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年宁夏女子收留一流浪汉,19年后生父上门认亲,养父:我舍不得


2020年5月20日,一群穿着制服的民警敲响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右旗一家装修得非常豪华的农村二层住宅的房门。
很快,一个看起来已经六十多岁的老人走了出来,半是伤心半是惊喜地把一行人请到了屋内。
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一个40来岁的男子,看见来人他也一动不动,神情略微有些呆滞。
看见男子的瞬间,一个黑色衣服的老人突然拨开挡在前面的人堆,冲到了男子面前。
他一把按住男子的脑袋,仔细地查看他后脑勺的伤疤,眼泪一下子就涌出了眼眶。

他又蹲下身,挽起男子的裤脚,查看他左腿上的疤痕。
黑衣老人站起身,紧紧地抱着男子的头,大哭出声,“是他,就是他,我认得这些记号。”
这个男子的神情也不再那么呆滞,他仿佛被老人的动作打动了一般,也伸手回抱了男子。
这些人到底是谁?黑衣老人和这个男子又是什么关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0岁智障青年火车站走丢
马吉明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的一个普通回民,他的父亲名叫马耀国。
马吉明是家中的长子,从小就深受父母的喜爱,性格也十分地调皮。

但大概在马吉明五六岁的时候,调皮的他把筷子含在嘴巴里玩,却不小心摔倒在地。
原本含在嘴巴中的筷子直接顺势捅穿了马吉明的脑袋,当时的情形十分让人心悸。
“筷子从脑袋后面出来那么一大截,直接把嗓子给戳坏了。”马吉明的母亲至今回忆起来,还是有些心有余悸。
虽然夫妻二人及时地把他送到了当地的医院中,但由于伤口太深,医疗水平也不太先进,所以马吉明只是勉强地保住了一条小命。
这次意外事故给马吉明带来了很大的后遗症,他的智力受到了严重的损伤,永远都停留在了五六岁的时候。

不仅如此,马吉明的声带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存在语言障碍,只能含含糊糊地说出一个字。
看着不再活泼的儿子,马耀国夫妻没有任何的嫌弃,只觉得满满的愧疚。
他们给马吉明办理了残疾证,尽心尽力地照顾他,希望他之后的人生都能快乐幸福。
马吉明的兄弟姐妹也非常心疼他的遭遇,时时陪伴在他的身边。
马耀国生性好强,他觉得儿子就算有残缺也不能自甘堕落,还是要尽可能地努力生活。
他花了很大的力气教导儿子重新开口说话,还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去田间地头干农活。

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十多年,2001年,马吉明年满二十岁,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
马吉明担心儿子目前的状况,没有姑娘愿意嫁进来。
为了锻炼儿子的自理能力,在马耀国的安排下,马吉明跟着表哥坐火车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来到了内蒙古的呼和浩特。
马耀国原本的计划是,让儿子跟着表哥一起去厂里打工,有他表哥的照应,马吉明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过年的时候,他再亲自去呼和浩特把儿子接回来,向全村人宣布儿子能够打工赚钱的好消息,然后让他们帮忙给他寻一门亲事。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刚一下火车,意外就发生了。
因为在呼和浩特站下火车的人很多,表哥一晃神的功夫,马吉明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闯了大祸的他内心十分着急,他一边在火车站寻找,一边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远在宁夏的姑姑姑父。
之后的两年中,表哥没敢回家,一边在呼和浩特打工,一边四处打探表弟马吉明的下落。
“吉明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走丢的,我一定会负责,一定会把他找回来。”马吉明的表哥一再跟家人们保证。
而接到儿子不见了的消息的马耀国也十分着急,立马坐着火车赶到了呼和浩特。

他在附近的警察局报了警,然后一个人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苦苦寻找了两个月。
但是,无论这些人怎么努力,马吉明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马吉明到底去了哪里呢?他之后的生活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他最终是否能够与家人重逢呢?
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傻儿子”
2002年4月初,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做生意的刘巧玲遇见了一个流浪的小伙子。
这个小伙子衣服破破烂烂的,上面还有很多的污迹和霉点。

“当时还是4月份,天气非常冷,但是他穿得很少,一直都被冻得瑟瑟发抖。”刘巧玲至今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这个小伙子白天在刘巧玲的门店附近转悠,晚上的时候就睡在不远处的一个没人管理的车棚里。
他饿了的时候就去附近饭店的垃圾堆里找吃的,但却从来不会开口向别人讨要。
刘巧玲心思细腻,小伙子在附近转悠了几天之后,她就发现这个流浪汉智商有问题。
此时,这个流浪汉手脚都被冻得红肿,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皲裂,耳朵也被冻坏了。

刘巧玲担心他再这样下去不是被饿死就是被活活冻死,于是就经常给他吃食。
几次之后,刘巧玲发现这个流浪汉智商大概只有5岁左右,不怎么说话,也仿佛听不懂她的话。
她多次向流浪汉询问他家人的下落和他老家的地址,但他却只会直愣愣地看着刘巧玲。
“当时看他可怜,也没有多想,就问他要不要跟我走,他没有说话,却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跟在我身后。”刘巧玲回忆着当初的情形还是觉得很心疼。
就这样,刘巧玲把这个四处流浪的青年送回了包头市土右旗的父母家,交由两个老人照顾。
刘巧玲的父亲名叫刘二奴,育有二子一女,刘巧玲是他的大女儿。

他的三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在不同的地方经营着自己的事业,所以也无法时时陪伴在老两口身边。
刘二奴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寂寞,但日子还算过得平静幸福。
他见到女儿领着一个智力残缺的流浪汉回来,刚开始内心还十分不满。
“身上脏兮兮的,头发上还有虱子,看起来非常邋遢”,虽然刘二奴语气中充满了嫌弃,但他还是给流浪汉洗了澡,换上了一身干净的新衣服。
因为这个小伙子没有办法说出自己的名字,于是,刘二奴就为他取名为“刘军民”。

之后,刘军民就留在了这个家里,由老两口精心照顾。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军民和刘二奴夫妻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刘二奴甚至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
“在我的心中,他就是我的小儿子,是我一手扒拉长大的儿子。”
在刘二奴夫妻俩的照顾下,刘军民重新开口说话,还喊夫妻俩为“大大”、“妈妈”。
渐渐地,村里所有人都知道刘二奴多了一个“傻儿子”。
虽然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村民笑话刘二奴吃饱了没事干,但刘二奴本人却乐哉其中。

刘军民智力上虽然有缺陷,但却非常听话。
在刘二奴的教导下,他学会了种地,学会了搬运东西,还学会了开拖拉机。
心思单纯的他把刘二奴夫妻看做自己的亲生父母,有时候还会跟他们撒娇,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
但有的时候,智力水平不高的刘二奴也会闯祸。
他有时候看见邻居家小孩子玩的玩具,觉得非常有意思,也会跑过去凑热闹。
但这些真正的小孩子跟刘军民没有太多共同话题,所以经常不让他加入。

多次被拒绝后,刘军民脾气上来了,和“小伙伴”大打出手。
结果显而易见,已经是成年人的刘军民轻易地制服了这群小孩子,吓得他们哇哇大哭,跑回去跟家长告状。
心疼孩子的家长又会跑过来跟刘二奴算账,让刘二奴颇为烦恼。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之后,刘二奴直接把刘军民带在身边,走哪带哪,不让他离开半步。
“他就像个娃娃一样,去买吃的丢下钱就走,都不知道要找零,只能时时带着。”看似抱怨的话却透露出了两人之间亲密的感情。

不仅刘二奴夫妻俩对刘军民很好,就连刘巧玲三姐弟也对他很好。
刘军民是刘巧玲捡回来的,对他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她的两个亲生弟弟也对刘军民很好,什么都想着他,就算在外做生意也会经常给他寄东西回来。
在刘家人的包容和关爱下,刘军民的生活过得非常自在,每天都是快快乐乐的。
19年后,亲生父子团聚
另一边的马家,马吉明的走丢已经成为了一家人的心病。

马耀国和妻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外出寻找马吉明的下落,每年还会去呼和浩特的派出所问问情况。
知道村里人即将去呼和浩特打工,马耀国就会打印出儿子的照片,乞求他们帮忙留意。
后来,马耀国把家里的土地卖了,隔三差五地就和妻子轮流出门找大儿子。
他把呼和浩特翻了个遍,可半点儿子的踪影也没有看见,于是就把寻找的范围扩大到了周边的几个城市。
马吉明的母亲为了找他落下了腿疾,天气变化的时候,她的双腿就会像针扎一样疼痛。
马耀国走丢的这些年,夫妻俩经常以泪洗面,日子过得十分不痛快。

看到窗外下雪,马吉明的母亲就会担心儿子在外缺衣少食,会在大雪天被冻病。
他们非常清楚马吉明的身体情况,难以抑制就会往坏处想。
他们坚信儿子一定还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着他们去把他接回家。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19年,即使耗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马耀国依旧没有放弃寻找儿子。
后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马耀国也在网上发布了儿子失踪的消息,请求网友的帮助。
2020年5月初,马耀国一家人在“宝贝回家”这个网站上注册了账号,把马吉明的消息发在了上面。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马耀国就接到了电话,告诉他们马吉明有消息了。
原来,刘二奴村上的一个干部看到了“宝贝回家”上的信息。
因为马吉明走丢的时候已经20岁,即使时隔多年外貌也不会发生特别大的变化。
所以他一下子就认出,马吉明就是刘二奴家的傻儿子刘军民。
刘二奴在2015年前后给他的“小儿子”刘军民上了户口,办了身份证,还申请了残疾证。
因为这件事情闹得很大,所以村干部至今还有印象。

于是,村干部联系上了警方,把这个消息转给了远在宁夏的马耀国一家。
2020年5月20日,马耀国在民警的陪伴下前往刘二奴家。
看见马耀国的第一眼,刘军民仿佛就认出了他,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让他检查。
之后,马耀国拿出当年拍摄的全家福,刘军民指着照片,喊着,“我妈,大姐……”
后来,民警又带着刘军民去跟马耀国做了亲子鉴定,数据显示,两人的确是父子关系。
找到亲生父母之后,马吉明告诉民警,他愿意跟着他们回家。

马耀国听到这话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而守在一边的刘二奴却哭了。
他完完全全把马吉明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为了马吉明,他拒绝了儿女们把他接到城里住的请求。
为了让一家三口在乡下住得舒心,刘二奴的三个儿女拿出了150多万修建了新房。
可如今,房子还在,好好的一家三口却变成了“老两口”了。
后来,在儿女们的劝说下,刘二奴才渐渐想开,让马吉明安心回家,不用顾念着他们。
2020年5月1日,在女儿刘巧玲的陪伴下,刘二奴夫妻还专门去宁夏看望了马吉明。

马吉明回家之后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有时候还会跟着下地干活,生活过得十分幸福。
他还记得刘二奴一行人,大老远看见他们,就放下农具,跑过来喊,“大大,妈妈,姐姐……”
刘二奴见马吉明还是像以前一样,没有多大的改变,心里也宽慰了不少。
现在,他已经被大儿子接到了城里生活,帮忙照顾小孙子,日子也过得十分满足。
在接马吉明回家的时候,两个人就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也经常通过电话和视频沟通马吉明的情况。

但这样的线下见面还是第一次,刘二奴表示以后有空会再抽时间来看望他。
马耀国也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会带着马吉明去看望刘家人。
希望这两家人都能幸福生活,好人有好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