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95后女子18岁辍学打工,月入2000,梦想成为自由职业者


口述:曹好
我叫曹好,是一名95后宝妈,梦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2013年,我没考上好大学,父母就安排我去窗帘厂打工。
学历因此成为我永远的遗憾。
我跟随村友做一名打工妹,在两家窗帘厂先后工作3年。
2016年,我去一家童装店上班,这份工作我很喜欢。
可是,工作还不满一年,父母安排我相亲结婚。
我的人生进度很快,结婚生子,一气呵成。
婚后, 我不甘于生活的平淡,总想做自己的事业。
从坐月子开始,我就报名学习课程,想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
课程费以59元起步,我报的课程也杂七杂八,恨不得一口吃个胖子。
没有工作,不带孩子,还花钱买课。
我的这些行为遭到家人埋怨,他们极力劝说试图阻止我。
我坚持3年,终于找到自己的方向,以读书写作为主,追求自己的梦想。
如今我不光坚持自己的爱好,还能以此获得收入,生活步入正轨。
一个高中毕业的打工妹,梦想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这中间的路究竟有多远?

在湖北省汉川市的一个小村庄,走过来一高一矮两个小孩。
女孩总是护着男孩,形影不离。
女孩是我,男孩是我弟弟。
父母去广西南宁打工,我和弟弟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

(我的职业照)
都说90后是幸福的一代,然而我并没有感受到。
我出生在1995年,却有着跟许多80后相似的记忆。
童年里没有像样的玩具,没有可以吃过瘾的零食,更别提花花绿绿的漂亮裙子。
那时,我最盼望过年,也最害怕过年。
临近过年,我和弟弟就会等待一个特殊的日子,眼巴巴守着墙上的挂钟,听见指针滴答滴答划过的声音。
只要最短的时针划过12这个数字,父母的脚步声就会越来越近。
此时,父母正在跋山涉水往家里赶。
他们从南宁坐火车到武汉,再从武汉坐车到我们汉川,最后才能坐上摩托车,扬着尾气和尘土抵达村口。
他们拖着沉重的行李,脚步却越来越轻。
时隔一年,我和弟弟见到父母,却带着几分羞涩,总要预热一会才敢黏进他们怀里。
团聚的日子最多一个月,这个月将会容纳我一年的情绪波动,日历上的数字,倒数着我的喜怒哀乐。
父母走后,我的心也像被挖去一角,跟着父母走上火车,那一小块伤口要过好久才能愈合。
寒假后开学第一天,班里的同学都有父母护送,我看着十分羡慕。
他们的父母就像站在身边的大树,寒来暑往,为他们遮风避雨。
我的大树,却远在天边,让我没有任何安全感。
自卑,是我性格的底色。
童年里吃过的苦,我不会再让我未来的孩子吃一遍。
那时,我还是个黄毛丫头,却埋下如此沉重的心愿。

2013年,我18岁,走到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
我的高考分数不太理想,只能上一般的大学。
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觉得我上个末流的大学是白费钱,就不愿让我继续读。
我心里愧疚,但又觉得不甘。

(我的自拍照)
虽然说一纸文凭决定不了以后的人生,但是没有拥有终归是遗憾。
我对父母的选择抱有几分怨念。
他们希望我出门打工,就托村友的关系,安排我去浙江省绍兴市上班。
我就跟随村友来到一家窗帘加工厂做杂工。
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人生地不熟,每天胸口就像压着块石头,想家却又不知跟谁说。
半年后,工厂倒闭,我也被辞退。
因为我有在窗帘厂工作的经验,父母就安排去一位叔叔家的窗帘作坊工作。
小作坊共有十几个工人,叔叔加工的窗帘除了拿到线下市场卖,还会给一家线上淘宝店供货。
我每天就跟叔叔到门店卖货,跟他学习怎么和顾客攀谈,怎么讨价还价。
那时,我还不满20岁,每天面对的人群都是40岁左右的大叔大婶。
没有同龄人可以说话,我都快憋死了。
生活没有丝毫乐趣,我每天像个陀螺,在作坊里转几圈,再去门店转几圈,从清晨转到天黑。
年纪轻轻,大好青春,我不想变成一条咸鱼。
我得去找大海,在沉闷的生活中找出诗意。
忙碌之余,我就通过聊天平台交朋友,还加入读书群,跟好友们一起读书。
高中三年我没读过课外书,卖窗帘的两年时间,我把经典畅销书一口气读完40多本。
如果上学时有这劲头,保不齐能考上重点大学。
后来,我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多,叔叔的生意日益萧条,我又一次被辞退。
在父母眼里,托亲戚关系就是上一重保险,无奈这种保险也有期限,而且期限还很短。
我不想再靠父母,靠亲戚,我只想靠自己找工作。
那时我已经21岁,对未来一无所知。
都说20岁出头是最好的年纪,少一分青涩,多一分轻熟。
我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个年纪该有的自由,就早早走进婚姻这座围城。

2016年,我独自走在武汉市汉正街批发市场,心里很忐忑。
一个人求职,我生怕找不到工作,连回家都没面子。
路过几家门店,人家看我小,觉得没经验就不愿用我。
后来,有家童装店留下我,让我在门店做销售。
底薪2000元,包吃不包住,月休4天。
工作待遇一般,但是我感到很自豪,我感觉不依靠父母,也能混口饭吃。

(我的书桌)
老板和同事对我热情关照,我想一直干下去。
我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每天只关心卖多少件衣服,拿多少提成,其他很少关心。
对于我的未来,根本没有任何规划。
我虽然无忧无虑,父母早已帮我规划好。
21岁的姑娘,在农村正当婚配。
父母也为我安排相亲,此时,工作挣钱成为次要,婚姻才是头等大事。
2017年,我通过相亲认识老公,恋爱半年就结婚生子,这进度可谓干净利落。
坐月子时,看着身旁粉嘟嘟的娃娃,我顿时保护欲膨胀,想秒变超人妈妈,为孩子遮风挡雨。
跟着膨胀的还有我的求知欲,我想通过学习让自己变强大。
带娃之余,我就利用碎片时间搜索学习课程。
从59元的手账课,到上千元的写作课,我都收入囊中。
2017年到2019年,不知不觉我已报名学习十几门课程。
本来想学习一技之长,结果却发现越学越焦虑,整个人也更加迷茫。
就像很多同类人所说:“学得越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
我因为盲目报课,上交不少智商税,钱也没白花,通过大量的对比实践,我能有效筛选课程。
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他爹。
话糙理不糙。
摸索三年,直到2020年,我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写作。

(写字板上是我每天的计划)
我热爱写作,享受双手在键盘敲击的声音,让文字在屏幕上一行行冒出来。
2020年,为精进写作能力,我筛选出两个质量高的写作训练营,让读书和写作有效融合。
目标感也让我更加自律,戒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等。
现在,我能够掌控时间,每天清晰安排好任务,一分一秒都舍不得浪费。
由于沉迷工作无法自拔,我在照顾孩子上匀不出太多精力。
幸好有公婆陪我们住在一起,给我提供很多帮助。
但是,他们看我每天忙忙碌碌,又挣不到钱,就开始抱怨。
看到我对着电脑敲字,他们就开始叹气,甚至指责说:
“你做这些有什么用?又挣不到钱。”
在他们眼中,我不光对孩子不负责任,对家庭也不负责任。
作为一名合格的妻子或者儿媳,要么安心带娃,要么挣钱养家。
但是我不这么想,我想为家庭付出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一直坚信,只要我努力,我肯定可以实现我的愿望。
有时家人阻拦我,我也会焦虑和气馁。
多亏一位老师指点我,她让我专注眼前,不必在乎别人的看法。
当你快速奔跑的时候,就听不到耳边的闲言碎语,只能听到风吹的声音。
我庆幸自己没有放弃,熬过那段迷茫焦虑的日子,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我找到适合自己的赚钱方式。
我开通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专注分享个人成长干货,收获很多粉丝的关注。
我催促自己持续输出积累,前期的铺垫终于迎来转机,现在陆续有人跟我合作,我会获取相应的收益。
我凝神聚气,每天专注三件事:看书、写作、运营。

(我在写稿)
公婆看到我能赚钱,无异于看到石头开花。
他们虽不理解,但是已经愿意扭转之前的观念,对我不再做过多干涉。
从事新媒体写作之后,给我带来很大变化。
看待生活也更加从容,跟家人相处,不再像过去那样针锋相对,反而学会包容和共情。
关于父母没有让我上大学这件事,我一直心存芥蒂,现在已经释然。
他们能力有限,给过我一次机会,是我自己没有把握住。
抱怨不会改变任何结果,只有行动才能改变未来的结局。
阅读和写作这两件事让我受益良多,我交到了很多朋友,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也慢慢获得了家人们的认可,我特别开心。
作为一名知识博主,我用心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和干货。
未来的日子,我还会继续坚持做这件事。
我建立自己的读写打卡群,计划在未来一年帮助500多人养成读书写作的习惯,并且让更多的小伙伴学会高效输入和输出。
在读书中成长,在写作中变现。
除此之外,我还抽空学习剪辑视频,希望以直播的方式跟大家互动。
很多人面对镜头会恐惧,我反而很喜欢呈现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作为一名“社牛”,我愿意以真实的状态跟大家互动,消除距离感。
以前,我有过急功近利的想法,走过一些弯路。
后来经过老师点拨,终于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
最好的利我方式就是利他。
帮助大家成长进步,收获自然水到渠成。
福来者福往,爱出者爱返。
走到今天,我想感谢的人有很多。
首先,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是她给我能量和勇气,一直坚持到现在。
她就是我的榜样,不管生活扔给她什么样的牌,她都能接好,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充满力量。
其次,我还要感谢一路陪伴我的读者,是他们的鼓励和赞赏,让我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让我专注自己的目标,写出阅读量超10万的文章。
最后,我就要感谢我自己,虽然出身普通,却从未放弃寻找自己的光芒。
我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优渥的家庭背景,更没有传奇的创业故事。
作为一名普通的宝妈,我对世界有好奇心,我有强烈的表达欲和分享欲,虽然声音微小,我也要真诚表达,去跟相似的心灵碰撞。
我想成为我自己。
未来一天,靠读书写作实现经济独立。
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也拥有一份小事业。
生活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每一份付出都会有收获。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我相信:当为目标全力以赴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