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女孩身患尿毒症,始终找不到匹配肾源,弟弟因脑干出血生命垂危,临终前心愿:把我的肾捐给姐姐,让她好好活下去。
弟弟闫森
噩耗接踵而至
1998年,山东聊城的闫玉房和妻子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闫森。
在老大是女儿的前提下,这个刚出生的儿子给一家人带来了掩饰不住的喜悦感,毕竟儿女双全的幸福感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
大女儿名叫闫淑青,于1990年出生,姐弟俩相差了整整8岁。
有人说,兄弟姐妹之间最容易发生打闹,一天下来几乎都在帮他们处理矛盾,大部分姐弟会吵的家里不可开交。
但在闫淑青姐弟俩这里,根本就不存在这种矛盾,正是因为姐姐比弟弟大8岁,所以她才懂得谦让和照顾弟弟。
久而久之,姐弟俩之间相处十分和谐,父母不在家时,他们就是对方的精神支柱。
闫玉房与妻子原本在家附近的一座酒厂上班,不过由于那家酒厂生意实在是不景气,所有工人都被辞退。
源于网络
纵使夫妻二人什么都会,可他们的年纪在那里摆着,没有人愿意接受他们。
闫玉房在与妻子的商量之下,决定拿着积蓄开了个小便利店,虽比不得从前那样富裕。
但让人欣慰的是,女儿懂事又听话,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的前三名,一家人的生活过得清贫却又非常幸福。
2008年,闫淑青以优异的成绩被山东聊城大学所录取,就读该校的化工专业。
十年寒窗苦读日,今朝金榜题名时。在那个年代,家里能出大学生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更何况她考上的还是本科院校。
这个消息瞬间被传遍了大街小巷,算是狠狠为闫家争气了一把。
10岁的闫森看到姐姐被长辈们夸赞,羡慕不已,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像姐姐那样考上大学。
然而,天不遂人愿。
2009年,正在大学图书馆内学习的闫淑青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闫森因为生病住院了。
当她忧心忡忡地赶到医院时,父母正围在弟弟床前,母亲哭得像个泪人儿一样。
从医生口中得知,闫森现在昏迷是脑血管畸形所致,需要尽快为他进行手术。
闫淑青父母毫不犹豫地签了字,生怕耽误儿子的救治机会。
好在手术过程中十分顺利,闫森的身体暂时没有什么大碍。
闫淑青和父母不分昼夜轮流照顾弟弟,很快就到了闫森出院的日子。
接下来的两年内,一家人都在密切关注着闫森的病情,好在众人只是有惊无险。
眼看着日子即将要步入正轨,大家紧绷的神经也能就此停歇。
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只找苦命人。
厄运再一次降临到这个家庭里,不过这一次它降临到闫淑青的头上。
2011年尾,春节将至,感觉身体不适的闫淑青被送进了医院,这次她被确诊为尿毒症。
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肾源以前,她只能借助血液透析长期生存。
可血液透析并不是万能的,它的排毒能力仅仅相当于正常肾脏的1/10,除了换肾以外别无他法。
但即便是有肾源,肾移植所需的手术费也不少,30~40万元都是最低的,其中还不包括术后护理等药物费用。
闫淑青
闫淑青正是花一样儿的年纪,就要遭受病痛的折磨,这个病症对她心理和生理上受到的伤害可想而知。
面对着不菲的治疗费用,闫玉房和妻子并未选择放弃。
闫玉房白天强撑着身体赶到便利店,傍晚则骑着电动车去送外卖。
那时候的他手拿一部按键手机,在茫茫大雪下,蹲守在熟悉的餐饮店面前。
只要是他拿到手的单子,都会比寻常的外卖小哥少一块钱。他愿意一晚上少挣几十块钱,只为让店家们相信自己,把单子给他。
一开始,店家们把单子给他,就是为了少一块钱的跑腿费,可后来他们得知闫玉房是为了女儿,不约而同地沉默起来。
至此,他们没有再克扣过闫玉房一分钱,甚至还“威胁”闫玉房如果不全部收下,以后就不让他送了。
闫玉房因此展开笑容,感觉到高兴且疲惫。
当他送完外卖后,就会匆忙赶到医院,与妻子“换班”,轮流照顾女儿。
每当看到女儿担心医药费时,他会满脸笑容地鼓励她要好好养病,不用为钱的事情担忧,即便是天塌下来,也有他顶着!
同时,13岁的闫森也在不停地鼓励着姐姐,希望她不要轻言放弃。
为了不让姐姐感觉到落寞,他经常拉着姐姐的手,和她讲述在学校发生的新鲜事儿,常常逗得闫淑青捧腹大笑,暂时忘却了烦恼。
在亲朋好友的鼓舞下,闫淑青一边认真地完成着学业,一边耐心地等待医院的通知。
不久后,医生告诉她,有一位来自济宁的21岁男孩儿愿意把肾脏捐出来。
顷刻间,一家人突然有了盼头,所有人为之而努力,期待着闫淑青出院的那一天。
然而,压垮这家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悄然降临。
临终前捐肾救姐姐
2013年3月13日晚上,15岁的闫森正在家里复习功课。
彼时的他再有3个月将要面临中考,由于升学的压力,导致他经常复习到凌晨两三点才睡。
刚开始,闫森感觉到一股轻微的头痛感,他原以为是用脑过度引起的头痛,就没有过多理会。
直到凌晨1点时,头痛感异常强烈,闫森终于忍不住给父亲打去电话。
话还没有说完,他一头栽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闫玉房突感恐惧连忙骑车回家,看到的却是儿子倒地的场景,他来不及多想就把儿子送往了医院。
鉴于两年前的病症,医院很快就给出了诊断结果,闫森是因为旧疾复发导致的脑出血,情况非常危急,随时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闫玉房的妻子得知这个坏消息后,当场就晕了过去。闫玉房强忍着悲痛把妻子安置好后,一个人站在医院的走廊上。
闫玉房拿着闫森的照片
不幸的消息犹如重磅炸弹朝他炸来,那个来自济宁的男孩儿连夜出院了,院方不管怎么联系都联系不上。
就在这时,闫森苏醒了。因脑出血昏迷不醒的他意识逐渐恢复,他吃力地握住爸爸的手。
微弱的声音缓缓传来:“爸爸,肾,给姐姐……让她替我,好好活……”
闫玉房听完后鼻子一阵酸涩,不知该说些什么,他理解儿子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在闫淑青刚确诊尿毒症时,他曾带着闫森去做了一次配型,结果显示姐弟俩的配型完全吻合。
在得知有合适肾源的时候,夫妻俩还为用不着闫延清的肾脏而感到庆幸,却没想到一个个打击居然在最困难的时候接踵而至。
闫森清醒没多久就再度昏迷过去,然而,这一次清醒却是他看见父亲的最后一面。
闫森被推往手术室
3月14日晚上,闫森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依旧没有露出好转的迹象,抢救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医生们给他进行了脑部手术。
凌晨两点钟,闫森的心脏停止跳动,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人世。
将肾脏捐给姐姐,是闫森生前最后的心愿。
早在姐姐住院时,闫森就签下了捐献承诺书,自愿捐出两个肾脏、两个眼角膜和肝脏、其中一个肾脏被他指定捐给姐姐闫淑青。
医生们向闫森鞠躬
当天晚上,闫森的肾脏被取出,送到了闫淑青所在的医院内。
几个小时后,姐弟俩的血脉再度融合,闫森将以另一种形式保护着姐姐。
得知儿子已经离世的闫妈妈悲痛欲绝,她怕影响到女儿的情绪,急忙走到医院的消防通道处。
泪水犹如止不住的江水一般涌出,肩膀随着低低的抽泣声不停颤抖。
闫玉房此刻耷拉着脑袋,让人无法看清他的表情,闫玉房的弟弟闻声而来,沉默不语。
闫妈妈到消防通道内痛哭
此时,无声胜有声。身为父母的他们只能在简单发泄过后,将这股悲痛咽下。
闫淑青的脾性他们是知道的,她和闫森的感情很是深厚,一旦她得知弟弟去世的消息,那她可能会因此造成精神崩溃。
此刻,他们都站在统一阵线,不约而同地瞒下此事,生怕刺激到这个“重获新生”的小姑娘。
闫玉房第二天一大早便带着儿子的遗体回了老家,将他安葬在祖宅的后山上。
而闫妈妈像往常一样假装无事发生,但她的思绪会不时地飘向远方,好在这些异常并未被闫淑青察觉。
手术后的闫淑青病情恢复良好,脸上抑制不住喜悦,此时的她依旧不知肾脏的捐献者是闫森。
在经历过生命重生的坎坷后,才能重新领悟到那些曾经被她忽略过的美好。
她听着窗外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从没感到过世界竟如此美好。
反观,闫妈妈满脸苦涩的站在女儿旁边,不敢将残酷的事实全盘托出,还得想方设法的编造着关于儿子的谎言。
无法抑制住悲伤的她,蹲在楼道里偷偷地哭泣,看着儿子的照片,心里如同刀割一般难受。
白发人送黑发人,人世间最悲痛的事情莫过于此。
当她平复好心情回到病房,听到女儿问自己:“妈妈,弟弟这几天怎么没来看我?”
差点就要崩溃的闫妈妈,将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告诉女儿,闫森马上快要中考了,现在在忙着复习功课。
闫淑青一想也是,弟弟曾说过自己要考上聊城的重点高中,对此没有感到任何的怀疑,反而还经常询问医生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她想赶紧回到家里,让弟弟看看康复的自己,好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医院内的医生自主为闫淑青捐款
虽然大家极力在隐瞒闫淑青,但他们心里清楚,这件事情早晚都会被她发现的。
就在大家犹豫到底该什么时候说出实情时,闫玉房直接找到了女儿的主治医生。
医生告诉闫玉房,现在时机还未成熟,需要等闫淑青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了,再做决定。
就这样,闫淑青在家人的半哄半骗之下,身体逐渐康复起来,再过几天就要到出院的时间了。
悲愤欲绝,无法接受现实
闫玉房与妻子和家里人商量过后,觉得时机已到,差不多是时候把真相告诉女儿了。
毫不知情的闫淑青还四处寻找着弟弟的身影,按理来说她要出院了,弟弟再忙也会过来看自己,怎么都这个时候了还不见他踪影呢?
闫淑青的叔叔
闫淑青的叔叔先走到她床前,为接下来这个残酷的事实做好铺垫。
“青青,你都已经这么久没见到弟弟了,想不想他?”
“想啊!我可太想他了,他今天怎么没来呢?”
听到这话的闫玉房夫妻二人不由得鼻头一酸,转过身去,竭力克制住自己的难过。
“那你有没有想过弟弟不来,会不会是出了什么事情呢?
闫淑青先是一愣,她不太理解叔叔说的是什么意思。
闫玉房强忍着泪水把延清离世了的消息缓缓道出。
她只感觉脑袋里“轰隆”一声,听不清他们在说些什么,随后她看到众人的神情严肃,不像是在骗她的。
闫淑青的情绪瞬间崩溃,她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事实,大声地哭喊着弟弟的名字。
她握紧双拳不停地捶打在双腿上,依旧不愿相信那个天天跟在她屁股后,喊着“姐姐”的小跟屁虫就此离去。
突然她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哭得更加撕心裂肺了,自己体内的肾脏可能是弟弟的。
随后,她的意识开始涣散,直挺挺地躺在病床上,任由父亲用毛巾擦去自己的眼泪。
脑海中,浮现出弟弟和自己相处过的温馨画面,不管怎样,她还是无法接受延清已经离开了的事实。
闫妈妈抱住女儿,安慰她要向前看。现在他们已经经历过丧子之痛,不能再接受任何打击了。
“青青,你体内有弟弟的肾脏,就相当于你和弟弟都留在我们身边,为了弟弟你要好好活儿。”
闫玉房向女儿转达了弟弟的遗言后,她突然幡然醒悟,不再想着寻死觅活。
两个小时后,她逐渐冷静下来,虽没有像刚噩耗那般痛苦,可眼中的忧愁仍无法消散。
现在,父母没有了儿子,而她没有了弟弟,如果她再出现点什么意外,这个家真的就走向支离破碎了。
恍惚之间,她想起了弟弟曾对自己说,他希望以后能考上浙大,在那儿读书。
闫淑青下定决心,待自己出院后一定要找个机会,和弟弟“一起”走遍浙大的每一个角落。
弟弟虽不在人世,可他却以另一种方式陪伴在姐姐身边。他当初捐献出去的肾脏、眼角膜和肝脏等器官,一共救活了五位病重患者,这五个人的身体内都拥有着闫森的身体器官。
而闫森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人体器官捐献是拯救垂危生命、点亮他人重生希望的高尚行为,同时也是服务医学研究、推动医学事业发展的无私奉献。
通过器官捐献,让生命得以延续,让生命的价值得到升华,器官捐献不仅是对一个逝去生命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另一个生命的莫大帮助。
难过的是,人死不能复生,希望闫玉房一家能早日重拾希望,勇敢努力的活下去。
与其让自身拥有更多的遗憾,不如把精力关注在家人的身上,这样才不会在有生之年留下更多的遗憾。
闫淑青在经过失去弟弟的悲痛之后,相信她会勇敢振作起来,好好照顾悲痛欲绝的父母,牢记弟弟对她的恩情。
人生是短暂的,就如白驹过隙一般,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多陪陪父母和家人,不让自己留下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