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9日,在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朱家屯村,一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举行了婚礼。
在这个大喜的日子,新娘家有一位男子,他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躺在床上暗自流泪。
听着外面刺耳的鞭炮声、贺喜声,男子的心里像打翻了一个五味瓶,痛苦与烦闷无处发泄,他用手指用力抠着墙壁,直到墙砖上留下一个坑,四个指头全部渗出鲜血。
要知道外面正在出嫁的新娘,曾经是他的未婚妻子,如今自己心爱的女人光明正大地嫁给了他人,男子心里的难受是可想而知的!
这名男子是谁?
他的未婚妻为何会改嫁他人?
男子与未婚妻的家人之间,又有着哪些感人故事呢?
一切让我们从头开始讲起。
小伙遇矿难高位截瘫,未婚妻改嫁他人
男子名叫门玉明,1976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的一个小村庄。
他是个苦命的孩子,人生充满了不幸,在他还在母亲腹中时,他那当军人的父亲便在唐山大地震的抢险救灾中牺牲了。经受不住丧夫的打击,门玉明生下来还没满月,母亲便狠心抛下他改嫁了。
门玉明从小由爷爷养大,十分勤劳懂事,18岁那年参军入伍,部队转业后回乡,辗转去了各地打工。
21岁那年,门玉明来到朱家屯附近的煤矿挖煤,租住在孙立英家。
门玉明俊朗帅气,人也勤快利索,孙立英的女儿劳美凤和他年纪相仿,两个年轻人相处久了,便互生爱慕之意。
孙立英也很喜欢朴实厚道的门玉明,相处了近两年后,就有了把门玉明招为上门女婿的打算,双方商量一番后,门玉明自然是欣然同意。
那时候的农村,对于婚姻大事还很讲究过去的“看日子”,孙立英便请来先生,结合两人的生辰八字,将婚期定在了1999年10月23日。
从那时起,劳美凤成了门玉明的未婚妻,孙立英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的准岳母。
马上要结婚生子了,门玉明心里十分高兴,想到结婚后各种开支用度会很多,他便想趁结婚前好好挖煤,给自己多攒点积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7月的一天,煤矿发生冒顶事故,门玉明在事故中受伤,虽然被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但这还是造成了他高位截瘫,人生从此离不开轮椅。
一位23岁的小伙子遭此大难,这是任谁都一时无法接受的,门玉明知道自己这个样子会拖累未婚妻,出院之后,他便让亲戚接他回了自己的家。
劳美凤不忍心门玉明一个人孤苦度日,催着母亲把他接了回来,那时她心底里打定主意:自己要照顾眼前这个男人一辈子。
孙立英清楚门玉明的残疾意味着什么,更不想让女儿牺牲自己的幸福来照顾门玉明,在一个午后,她旁敲侧击地对女儿说道:
“接玉明来咱家不是不可以,只是好接不好送啊!”
劳美凤听到这话十分生气,她忿忿地地对母亲说道:
“接来就不送走了,我照顾他一辈子!”
看着女儿这样坚决的态度,孙立英也不好再说什么,就这样,门玉明再次走进了孙立英的家。
和受伤前一样,劳美凤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未婚夫,门玉明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对未来的生活又有了新的期待。
可是孙立英心里有些着急,一次,她趁女儿不在家时,单独和门玉明谈了一次话。
“小明啊,我知道现在说这种话你心里难过,姨心里也不好受的。以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和美凤在一起不太合适,你做不了我的女婿了,以后就做我的儿子吧,我会把你当亲儿子一样照顾的”
听了孙立英的话,门玉明什么都明白了,他没有说话,把头埋在被子里一直哭泣,孙立英理解门玉明的心情,默默地走开了。
第二天,门玉明主动约劳美凤单独谈话,至于谈什么,孙立英不得而知。
这场谈话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让孙立英十分欣慰的是:从那以后,两人一改此前的亲昵态度,都开始刻意保持距离,并以兄妹相称。
就这样过了不久,一天,劳美凤上班后,门玉明对孙立英说:
“姨,我不能耽搁美凤,您给她找对象吧,我想回老家住。”
听完这话后,孙立英果断地回答道:
“姨说过的,你做不了我的女婿,我会把你当儿子一样照顾,你回家也是一个人,爷爷他早已不在了,我是不会让你回去的!”
此后,给劳美凤介绍对象的人接二连三地上了门。
每次有媒人来家里,对门玉明都是一种心理折磨,私下里他不知哭了多少次,劳美凤心地善良,她理解门玉明的内心感受,并且仍深深爱着他。
所以在随后的两年里,别人介绍的几个对象她都没有答应,对门玉明的照顾也更加上心,但而门玉明却表现得很抗拒。
2003年2月的一天,一个名叫杨中全的小伙子登门提亲,他和劳美凤在同一单位工作,为人正直善良,劳美凤对他也很满意。
当着门玉明的面,劳美凤向杨中全提出两个条件:
一、不远嫁,结婚后要在我家附近盖房子住;
二、明哥是孤儿,你要和我一起照顾他的后半生。
面对这两个条件,杨中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就这样,2004年1月19日,两人在村里举办了盛大的婚礼,也发生了我们文章开头所叙述的那一幕。
2004年1月20日那天,门玉明一个人摇着轮椅来到村头的河边待了一整天,他心情烦闷,而这里有他和劳美凤太多的美好回忆。
门玉明仍深爱着劳美凤,虽然理智上他觉得自己不能给予她幸福,应该祝福她,但看到自己的未婚妻和别的男人组建家庭,他心里仍过不了这道坎儿。
那天,门玉明在河边待到天黑才回家,村里人告诉他,孙立英正在四处找他。
门玉明听了心里很矛盾,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恨她。
可换位思考来看,孙姨作为一个母亲,当然希望女儿有一个美满的归宿,自己高位截瘫,给不了美凤一个正常女人所需要的东西,再缠着人家就是不厚道了。
就这样,门玉明在纠结中过了3个月,其间他有好几次摇着轮椅离家“散心”的经历,可让他感动的是:
无论回来多晚,孙姨院子里的灯都为他亮着,锅里的饭菜也为他热着,这让他心里多了几分暖意。
渐渐地,他对孙姨也恨不起来了,从心底里接受了未婚妻嫁给他人的事实。
把昔日准女婿当成亲儿子,从身体到精神全方位护理
孙立英清楚,女儿结婚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门玉明,为了让女儿安心嫁人,孙立英对她说道:
“小明虽然不是我女婿了,但我会把他当儿子看,不让他受半点委屈!”
门玉明高位截瘫,大小便不能自理,照顾这样的病人脏累是免不了的。
一天中午,门玉明脸涨得通红,一个劲儿骂自己没用,还不如死了好,孙立英意识到了什么,急忙上前掀开被子,只见门玉明的衣裤上到处是粪便。
她没有嫌弃和责骂,而是迅速把他的脏衣裤扯下来,然后打来一盆水,一点一点地给他擦洗身体,处理好这些后,她又给门玉明换洗床单。
一番忙活下来,孙立英的手上、身上沾满了污秽物,门玉明窘得直流眼泪。
孙立英宽慰他不要不好意思、不要难为情,母亲照顾儿子,这没有什么的。
照顾门玉明久了,孙立英不仅学会了扎针、换药、量体温,还能通过门玉明的排便情况掌握他的身体状况。
晚上,孙立英就睡在门玉明斜对面的房间里,只要这边一有动静,她就会披衣下床,走过来摸摸门玉明的额头,查看一下他的衣裤是否尿湿了,每晚还固定给他翻两次身。
久卧病榻的人最怕患褥疮,所以要经常翻身。
门玉明身高1.70米,体重有80多公斤,孙立英身材瘦小,给门玉明翻身很是吃力,每次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要坐在凳子上喘半天。
门玉明出事时才23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突然变成了高位截瘫的病人,感情甚笃的未婚妻又成了别人的新娘,他心里的苦无处诉说,常常觉得人生无望。
有一段时间,他心情非常灰暗,一度有过自杀的念头,幸亏有孙立英无微不至的陪伴,他才没有出事。
可是看着门玉明的这种状态,孙立英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有一天在饭桌上,孙立英和门玉明聊起了家常,门玉明说自己在阜新有一个很要好的战友,名叫刘长新。
刘长新也是一个孤儿,在部队时,和门玉明无话不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转业后,刘长新自主创业,开了家饭店,生意十分兴隆。
门玉明出事后,对自己的前途万念俱灰,他也不想把自己的境况告诉亲如兄弟的战友,两人的联系逐渐减少。
在和门玉明的聊天中,孙立英看得出他很想念战友,但又不想让战友知道自己的境况。
孙立英觉得门玉明得有个说知心话的人,这样才不会感到孤单,能够调整好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于是她假装很随意的样子,从门玉明嘴里探听到了刘长新的地址。
第二天一大早,孙立英让邻居来家里帮忙替她看护一下门玉明,自己悄悄去了一趟阜新。
经过一番周折,她终于找到了刘长新,告诉了他门玉明发生的变故和近况。
刘长新从孙立英那里了解到老战友的情况后,很愧疚自己为了生意,竟多年没有主动和老战友联系。
于是,他把饭店的事情安排好,在孙立英的带领下,驱车来到了朱家屯。
当时门玉明正看着窗外发呆,忽然听见门帘一响,紧接着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面前,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刘长新看到瘫痪在床的门玉明,眼泪立刻掉了下来,他走到床前,紧紧拥抱着以前的老战友,一个劲地流泪道歉。
此后,每逢门玉明闷闷不乐时,孙立英都给刘长新打电话,让他跟门玉明聊聊天,就这样,门玉明的心态调整了不少,对于生活也更加乐观积极面对。
一天,刘长新向孙立英建议:门玉明是个好强的人,不愿吃闲饭,还不如让他在家做些事情,阜新当地盛产玛瑙,如果让他学习玛瑙加工手艺,不仅能赚点钱贴补家用,还可以锻炼他的自立能力,有了事做,他开心一些,也有助于身体恢复。
这个建议让孙立英眼前一亮,学玛瑙加工臂力要好,门玉明常年卧病在床,缺乏锻炼,臂力早已退化了。
于是,孙立英买来哑铃,督促他积极锻炼臂力,为学习加工玛瑙做准备,门玉明接受了战友的建议,用心努力锻炼上肢力量。
几个月后,看着门玉明的锻炼小有所成,孙立英拿出自己550元的低保费,请刘长新在阜新的玛瑙市场选一些原料,让门玉明跟着视频学着加工玛瑙。
门玉明很聪明,很快学会了玛瑙加工手艺,从此他的生活有了重心,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了。
残疾儿子反哺,,超越血缘的亲情感动世人
时间不知不觉到了2015年,这年8月8日的早上,年近花甲的孙立英突然晕倒在房间里,在门口看到这一幕的门玉明急得大叫,可孙立英却没有任何反应。
门玉明急了,他找来手机,拨通了劳美凤的电话,让她和杨中全赶快回来。
劳美凤夫妇赶回来后,看到母亲不省人事,赶紧将她送到医院抢救。
经医生诊断,孙立英被诊断患了脑出血,幸亏送医院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打了两瓶点滴后,孙立英醒了过来,可没想到她醒来后的第一句话竟然是:
“谁在家照顾小明呢?”
得知家里没人,孙立英十分担心,让女婿杨中全回家照顾门玉明,自己有女儿护理就可以。
当时门玉明正牵挂着老妈的病情,看到杨中全回来了,忙问老妈怎么样了。
杨中全告诉他,老妈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他身边有没有人照顾,听了这话,门玉明感动得眼圈红了,这说明老人是真把他当成亲儿子来看待了。
孙立英出院后需要在家静养,门玉明心疼她,就摇着轮椅给她做饭、喂饭。孙立英感动地说道:
“小明,有你这样的儿子,妈很知足!”
门玉明眼圈红红地回答道:
“妈,您别这样说,是我拖累了您,如果不是我,您也得不了这样的病,下辈子就让我做牛做马来报答您吧!”
身体病愈后,孙立英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照顾起门玉明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应该多锻炼他的自立能力。
平时,她经常督促门玉明锻炼上肢力量,每天都给他按摩,门玉明明白老人家的良苦用心,练得非常刻苦。
让他高兴的是,通过在家里加工玛瑙工艺品,门玉明每月能获得1000多元的收入,虽然钱不多,但至少证明他不是光吃闲饭的人。
2018年清明节前夕,孙立英发现那几天门玉明总拿着生父的照片出神,还偷偷地抹着眼泪。
她知道,门玉明来家里近20年了,因为身体不便,很少给父亲上坟。平日里怕麻烦他们,也不好意思提出这样的要求,如今清明节快到了,他对生父有着无限的思念。
在思考了一番后,孙立英决定带门玉明回一趟老家,给他的父亲上坟,也好宽慰一下他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知道母亲的想法后,劳美凤夫妻也要跟着去,也好沿途顺路照顾门玉明。
4月5日一大早,杨中全把门玉明背上了车,孙立英夫妇和女儿拿着一些祭品也坐了进来,门玉明以为老妈这是要去祭祖,便没有多问。
谁知车一直往他的老家义县开,他有些纳闷,不解地问母亲这是去干吗?
孙立英笑着说道:
“小明啊,这几天你老看一个人的照片,咱们去祭奠一下他吧!”
门玉明这才明白了老妈的用意,感动得泪如雨下。
一个多小时后,孙立英他们来到义县的一个陵园里,由门玉明引路来到一个墓地前。
在孙立英和劳美凤的帮助下,门玉明燃着纸钱,眼含泪水祷告:
“爸,你在天上别挂念儿子,我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老妈待我比亲儿子还亲,我还有一个好妹妹、好妹夫,妹夫经常照顾我,我这辈子知足了,您老就放心吧……”
给父亲扫完墓回来,门玉明的心里畅快了不少,这算是完成了他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平时在家里,门玉明都是边干活边唱歌,空闲时候,他经常琢磨着给妈妈做好吃的,他做的黄瓜拌拉皮,孙立英是百吃不厌。
生活中,门玉明开始慢慢学着自己接尿、换洗衣裤,他要做到自立自强,尽量少去麻烦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娘的母亲。
2018年12月18日,是孙立英61周岁生日,劳美凤一家早早地过来,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
饭桌上,劳美凤的儿子杨伦亲热地对门玉明说:“大舅,多吃点!”然后把好吃的使劲往门玉明碗里夹。
杨伦的名字是门玉明给起的,他从小就跟门玉明亲,每次放学写完作业,都要过来看看大舅。
吃饭过程中,门玉明拿出了一份礼物,那是一个精致的玛瑙“金鸡”挂件,鸡是孙立英的属相,这是门玉明花了几天时间给老妈做的。
他亲手把挂件戴在了孙立英的脖子上,红着眼圈说道:
“妈,谢谢您这么多年对我的照顾,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好好报答您!”
孙立英含着泪说:
“孩子,不用来世啊,你现在就是我的亲儿子啊。”
饭桌上,孙立英还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她年纪大了,一天老似一天,身体也不太好,担心将来没人能照顾门玉明。
话音刚落,杨中全毫不犹豫地说:
“妈,您放心,我和美凤会一起把明哥照顾好的!”
杨伦一个劲地点头,表示自己也会照顾好大舅,孙立英开心地笑了。
如今的孙立英已经65岁了,这位准岳母照顾没有血缘关系、高位截瘫的儿子已经整整23年,他们的这段超越血缘母子情赢得了世人的称赞,不少人特意赶过来看望这对特殊母子。
因为这份人间大爱,孙立英被评为“阜新好人·最美人物”;阜新市妇联也将孙立英家评为“最美家庭”,并且向省里进行了推荐。
获得荣誉后,朴实善良的孙立英表现得很平淡,她觉得照顾好门玉明是她做人的本分,只要她能动,就会把儿子照顾好。
23年不是尽头,而是新的开始……
结语
还没出生,父亲便救灾牺牲;出生后,母亲抛弃改嫁;自己辛辛苦苦长大成人、觅得未婚妻后,又因为矿难而变成高位截瘫,门玉明的人生充满了不幸。
未婚妻改嫁他人后,准岳母孙立英将自己当亲儿子来看待,辛辛苦苦照料23年,让自己从生活和精神上有了家的温暖和依靠。从这一方面来说,门玉明又是幸运的。
作为准岳母,孙立英其实没有照顾准女婿的责任和义务,之所以能够坚持23载,完全是因为心里的良善。
这种无言、无疆的人间真情,跨越血缘与时间的大爱,值得我们每个人称赞和学习!
亲爱的读者们,关于这个真实故事,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