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6日,成都“魔力杯”马甲线大赛落下帷幕。一位62岁的大爷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他的妻子是一名辣妈,接近50岁的她与女儿合照,一度被误以为是姐妹。
这位“大爷版的彭于晏”,有着一身强壮的腱子肉,体脂率达到了国家运动员的标准。
要不是这白花花的胡须,很难相信他已经60多岁了。
这位大爷叫做徐智林,如今已经67岁的他不同于其他健身人员,他到中年才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在24年坚持健身的过程当中,他还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更让人有点意外的是,20多年前,大爷体重曾高达88公斤,甚至患有“三高”以及痛风。
为何40岁刚刚出头,一些老年疾病就找上了徐智林呢,他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透支身体,换来物质条件
1955年出生在成都的徐智林,像许多平凡的普通人一样,有着正常的生活轨迹。
在成都上完小学和中学的他,在当时那个年代,也算得上是一位知识分子。
国家正值特殊时期,徐智林也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前往偏远地区,插队做一名知青。
离开了成都之后,徐智林就到了剑阁县白龙区,开始进行劳作。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十分规律,早上6点起床,晚上7点才能收工。
虽然脱离了家庭的照顾,需要为自己的生计发愁,但自力更生的徐智林,并没有怨天尤人。
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的徐智林,到手只有不到一毛钱,只能满足日常的吃食。
后来,插队的生活结束,徐智林随着大批知青们一起,返回了成都。
不过他并没有像其他知青一样,着急忙慌地想要谋求一份铁饭碗,尽快找到一份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拉开序幕,高考政策也重新回到了历史舞台上。
回到成都之后,徐智林选择继续上学读书,从小就学习成绩优异的他,考入了四川大学。
有着四川大学的学历,徐智林在毕业以后就在成都的一家大公司工作。
和当今许许多多的上班族一样,他每天在家和公司之间来回,两点一线。
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慢慢吹到了西南地区,徐智林也下海经商。
徐智林每天都有着许许多多做不完的工作,即便是到了夜里一两点,他依然坐在书桌前。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让徐智林的身体慢慢地吃不消,一些小病也就随之而来。
年轻气盛的他不太在意自己身体出现的一些小状况,忙碌的工作生活也让他没有心思去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商已经有着数十年经验的徐智林,更是拿下了一个知名白酒品牌的代理权,成为了白酒公司的代理商。
事业有成的他,在交际应酬的过程当中,也免不了抽烟和喝酒。
经常是三五天就有一次应酬的徐智林,几乎透支了他的身体。
徐智林之前就没有注意过保养,不规律的生活更是让徐智林有时候一天只吃两顿饭甚至是一顿。
这也让徐智林逐渐养成了暴饮暴食的习惯,在饮食毫不忌口。
加上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成都人,他很喜欢吃烧烤、火锅之类的高热量和高油的食物。
工作闲暇的时候,徐智林会叫上自己的几个朋友,出去放松放松,喝喝小酒。
这样的生活状态也让徐智林沦为了中年油腻大叔中的一员,啤酒肚也愈发明显。
并未意识到事态严重性的他,觉得活在当下最为要紧,要及时行乐,所以更加随心所欲。
虽然不用再为了以后的物质条件发愁,但是徐智林却用了自己的健康作为代价。
这样随心随性的生活,一直到了徐智林43岁,他才下定决心进行改变。
此时已经处在亚健康状况的徐智林,上下楼梯都要气喘吁吁,免疫力下降的他也经常有着头疼脑热的小病。
一次在下雨天搭乘公交车的经历,让徐智林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准备下车的时候,徐智林以为自己可以跨到站台上,但是他的双脚却不听大脑使唤,直接跳进了水坑里。
徐智林也意识到,自己的大脑已经不能准确地指挥自己的身体了。
虽然这些病症并未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是持续的头晕,也让徐智林下定决心去医院进行详细的全身检查。
医院的诊断也显示,徐智林患有“三高”,若是不改变生活状态,情况将更加难以预计。
长年的抽烟和喝酒也让徐智林的肝脏功能产生了异常,甚至还患有痛风。
徐智林不得不遵从医嘱,重视医生的诊断结果,但起初他也并未想到要去健身。
稍稍有所收敛之后,一些因为不规律生活带来的后遗症确实有了改善。
但是病去如抽丝,几次陪着朋友外出的经历,让徐智林决定主动克服自己身体的一系列老年疾病。
43岁,88公斤,徐智林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一位肥胖人士了。
在节假日,他陪着朋友们一起到青藏高原东端的冰川旅行,下山的时候因为缆车停运,不得不徒步行走。
虽然不是在隆冬,但是温度依然比较低,徐智林的膝盖开始隐隐作痛。
整个下山的过程中,别人都极其轻松地欣赏着冰川的景色,只有徐智林一人隔三岔五地休息,显得很是狼狈。
几乎是连滚带爬才走完全程的徐智林,裤子都被他磨破了。
还有一次是在徐智林和几名朋友相约去爬青城山。
虽然之前已经有过相似的经历,但他还是决定再次挑战一下自己。
但没想到刚刚走几步,他的双腿又开始发酸,膝盖疼得不行,实在走不下去了。
无可奈何之下,徐智林只好选择了在山下的茶馆歇息,喝着茶等着自己的朋友们。
独自一人在茶馆歇息的他等到了晚上,朋友们才下山。
就在茶馆喝茶的那段时间,徐智林想清楚了,自己不能再逃避下去。
坚持健身
于是徐智林开始尝试健身,试图摆脱自己以前的生活状态。
他来到了成都市文化宫附近,选择了一家健身房并且办了年卡。
上个世纪90年代,健身行业也并不那么发达,健身房的设备也配置得不完善。
可即便如此,一张年卡也要两三百元,这在当时很不便宜。
而且当时的健身房,来健身的大多数是年轻人,周围人都对他投以异样的眼光。
健身房的人都不爱搭理他,认为这名肥胖的中年男子坚持不下来,
徐智林不懂什么健身方面的知识,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训练计划,健身房里也没有健身教练。
起初他就看着别人怎么练,就在相同的健身器材上,跟着做什么动作。
靠着自己的摸索,前几年徐智健身收到的成效极其缓慢。
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徐智林的体重才从88公斤减到了78公斤。
整个过程很是辛苦,徐智林也并没有因为不见成效就中途放弃。
减重10公斤,对他来说既是快乐的,又是痛苦的。
即便是到现在,在徐智林发布在抖音上的健身视频中,仍然有部分懂得健身知识的网友告诉徐智林,他的一些动作不标准。
并不追求速度,以及不纠结于一些动作的名字、复杂的理论,徐智林一头扎进去,自己摸索着路子,以这样的方式坚持了下来。
体重达到正常标准之后,徐智林就把健身当成自己的业余爱好。
对他来说,健身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天都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量。
此时,徐智林已经快50岁了。
身边有朋友问他,年过半百,还有必要像年轻人一样,练出一身腱子肉吗?
但徐智林已经明白,健身已经不仅仅是练出一身腱子肉那么简单。
自从他开始健身以后,徐智林深刻体会到,自己逐渐从亚健康的生活状态中脱离出来。
他想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以及追求更高层次的健康状态,这才是徐智林一直坚持的原因。
以前,徐智林几乎每天都出去和朋友们大吃一顿,回到家中还要吃一顿宵夜。
现在他的生活变得很是规律,晚上10点一定会上床睡觉,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练练书法,随后再健身一个小时。
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徐智林开始为自己制定起了训练计划,他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在每周,他都会进行4到5次的长跑,并且在每天进行不同身体部位的锻炼。
在饮食上,徐智林也是煞费苦心,开始钻研起了适合自己的健身餐。
以前那些高热量的油炸烧烤食品,几乎没有出现在徐智林的菜谱上了。
朋友邀请徐智林参加一些饭局,并不想扫朋友兴的徐智林若是去了,第二天就会加大运动量,把上一顿饭摄入的热量,变成相应的汗水。
在同龄人都准备安度晚年,在茶馆喝茶享受生活时,徐智林依然在健身房中折腾着。
经过科学的规划后,健身的成果也就开始慢慢凸显了。
以前的啤酒肚变成了结实的八块腹肌,体脂率明显下降,痛风和“三高”也消失得无影无终。
生活幸福
徐智林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在健身房锻炼的过程中,他认识了自己的爱人。
他的爱人和他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经常相约一起健身,也经常交谈双方的健身心得。
熟悉之后,二人都觉得对方很是符合自己对另一半的标准,也就渐渐日久生情。
妻子虽然比他小了13岁,但是年龄并没有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他们交流起来也没有代沟。
追求生活品质的徐智林,在与妻子相处的过程中中充满了仪式感。
大大小小的节日,徐智林都会送给妻子一些小礼物,很是喜欢旅行的夫妻俩足迹遍布了中外。
他们去德国经营过酒吧,在大理开过民宿,但是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坚持健身。
在巴厘岛的一次旅行,更是让夫妻俩坚定了以后的健身理念。
巴厘岛的健身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都是一些健身器材。
而且健身在这里也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当地的居民鼓励男女老少,都加入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中。
巴厘岛的居民们崇尚健身,一些健身器材也是由他们自己用岛上的资源打造出来的。
徐智林对此颇有感触,他认为现在中国人的一些观念是错误的,亟待改变。
年轻人就该拼了命地去挣钱,即便是身体出现了一些异常也毫不退缩。
辛苦了大半辈子之后,退休就可以躺平了,不用做任何事,每天就看看电视、玩玩手机。
徐智林觉得,大家在退休以后,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利用,可以用自己富余的时间,做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
如果把这些时间放在锻炼身体上,那么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把自己照顾好了,不但不会给孩子添麻烦,而且对整个社会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
在网络上爆红的徐智林,也分享了一些自己多年来的健身经验。
现在徐智林能一口气举起80公斤的杠铃,一次做一百多个俯卧撑。
虽然徐智林现在已经67岁了,但他会不时地在微博和抖音上发布一些视频,试图号召更多人加入到健身的活动之中。
他想要以他自己为模板,让广大的老年朋友们看到,即便是快到70岁了,也不用整天待在家中,或是泡在麻将馆里。
老年人的生活依然可以像年轻人一样,充满着活力,让人羡慕。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徐智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模式。
我们也很有必要为了自己的身体重新考虑,千万不要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