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张桂梅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她的事迹才逐渐地走入全国民众的视野。但真正让这位拥有全国荣誉教师称号的女子挂在热搜上,是因为她的一句话。
昔日令她自豪的学生,如今知恩图报,回到大山里看望张桂梅和学生们。她还想要拿出一些和丈夫的积蓄捐给学校,一方面想要对张桂梅的付出聊表谢意,另一方面也是为家乡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样的好心,与学生交谈一番之后,却被张桂梅严厉拒绝了,情急激动之下她甚至说出:“我用命供你走出大山,不是让你当全职太太的!”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一 大山育人二十载
张桂梅与爱人在1990年结婚,不幸的是婚后仅6年时间,丈夫就去世了,只留下她一个人。父母早已不在人世的她,面对剩下的慢慢余生,想到自己都要一个人度过,有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每天都无精打采、暗自神伤。
也许换一个环境生活,会有一些改变。抱着这样的想法,张桂梅申请调离了之前的教师岗位,转而来到了云南省西北部偏僻的大山里,一待就是二十几年。
来到山区以后,她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工作,以忘却心中的悲伤。这时候,一位山区的老乡改变了她的初衷。他带着自己瘦弱的孩子,找到张桂梅交学费,手里拿着一张又一张一元、一毛的钱。孩子的脸上怯怯懦懦的,老乡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只有这些钱,有了钱我还会送过来的!”
张桂梅被触动了。正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张桂梅看到了这里的孩子们对于受教育的渴望,也明白只有让他们读到书,才能看到世界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是辍学务农,一辈子都只看过大山里的景色。
突然之间,张桂梅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意识到她可以实现不同的人生价值。她决定拼尽全力帮助这里的孩子们读书、受教育,走出大山。后来,张桂梅主动申请调到条件最为艰苦的民中。不管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日,她都在给学生补课,以致于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奉献了所有的精力。
每一位学生,都视张桂梅为自己的母亲、姐姐。她的付出,孩子们都看在眼里。每个月的工资,大部分都花在家庭困难的学生身上,张桂梅细心地观察着孩子们的近况,有人没钱吃饭了、没钱交学费了,她都想办法替学生交上这份钱。
1997年,张桂梅被确诊患有子宫肌瘤。医生告诉她要尽快入院治疗接受手术,不然恐有生命危险。当时临近升学考试,她不顾自己的病情坚守在讲台上,不希望自己的原因影响了孩子们的未来。
二 、未生育却儿女成群
丈夫去世得早,张桂梅膝下无儿女,孑然一身。但在这世上,却有许多人视她为自己的母亲、亲人。她给了许多孤儿家人的温暖和爱护。2001年,张桂梅一边兼任教师,一边担任孤儿院的院长,日夜不分地照顾几十个孤儿们。
刚来到孤儿院的孩子们,不懂得照顾自己的卫生,经常随地大小便,头上身上都有虱子。和他们的沟通上也有语言障碍,孩子们根本听不懂张桂梅在说些什么。
但这些都没有让张桂梅放弃。她不厌其烦地教导孩子们,每一个孩子她都视如己出。送到孤儿院的一名弃婴才一岁出头,夜里总是啼哭不停,张桂梅就抱着他一起睡,时刻照看着他,俨然就是他的亲生母亲。
2005年,已经20多年没见过的姐姐病危,给张桂梅寄来了500元钱,希望她能赶回来见自己最后一面。碰巧这时一个学生生病住院,却没钱交住院费,张桂梅拿着500元钱替孩子交了住院费。最后是领导们听说了这件事为她捐款了一万多元,让她回家看望,让她去医院看病。
三 、成立公立免费女高
张桂梅在华坪,看到了许多因为学费放弃读书的学生。更多的,她看到了许多因为不开放的思想,不得不被剥夺受教育权利的女孩。当地许多乡亲,都觉得女孩子读太多书没什么用,最后还不是要嫁人,索性让她们初中毕业就回家了。
张桂梅对此感到痛心,在她的眼里女性与男性应当是平起平坐的,他们也拥有受教育的权利,也能运用自己的所学为社会创造价值。在张桂梅的不懈努力下,全国第一所公立免费女子高中成立。
该学校只招生女子,并且免去所有学费。她梦想着这些大山里的女孩都能飞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有一个自己的生存技能,为国家、社会的建设添一份自己的力量。
所以她才对这名想要捐款的女学生如此寒心。女生在毕业后,原本进入了一家上海的公司工作,结婚后不久她怀孕了,和丈夫辞去上海的工作回到了贵州。
女学生没有选择继续工作,打算安心的当一名全职太太,就是这时候,她回去看望了张桂梅。面对恩师的批评,女学生无地自容的同时,开始认真思考老师的话语。
“当时你家里那么困难,你吃了多少的苦才考上大学、毕业,把你供出来,不是让你去做全职太太的!”这番言论一出,立刻在网络上掀起惊涛骇浪。
许多人认为张桂梅言语之间对全职太太含有贬低之义,反驳说全职太太也是有自己的付出,每天也很辛苦。其实,张桂梅并不是要贬低全职太太。而是认为她的学生们,吃了许多苦才走出大山,每一个学有所成的背后都是难以形容的身心俱疲。
选择去当一名全职太太,围绕着自己的家庭体现自己的价值,俨然对不起她曾经吃过的苦和社会对她的奉献。后来,女学生也把恩师的话听进了心里,考取了特岗教师的资格证,打算重新回归社会。
张桂梅觉得每个学生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成果,要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清晰的方向,这是一种母亲对待自己孩子般的殷切盼望。
四 、结语
俗话说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在大山里面,没有丰富的物质生活,唯有让孩子们的精神先富裕起来,用书籍去摸索世界的大门,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走向。
张桂梅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她力求对得起党的信任、人民的信任。拖着久病缠身的身体,支撑起一个孤儿院、无数个孩子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