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有这样一个小姑娘,因为父母重男轻女,刚出生没多久,她就被送给了别人。
16年后,正当姑娘安安稳稳地上学时,亲弟弟却需要人捐献骨髓,于是亲生父母找上门来,一系列的无理取闹和令人心寒的操作后,本来同意捐献骨髓的姑娘拒绝了这一要求,当众人都在劝她的时候,她依然勇敢地说了“不”!
这个小姑娘叫张丽娜,她的亲生母亲叫陈玲,养父叫张建宏,这场“伦理道德大战”就围绕着他们展开。
1996年,江苏省淮安市的一个小村子,陈玲和丈夫刚从医院里出来,他们家即将迎来第二个小生命。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所以这胎,他们满心期待能是个儿子。
要说起陈玲和丈夫,他们还有一段故事。陈玲的丈夫家里非常穷,在淮安周边的一个更加偏僻的小村子。
而陈玲家庭条件还算优渥,而且家中只有她这一个孩子,所以丈夫倒插门到了陈玲家里。
两口子结婚后,一直住在妻子娘家,陈玲的丈夫有些羸弱,没什么脾气,为人老实憨厚。平常在家不是被妻子数落,就是被丈母娘看不起,很没有地位。这个家一直是陈玲的母亲说了算,而且陈玲夫妻俩的孩子,也是跟陈玲姓的。
眼看着陈玲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陈玲的母亲到处烧香拜佛,祈求神灵能赐给他们家一个儿子,还四处打听灵丹妙药给女儿喝。
老家还有“酸儿辣女”的说法,于是,老俩口不管女儿的实际身体,一直给她喝各种酸的汤水。但是,老天似乎总不愿遂人意,1996年末,经过十月怀胎,陈玲在医院里生下了一个女孩儿。
产房外面,当陈玲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瞬间黑了脸,转身就去看女儿了,连外孙女长什么样子都没看一下。
陈玲的父亲也很是不悦,老俩口觉得是陈玲丈夫没本事,当时就在医院对女婿破口大骂,说夫妻俩不争气。后来,还没等陈玲出月子,就一直催促着他们再要一个孩子。
陈玲的父母找来倒插门女婿,贴人贴钱贴物的,就是为了能给老陈家添个儿子,继承香火。可是,他们已经结婚两年多了,第一个孩子是女孩,这又来一个女孩,让他们非常的不满。
在陈玲家那边,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严重,特别是在老一辈的人眼里。谁家要是没有个儿子,先不说自家能不能延续香火,出门在外面都抬不起头,村里人也都会明里暗里地嘲笑你。
所以,就连陈玲自己,看着这个还在襁褓的女儿,也高兴不起来。封建思想真的是毒害人心啊!而陈玲的丈夫,就更不用说了,他自己没什么本事,过的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也希望靠这个儿子长长脸面,这下可好,更被人看不起了。
正是因为全家人都不喜欢这个女儿,所以,孩子已经两个月了,还没有下户口,也没有人说给她起名字,全家人提起她的时候,就一直是“她”。
陈玲的父母在饭桌上,直接对女儿女婿说道:“你们也知道咱们这的人都是重男轻女,谁家没有个儿子啊,偏偏你们又生个女儿,就是个赔钱货,你们要是不生个男孩,以后看你们怎么做人,人家讲我们又没有儿子又没有孙子,让我们怎么做人?”
这话让人听了还真是不好受,要知道,现在许多老人不都是女儿在照顾吗?
老俩口的话深深刺痛了陈玲和丈夫,马上就是春节了,家里迎来了一些串门的亲戚。这天,陈玲的姑姑来到家里,直言不讳地说道:“要不把孩子送人吧,这样也好再养一个儿子。”
陈玲和丈夫听完还有些犹豫,毕竟是他们的骨肉啊,可是,陈玲的妈妈一听这话,心里乐开了花,之前她也有这个意思,但碍于女儿女婿,就没说,毕竟家里也不是养不起。现在有人替她把心声说出来,她就赶紧附和,几乎是以命令的态度,决定把这女孩送出去。
陈玲的丈夫有些不情愿,不过他没什么话语权。而陈玲在妈妈的“洗脑”下,也觉得还是送出去好!
做了这个决定,陈玲父母生怕有变化似的,赶紧托人找“下家”。就用了两天的时间,通过亲戚介绍,他们找到了常熟的一户人家。男主人就是孩子以后的养父——张建宏。
张建宏当时三十多岁,家虽在农村,但条件也还可以,但有一点不如意的就是,他和妻子先后有过三个孩子,但都病死了。所以,他们才决定领养一个孩子,无关乎男女。当张建宏听到有人家找人领养孩子的事情时,立即找来一辆车,从常熟连夜开到淮安。
张建宏看到这个孩子之后,非常的欢喜。脸上兴奋的神色丝毫掩盖不住。而陈玲,则是没有留恋地把孩子交到了张建宏手中。
此时女孩才出生三个多月,当张建宏得知孩子还没有取名字的时候,便自己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张丽娜。
张建宏和陈家人约定,此后无论如何都不会揭穿孩子的身世,两家永不往来。之后,张建宏给孩子办妥了相关手续,上好户口,从此把丽娜当亲生女儿般对待。
但是,张建宏的妻子其实并不支持丈夫领养孩子,她还是想自己再生一个。可是张建宏经过前三个孩子夭折的经历,已经伤透了心。夫妻俩在这一点上产生了分歧,在领养丽娜不久后,他们便离婚了。以后的日子便是由张建宏和张丽娜父女俩一起走下去。
张建宏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丽娜,在她身上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的。给她买新衣服,买进口奶粉。别家孩子有的,自己女儿也要有。
有时候,张建宏因为工作原因去外地出差,也会带着丽娜一起,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的委屈。周围的朋友和亲戚劝他再娶个媳妇,毕竟还年轻。可是张建宏害怕丽娜受委屈,不肯再结婚。他觉得,有一个女儿就已经很足够了,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地长大,就别无它求了。
而丽娜从小也很是聪明,虽然父亲从不对她的成绩有所要求,但她的学习还是很好,在学校也很受老师的喜欢,乖巧可爱,性格活泼。她曾经问爸爸,妈妈去哪儿了,张建宏只说因为夫妻感情不合,妈妈离开了。
张丽娜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眼看着小女孩长成个大姑娘了。这期间,陈玲家倒是来看过孩子一次,不过是在张建宏刚抱走孩子没多久的时候,在张家周围偷偷观察了一下,看着女儿被照顾得很好,就离开了,此后再也没来过。
当然,或许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在1998年,也就是丽娜被送走不到两年的时间,陈玲生下了第三胎。这次,所有人都如愿以偿了,是个男孩。
产房外,与前一次不同,当全家人听到“母子平安”的时候,大家都喜笑颜开。这个孩子被取名叫陈阳,他们指望着这个孩子为陈家延续香火。
陈玲和儿子陈阳
陈家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小生命诞生所带来的喜悦中,对于这个男孩,他们都倾注了全家人的心血。陈玲的父母、陈玲和丈夫,大家都对孩子百般呵护,百依百顺,很是宠爱。
不过,陈阳从小的身体就不太好,经常感冒发烧,可没少让陈家人操心。但即便这样,他们也乐在其中。
丽娜和陈阳沿着各自的轨迹成长着,虽然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姐弟,但是,在丽娜被家人送走后,他们就应该像两条平行线一样,永无交集了。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破了这个平衡,打搅了两家人的生活。
2012年的一天,陈阳在学校上课的时候突然晕倒。紧接着就被查出患有类似于白血病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这个病的死亡率很高,眼下只能靠药物治疗延缓病程进展,要想根治只有做骨髓移植手术这一种办法。
陈阳患病后变胖许多
然而,做骨髓配型是非常难的,即便是家人也不一定能成功,而依靠中华骨髓库又一直没有结果。果然,大女儿和儿子配型不符。这下子,心急如焚的陈家人想起了16年前被送走的女儿,这是他们救儿子的唯一希望了。
踌躇之后,陈玲和丈夫决定揭开那个保守了16年的秘密,到常熟去找那个多年未见的女儿。
当他们来到张建宏的家里时,张丽娜还在学校上学。他们向张建宏说明来意之后,夫妻俩跪在了张建宏面前,请求他同意女儿帮帮自己。
善良的张建宏听完陈玲的哭诉,想到自己曾经的孩子都是病死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他们对女儿薄情,但是陈阳这个孩子是无辜的啊。于是,张建宏便同意了,但前提是不能暴露孩子的真实身份,还有就是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愿。
张建宏
随后,张建宏把这件事告诉了张丽娜,善良的张丽娜表示愿意帮助别人,此时的丽娜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她以为需要帮助的是一个陌生人弟弟。于是,他们便去医院做了配对鉴定,经检测,与陈阳配型成功。但是,为了女儿考虑,张建宏提出了三个要求。
首先是再等几个月,等丽娜中考后进行手术。然后是陈家需拿出50万元交给第三方机构保管,作为丽娜的疗养费,当然,如果三年后,丽娜身体没问题,钱会退给他们。最后是手术要在苏州做。一是苏州的医疗条件更好一些,二是张建宏的生意在苏州,方便照顾女儿。
听到这些,陈玲不干了,她不愿意拿钱出来,觉得这是张建宏在难为自己,何况苏州的医疗费用高,他们经济上承受不来。于是,双方便陷入僵持之中。
本来这事情还有商量的余地。没想到,接下来的一系列骚操作,让张建宏和张丽娜直接拒绝了他们。
陈阳
陈玲竟然给张建宏所在的村委会写了一封公开信,痛骂张建宏认钱不认人,自私虚伪,还在信中公开了丽娜的身份,想要通过舆论和打官司要回张丽娜的抚养权。
这简直是太没有下限了,当初张建宏领养女儿可是走了正经法律程序的,如今,为了救儿子,又想要回女儿,实在是令人不齿。张建宏对此非常生气,直接关上家里的大门,不愿见他们。幸好丽娜住在学校,这件事她不知道。
但是不久后,丽娜还是知道了。陈玲见张建宏不理会她,竟然多方打听跑到丽娜的学校。丽娜放学那天,陈玲蹲在学校门口等着,见到丽娜之后便扑上去,疯子一样地说:“丽娜,我是你亲妈呀,走,跟我去救你弟弟。”
这可把丽娜整蒙了,两个人拉扯着,惊动了学校的保安,他们被带到了公安局。张建宏出现在警察局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对陈玲一家的怒气,然后把女儿带走了。
回家路上,张建宏告诉了丽娜真相,父女俩都陷入沉默中。看着泪流不止的女儿,张建宏心疼极了。张建宏心中百感交集,安慰道:“娜娜,爹不是故意要骗你,我把你当亲生女儿。对于他们的事情,爸爸尊重你的决定。”
张丽娜双眼通红地看着父亲,斩钉截铁地说:“我拒绝!”父女俩达成一致,张建宏特地给陈玲打了电话,让她们以后不要再来骚扰。
走投无路的陈玲气急败坏,竟然在大街上贴起了像小广告一样的传单。传单上把张家父女俩写得卑劣不堪。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娜娜的同学也知道了,偷偷在背后议论,这让娜娜非常伤心。
村民正在看陈玲贴的传单
不仅如此,陈玲还找来了媒体,对着摄像机控诉他们,说他们没心肝。这可让张家父女气愤不已,而且,丽娜马上就要中考了,这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和生活。
公道自在人心,大家都不是傻子。虽然陈玲抢占了舆论的先机,但却控制不住媒体继续刨根问底,当大家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都一边倒地支持丽娜的决定。
周围的人也不再假惺惺地戴着老好人的面具劝她救弟弟了。就如同那句话,事情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知道真正的痛。
最后,娜娜还是拒绝了陈家,与父亲好好地过着自己的日子,她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至于陈阳,听说最后找到了配型,不过,从始至终,丽娜并不关心这件事,对于她来说,他们虽然和自己有血缘关系,但就是普通的陌生人。
多年前,为了生儿子,把女儿送给别人。多年后,为了救儿子,想把女儿要回来。这样的父母,你们怎么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