电影的想法。
陈静琪对许世皇心存好感,立刻答应许世皇的请求。
两人每次相约之前都要做大量的功课,比如哪里有无障碍通道,哪里有无障碍厕所……
两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里逐渐了解彼此。
虽然许世皇很喜欢陈静琪,想每时每刻都和她待在一起,但是他一想到自己是没有四肢的人,他无法给予对方美好的生活,一直不敢表明自己的心意。
陈静琪知道许世皇心里想的是什么,她从未嫌弃过他,也从未担心未来所发生的事,两人既然彼此喜欢,就应该选择在一起。
于是,陈静琪大胆地向许世皇表白,就这样,两人成为了男女朋友。
但是事情发展的并没有那么顺利。
许世皇的弟弟知道此事后,极力反对,他认为两人都是重度残疾,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只有经过他人的帮助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
陈静琪听到这些话内心受到打击,于是她主动提出分手。
原本以为两人以后不会再有交集了,谁知一个电话打破了这个局面。
有一天,许世皇接到陈静琪的电话,得知由于司机没有固定好轮椅,导致她摔倒在地。
听到这个消息后,许世皇内心特别害怕。
陈静琪是严重性成骨不全症的患者,轻轻一碰就会骨折,何况是摔倒在地。
他在这一刻突然明白原来自己这么害怕失去陈静琪,他慌里慌张地一个人坐着轮椅赶到事发地点,虽然速度很慢,但是真心可鉴。
陈静琪被许世皇的举动深深感动。
经过这件事情后,两人都明白离不开彼此,他们不顾他人的阻拦,坚持在一起。陈静琪的母亲得知此事后,极力赞同两人的婚事。
母亲知道对于两人而言,生活已经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了,能遇到爱自己的人,两人相互治愈、相互照顾一同过完余生是一件幸运又美好的事情。
于是在陈静琪母亲的支持下,两人如愿举办了婚礼。
他们的婚后生活极其简单又幸福。
许世皇没有四肢,陈静琪便当许世皇的四肢,她喂许世皇吃饭、帮许世皇按摩、做美食给许世皇品尝;
许世皇则当陈静琪的依靠,给她无尽的宠爱和偏爱,给足安全感,彼此的出现成为对方生命里的光,相互救赎,一起艰难又坚强地活在这人世间。
来自命运的考验
我们被他们的爱情故事所打动,内心也佩服他们积极生活、大胆追爱的勇气,但是我们只看到他们现在的美好,却不知他们之前所经历过的痛苦。
陈静琪是一位玻璃娃娃,生来就与周围人不同。
这种疾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疾病,又名为成骨不全症。
轻者没有具体的症状,外观与正常者差不多,只是容易骨折。重者一碰身体就会骨折、残废甚至死亡。
陈静琪属于后者,为了治好她,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结果却被告知活不过20岁。
因为陈静琪患有严重的成骨不全症,所以她无法就学,每天只能待在家里。
年少的陈静琪并不知道怎么回事,每天无忧无虑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逐渐发现自己与旁人的不同,也发现周围人总是以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很难受。
这种情况导致陈静琪不愿意再出门,将自己锁在房间里,甚至不愿意照镜子,她对人生充满了失望。
好在,陈静琪有一位乐观有主见的父亲,他告诉陈静琪:“阿琪,你和别人不一样,你不能愁眉苦脸的,你要常常笑,你笑才会有朋友,才会有人和你交朋友。不然老的时候会变成孤独老人。”
年仅十岁的陈静琪太需要朋友的陪伴了,如果不变成孤寡老人,那么就要改变自己。
于是她对着镜子开始练习笑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笑容后再反复练习,直至形成肌肉记忆。
父亲为了改变陈静琪,经常带着她出门,陈静琪便趁这个机会向众人展示自己的笑容,他们也很友好地回应。
久而久之她愿意和不同年龄的人打招呼、问好,渐渐地她有了朋友。
陈静琪发现只要自己走出角落,主动接近他人,大家就会接受自己,自己的生命仍然具有可以与他人分享的价值。
陈静琪开始从讨厌自己变成了爱上自己,甚至现在有一点自恋。
因为现在只要一出门有人盯着她看,她会觉得有人在欣赏她。
以前她会觉得人家盯着自己看是歧视,现在是欣赏自己。
而许世皇,则是后天造成的重度残疾。
1990年,14岁的许世皇跟着父母一起晒被子,因为调皮,许世皇顺手拿起一个铁棍打被子,结果触碰到了高压电。
猛烈的高压电流将他击倒在地,四肢被严重烧伤,全身被烧成黑炭。
即使及时送往医院,也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他的四肢不断坏死,医生只能对他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手术,离开医院的时候,许世皇已经没有四肢了,体重减到了26公斤。
从原来活蹦乱跳的男孩变成现在无肢男孩,他不能走路、不能独立吃饭、甚至不能独立上厕所,这些事情让许世皇受到了致命的打击。
除此之外,外人对他指指点点,认为他出此横祸是上辈子做了太多的坏事。
失去四肢与外界的流言蜚语让许世皇感到绝望,他产生了自杀的想法,但是他发现自己连自杀的能力都没有。
就这样,许世皇将自己关在家里,如行尸走肉般。
许世皇的遭遇使父母感到愧疚,整日以泪洗面。
为了给许世皇提供更好的生活,父母每天拼命工作,任劳任怨。
许世皇对父母的付出心存感激,他不想再麻烦家人,于是开始学习如何通过屁股快速地在家中地板上移动,如何使用自己的义肢。
2013年,许世皇的父母在他37岁的时候去世,弟弟将他接到台中居住。
为了不连累弟弟,他打电话给社会局的人力服务部门寻求帮助。
相关部门介绍他去参加与独立生活有关的活动,他开始接触到油画、地板滚球,生活开始变得有趣。
找寻成功的方法
2020年,陈静琪经过多年的探索,变成了一位生命讲师。
她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讲,向残障人士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无数的残疾人士,也用自己的生命力唤醒一个又一个生命力。
许世皇则学习用嘴咬笔画图,靠着左脚一半的大腿触控电动轮椅,成为了一名画家。
2021年,他的作品参加了多次画展,也因此收获了众多粉丝。
除此之外,许世皇的地板滚球技术也不错,获得了团体组全国第三。
两个人不仅获得了爱情,也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们并向他们请教问题。
在这个过程里,许世皇与陈静琪发现当自己拥有可以与别人分享的东西时,自己的天赋、知识和爱就会展开自我接纳的旅程。
即使自己的才能还没有那么明显,但是一旦以这个姿态行走人生这条道路,其他人就会发现自己。
2022年,两人已经步入婚姻四年了。
虽然两人的婚后生活与旁人相比困难很多,他们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磨合,但是彼此的感情并没有因为生活的种种困难而变淡,反而变得越来越深,夫妻二人也越发了解彼此。
陈静琪虽然身患成骨不全症,身体弯曲成畸形,但是正常的事情都可以做。
在生活里,她充当许世皇的双手,喂许世皇吃饭、帮许世皇擦汗、维持家庭整洁度。
除此之外,陈静琪还喜欢做各种美食给许世皇品尝,最常见的就是家乡的简餐。许世皇也会帮助陈静琪完成一些她无法完成的事情,比如把高处的东西拿给她、关灯、拎着重东西……
为了维持生计,陈静琪继续当生命讲师,在各地进行宣讲。
许世皇则不断创作画作,然后将画卖出。虽然两人的收入微薄,但是足够支撑两人的生活。
总结
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我们即使看过无数遍关于他们的采访也无法真正的体会到他们的痛苦。
因为残疾人的爱情与正常人相比很沉重,他们身体上的缺陷会造成他们只敢奢望爱情而不敢争取,残疾人的爱情是沉默的、被动的,所以陈静琪与许世皇两人相互表明心意是一个很勇敢的举动。
我们要学习他们乐观的态度和不服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