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猪圈里有一位瘫痪的老人正在抽泣,他身边并没有所谓的亲朋好友,围在他身边的只有一群媒体记者。
杨大爷
就在老人正伤心时,人群中有一位姓贺的男子突然开口道:“你们发现这猪圈旁边的两层小楼了吗?杨大爷的女儿杨女士就住在那里。”
原来这位瘫痪在猪圈的老大爷姓杨,而且杨大爷并不是无依无靠,他之所以住在猪圈里,全是他女儿杨女士所安排的。
75岁大爷住在废弃猪圈,独生女却住在2层小洋楼
杨大爷住在这个破旧的猪圈里已经有一年多了,这个猪圈非常简陋,狭小的空间内只有一张由几块残缺木板搭建起来的床,而且墙上还有一条诺大的裂缝,所以猪圈里的环境长期都是冬冷夏热。
冬天的时候,如果遇到下雨天,雨水会顺着裂缝漏进猪圈内,只有一床破棉被的杨大爷,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在猪圈里冷的瑟瑟发抖。
反之到了夏天,炎热的天气会使得本就环境脏乱的猪圈里产出很多蚊虫,而且恶劣的环境也会使得猪圈内部弥漫着一股熏人的臭味。
这样的环境别说是人了,就算是一些健康的猪都无法在里面长久地生存。
所以这样的事情被路过的贺先生看到后,第一时间反应到了当地的媒体。
贺先生的老家在杨大爷所处村子的邻村,据贺先生了解后透露,杨大爷在年轻时是一位军人,他一直都向往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不求荣华富贵,只愿衣食无忧。
所以杨大爷退伍后就一直在务农,每天种地打粮、放鸡喂猪成为了生活常态。杨大爷不比很多老一辈家庭的儿孙满堂,他一生之中只有一个女儿,或许是因为孩子少的缘故,杨大爷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
众所周知,那个年代喂养孩子的模式几乎都是“不饿就行”,但杨大爷却一直将女儿当作掌中宝一般,即使自己在生活中过的再苦再累,他也不会让女儿受一点委屈和苦头。
平淡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了自己老伴去世之后,杨大爷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天不如一天,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视野模糊的症状,直到前几年,杨大爷的下肢突然失去了知觉,完全丧失了行走能力。
起初的时候还好,因为杨大爷并不是孤家寡人,他还有他的老伴可以陪着他、照顾他。可是在杨大爷瘫痪后没过多久,他的老伴便去世了,那时候的杨大爷,只剩下了女儿这一个亲人。
女儿父亲安排到猪圈,自己住在2层小楼。
世人皆知,“百善孝为先”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失去老伴后的杨大爷选择投靠自己的女儿,但是事情的发展却不像杨大爷心中所想那样美好。
据贺先生了解到,杨大爷的女儿杨女士将自己的父亲安排到了这个破旧不堪的猪圈,自己却一直住在不远处的2层小楼。
杨先生女儿2层小楼
不过这并不是最让人气愤的,最让人气愤的是杨女士所居住的小楼还有着很多的空房间,常年都没有人居住,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女士却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父亲安排到了猪圈居住。
就在媒体记者们了解完杨大爷大致的情况后,时间已经到了下午4点,此时杨大爷突然向众人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请求:“可以让我吃顿肉吗?我已经一天没吃饭了,上一次吃肉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我死之前还能再吃顿肉就好了。”
对于杨大爷的心愿,在场人员的心里大都感到很不是滋味,但贺先生却不同,贺先生对此感到十分诧异。
杨大爷
其实早在媒体记者们来这里之前,贺先生就曾试图处理过杨大爷的问题,他当时找到了杨女士,给了她200元让她给自己的父亲杨大爷买点肉吃,以此来改善下伙食。
而今天贺先生却突然听到杨大爷说自己好久都没吃过肉了,那自己之前给杨女士买肉的钱又去哪里了呢?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很大可能是杨女士私吞了这笔钱,所以才没有给杨大爷买肉吃。
推断出这样的情况后,贺先生直接找到了杨女士,当面对质这件事情,然而杨女士的回答却使得贺先生越发生气。
杨女士面对贺先生的质问,坦然地说:“这两天又是大雨又是烈阳,根本没有卖肉的,我上哪去买肉啊。”
杨大爷女儿
其实众人对于杨女士的回答早就有了答案,毕竟一个让自己父亲住猪圈,甚至父亲想吃点肉还需要外人来出钱的人,她心里的“孝”本就已经微乎其微了。
贺先生深知这样一个心中没有孝心的人,她内心的道德底线是不存在的。所以贺先生并没有再继续和杨女士进行争执,他独自到镇上为杨大爷买了一份带肉的炒菜,还是加大份的肉,以此来满足杨大爷想吃肉的愿望。
杨大爷因为长时间没有进食,连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了,所以这顿有肉的晚餐还是好心的贺先生慢慢喂杨大爷吃的。
之后杨大爷还感慨这是自己这一年里吃得最好的一顿饭,并且再度开始向周围的人们诉苦,声称自己这一年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有时候想着自己的晚年如此凄惨,就忍不住流泪。
当时杨女士就在周围的人群中,她听到自己的父亲这样哭诉现在的生活,她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在指责自己。
于是杨女士反驳道:“我也是生活所迫,你别这样让别人以为我一直在虐待你,相比于外面的流浪汉,你还有饭可以吃,甚至还有住的地方。”
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杨女士所说的话没有说服力,这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她仅有9岁的女儿。
相比杨女士的“冷漠”,她的女儿时不时还会来探望自己的外公,经常在一些生活小事上帮助自己的外公,给自己的外公拿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用品。
反观杨女士的所作所为就显得有些讽刺了,她不仅有空房间不给自己的父亲住,甚至连肉都不给自己的父亲吃。
贺先生忍受不了杨女士的“狡辩”,第二天他找到了当地的村委会,在贺先生的带领下,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杨女士所居住的2层小楼。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劝说着杨女士,可是杨女士却一直都不肯松口,同时还一直强调自己有苦衷,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属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就在工作人员以道德和法律来指责她时,杨女士却突然惊慌道:“他大小便这么臭,住这里根本不行。”之后杨女士还反复强调自己的父亲脑子反应慢,很容易惹事,经常让自己来给他“擦屁股”。
眼看杨女士一直不肯松口,工作人员又来到了杨大爷所在的猪圈,询问杨大爷是否愿意在众人的安排下搬到养老院去居住。
杨大爷对于这样的建议当然是“举双手赞成”,因为工作人员表明了养老院费用他们会来想办法解决,只需要杨大爷本人同意搬到养老院即可。
杨女士制止将父亲搬到养老院
可就在这时,让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杨女士突然站出来制止了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案。同时她还对着众人激动道:“他是我的父亲,我不会让他去养老院受苦!”
杨女士的行为以及言语让众人觉得极为矛盾,就在众人决定不管 杨女士的这种“胡闹行为”时,她突然将自己的难言之隐说了出来。
杨女士称自己嫁到婆家之后就一直被看不起,自己本就没有背景,再加上瘫痪的父亲突然前来投靠自己,这让得自己在婆家更加没有颜面。
父亲能够留在自己身边是自己哭求了婆家好久才应允的,至于自己没有让父亲住家里的空房间,完全是因为婆家人不同意,因为他们嫌弃父亲身上臭,毛病多。
后来杨女士边哭边讲述着自己这么多年来所受到的委屈,同时她还讲出了真正不让父亲去养老院的原因。
杨女士认为杨大爷如果去养老院的话,自己身为女儿,在法律上肯定是有义务要出钱的,可自己身上本就没钱,钱都由婆家人管着,到时候不仅给自己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还会让婆家人更加嫌弃自己。
杨女士认为自己的父亲能够跟在自己身边吃上一口饭就已经是万幸了,她觉得自己虽说没让父亲过上很好的生活,但至少没让他饿死,让他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还能够吃上一口饭,已经算是自己尽上的最大孝心了。
工作人员听完杨女士的诉苦后,出于多方面考虑,没有与杨女士争辩什么,他们只是明确的告诉杨女士,不用她承担杨大爷居住在养老院期间的所有费用。
杨女士仿佛得到了“定心丸”,她没有再继续阻止工作人员们的行为。计划落定后,天色也已然不早,工作人员们相继离开了猪圈,贺先生临走之前仿佛看出了杨女士的“担忧”,他向杨女士坚定的表示不会让杨大爷再受到什么困难。
第二天,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杨大爷被送到了养老院,养老院内的护理员不仅给杨大爷洗干净了充满污垢的身躯,还给杨大爷换上了一件干净崭新的衣服。
而除此之外,最值得庆幸的是杨大爷再也不用住猪圈了,他能够居住在一个正常人居住的房间里,同时一日三餐的伙食都有了保障。
一切都已尘埃落定,杨女士不用再因为杨大爷的事情每天过的提心吊胆,杨大爷也不用再饱受折磨,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通过这件事能够看出,孝心的体现并不是具不具备相应的能力,而是能否拿出坚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