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正月初六,浙江宁波镇海的一户家庭里热闹非凡:女主人过60岁生日,丈夫很早就起来给她忙活着。
上午时分,几辆小汽车先后开进院子,夫妻俩的6个女儿带着各自的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她祝寿、拜年。女儿、女婿手里提满了礼品,外孙、外孙女蹦蹦跳跳的,老夫妻俩开心得合不拢嘴。
当生日蛋糕的蜡烛被点燃后,一大家子人围着桌子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女主人脸上堆满了幸福,眼角挂上了温暖的泪珠。
这种亲人之间的温馨场面的确让人动容,但让人更加感动的是:
6个女儿有着5个不同的姓氏,其中有4个是女主人收养的弃婴、孤儿、家庭遭受变故的苦命孩子。
在母爱的关怀下艰难长大成人后,6个女儿全部考上大学,她还帮助两个考入重点大学的养女寻到各自的亲生父母。
这位伟大的母亲是谁?
她和6个女儿之间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如今她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从头开始说起!
全国“最美家庭”全家福
结婚不到两个月,捡到第一个女弃婴
上文中的女主人兼伟大母亲名叫刘国娟,195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
因为家庭贫困,刘国娟只上过三年学,便在家里干农活补贴家用。
她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从小教育女儿要孝老爱亲,这对刘国娟一生品格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9年年初,23岁的刘国娟与同县小伙高依木结婚,为了维持生计,两人在镇海贵驷开了一家小杂货店谋生。
夫妻俩白天看店、干农活,晚上一家人就在小杂货店后面的房间里休息,吃住都在这里进行,这个小杂货店就是他们温暖的小家。
2月6日凌晨三点左右,天气十分寒冷,高依木打着手电筒,起床去杂货店前面的土厕所里如厕,突然在寒风中听到了一阵阵婴儿微弱的啼哭声。
他走过去一看,在土厕所旁边的干草垛下,有一个襁褓,里面放着一个十分瘦弱、刚出生不久的女婴。
外面寒风刺骨,女婴放在外面肯定会被活活冻死,高依木想都没想,便将女婴抱回了卧室里。
丈夫起床如厕,回来手里多了一个婴儿,被寒风刮醒的刘国娟披上衣服一骨碌起床,询问丈夫是怎么回事。
高依木叹息了一声,说是在小店门口捡的,应该是被父母遗弃不要的孩子。
刘国娟点亮灯,发现婴儿非常小,比一个巴掌大不了多少。他们用店铺里的小秤称了一下,连着包女婴的那块小薄棉被一起,一共才只有1.8公斤。
女婴的哭声越来越微弱,应该是又冷又饿造成的。刘国娟急忙吩咐丈夫将女婴放在温暖的被窝里,自己去厨房舀了一小碗米,加上杂货店里售卖的营养粉,熬成了一锅粥。
担心粥上面的粥油会噎着女婴,刘国娟用勺子将它们撇出,然后一点点喂进了女婴的嘴里,并不时用小毛巾擦拭着女婴的嘴角。
那场景,像极了一位慈母给自己的亲生儿女喂食!
吃过热乎乎的营养粥后,女婴很快就不哭闹了,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刘国娟夫妇也继续睡觉。
第二天上午,刘国娟抱着女婴走上街头,等着别人来认领孩子,可是过了好久也没有人上前询问,无奈之下,她只得将女婴又抱回家中。
一连过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到女婴的亲生父母,就在这时,因为女婴的存在,村里人开始对夫妻俩传出各种闲话。
那时候刘国娟和高依木结婚还不到两个月,有人说他们此时收养孩子是因为不能生育,更有人说那婴儿是高依木与别人的私生子。
面对各种流言蜚语,刘国娟的心里承受了非常大的压力,情非得已之下,她只得将婴儿送到了当地的福利院。
与婴儿分离后的当天晚上,刘国娟怎么都睡不着,脑海里满是婴儿那粉嫩的笑脸,短短几天的相处,她与婴儿已经有了深厚的情感。
因为压力就将婴儿扔到了福利院里,刘国娟的心里感到深深自责,她想起了早些年母亲常将乳汁分给乡邻中没有奶吃的婴儿,母亲对自己的谆谆教诲也在耳畔边响起。
心头泛滥的母爱和愧疚交织之下,刘国娟决定:明天一早就将婴儿从福利院接回来,任凭别人说什么闲话,一概置之不理!
第二天一大早,刘国娟一路小跑来到福利院,在见到婴儿的那一刻,她搂在怀中亲了又亲,眼泪滴落在孩子粉嫩的小脸上,丈夫高依木看了不禁动容。
就这样,刘国娟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女弃婴,并给孩子取名为小竞。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她希望这个身体瘦小的女孩能够健健康康成长,将来能够和别人竞争。
那时候刘国娟夫妇家庭经济拮据,除了小竞外,还有年迈的公公婆婆需要赡养,一家人挤在20多平米的屋子里,有时候甚至连吃饭都要发愁。
因为长期的劳累和省吃俭用,身高1米65的刘国娟体重只有70多斤。
但不论日子过得如何艰辛,刘国娟从来没有让小竞吃苦,她想尽一切办法攒钱给身体瘦小的养女买奶粉,一段时间之后,小竞被养得白白胖胖的。
继续收养3个女儿,生下2个亲生女儿
在收养小竞没多久后,刘国娟怀孕了,一家人十分高兴,期待着新生命的来临。
1980年,刘国娟生下了一对龙凤胎。然而不幸的是,因为刘国娟体质太差,龙凤胎先天营养不足,两个孩子在出生不到一个月就先后夭折,这让一家人悲痛不已。
初为人母的刘国娟更是无法承受这惨痛的打击,她在家里晕了过去,在医院住了五天五夜后才渐渐康复。
不幸的事情继续发生,不久后,刘国娟娘家的堂哥在一场车祸中去世,堂嫂承受不住压力离家出走,留下了一个5岁的女儿惊蕾孤苦无依。
和丈夫简单商量之后,善良的刘国娟收养了惊蕾,把她当做自己的二女儿来抚养。
两年后的一天傍晚,刘国娟从地里干活回家,发现杂货店门口有一个3岁的小女孩。
小女孩告诉刘国娟,自己名叫小敏,被父母放在这里后,他们就没了人影。
刘国娟和丈夫花了几天时间,在周围大大小小的村镇寻找小敏的父母,但却没有一点结果,就这样他们不得已收养了小敏。
最后一个收养的女孩名叫小燕,是高依木一位远房亲戚的女儿,因为家庭发生了变故,刘国娟便将她带回家中抚养。
在收养4个女儿期间,刘国娟夫妇先后又生下了2个女儿,就这样,一个有着6个女儿的特殊大家庭组成了。
其他3个养女
抚养6个女儿和赡养2位老人,刘国娟夫妇肩上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为了养活这么多张嘴巴,夫妻俩含辛茹苦拼命劳动。
考虑到光靠干农活难以维持基本生活,1986年夏天,刘国娟从信用社贷款了100元钱,做起来那时候时髦流行的卖冰棒的小生意。
这个生意看着简单,实际上非常辛苦。每天凌晨三点钟,刘国娟就要准时起床,打理好自己后,背着装冰棒的箱子步行五六公里去批发站批发冰棒,然后背着沉甸甸的箱子走街串巷叫卖。
一支冰棒只能赚一分钱,但就是这微薄的利润,让刘国娟坚持着,因为她身后是6个幼小的女儿,这足以支撑她用脚步丈量艰难的日子。
由于走街串巷需要大声吆喝,刘国娟日复一日大声叫卖冰棒使嗓子受到了损伤。慢慢地,她的嗓音变得沙哑,一直没有恢复,直到现在说话声音仍旧非常低沉。
除了开小杂货店和卖冰棒外,刘国娟还在冬春季节去制衣厂打工,因为是计件拿工资,为了多赚一点钱,她经常加班到深夜。
平时闲暇的时候,刘国娟还会抽空去河里捉鱼、摸螺蛳,拿到集市上卖些小钱补贴家用。
有一次天还没亮,刘国娟想着去赶早市,便骑自行车将前一晚摸的螺蛳拿去售卖,因为天黑路滑,她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幸亏有过路人看到后将她救起,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直到1992年,刘国娟瞅准市场,紧跟趋势做起了超市生意,因为诚信经营、物美价廉,超市生意越来越红火,她们家里的经济状况才有了根本转变。
6个女儿5个姓氏,帮助2个养女找到亲生父母
一般人都会认为,养父母对待养女,没有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好,然而刘国娟恰恰相反:她将自己更多的爱倾斜到了4个养女身上!
刘国娟6个女儿按年龄大小分别叫:曹竞、刘惊蕾、赵小敏、高银蕾、陈燕儿、高红蕾,其中老四高银蕾和老六高红蕾是她的亲生女儿。
虽然收养了4个孩子,但她并没有改掉养女们的姓氏,而是坚持让他们跟随各自的父母姓,所以6个女儿一共有5个姓氏。
“妈妈工作非常忙,我基本是由5个姐姐带大的,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妈妈总是先给几个姐姐,买衣服也是先为几个姐姐考虑,新衣服她们穿旧穿小了才轮到我穿。不知道为什么,妈妈总是处处护着她们!”
这是老六高红蕾在童年时期一直感觉到十分困惑不解的事情!
刘国娟对养女们的爱甚至超过了亲生女儿,这是因为她觉得两个亲生女儿比四个养女更加幸运,她要用自己的母爱抚平养女们内心深处童年不幸的伤痕。
有一次,高红蕾和三姐赵小敏同时感冒发烧,因为刘国娟夫妇忙得无法脱身,她便打电话叫自己的妹妹带三女儿小敏去医院打点滴治疗,把小女儿高红蕾留在家里吃药。
对于妈妈的这种“偏心”做法,年纪尚小的高红蕾一时无法理解,多年来她一直耿耿于怀,直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才慢慢理解了母亲的伟大和苦心。
除了将6个女儿抚养成人外,刘国娟还用心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在她的教育和影响下,女儿们从小就养成了礼貌谦让、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在经济好转、吃穿不愁之后,刘国娟要求女儿们利用寒暑假干活,自己挣生活费,让她们明白生活的艰辛,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
除此之外,每当自己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时,刘国娟也会带上女儿们,这是培养她们的仁孝之心。
培育孩子吃苦耐劳
对于养父母来说,含辛茹苦将孩子拉扯大,已经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们最害怕的是孩子的亲生父母出现,让自己与孩子骨肉分离。
1998年的时候,刘国娟就曾面临着这样一个痛苦的抉择!
这一年,大女儿小竞考上了浙江大学,正当一家人为此开心不已的时候,一个姓曹的女子找到了刘国娟,自称是小竞的生母,并要求与小竞相认。
该不该告诉小竞她的身世,让她和生母曹女士相认呢?刘国娟的内心十分纠结。
最终,善良的刘国娟做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决定:让小竞和生母相认,并且改随生母的姓,认祖归宗!
那一天,当刘国娟说出小竞身世的真相时,小竞泪流满面地哭喊道:
“我今天要向全世界宣布,我的亲生母亲只有一个,她的名字叫刘国娟!”
很显然,对这突如其来的身世真相,小竞一时难以接受。
刘国娟开导她,说她的生母是知青,当年知青返回城里时不能够带孩子,所以抛弃她也是出于无奈,并不是主观有意为之,希望小竞能够原谅生母。
经过几天的思考后,小竞终于同意和曹女士相认。
相认的那天,曹女士乘车从上海赶来,面对被抛弃的女儿,她满怀愧疚,对着女儿和刘国娟夫妇鞠了三个躬,算是请求原谅并表示感谢。
刘国娟走上前去,拉着小竞的手交到了曹女士的手中,三人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
如今的曹竞早已在外地成家立业,她不仅经常回镇海看望刘国娟夫妇,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必然会带着丈夫和孩子陪伴在二老的身边。
大女儿与生母相认的感人场面让刘国娟深受触动,她觉得自己应该帮助三女儿小敏找到亲生父母,这似乎成为了一个任务。
于是在那几年,刘国娟自己四处打听,又辗转托人帮忙留意,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敏的亲生父母被找到,是镇海当地一户姓赵的家庭。
在小敏上高三的那年,刘国娟当着6个女儿的面公布了小敏的身世,并告诉她自己已经替她找到了亲生父母。
小敏惊愕地瞪大了双眼,她抓住刘国娟的手急切地问道:
“妈,你是在骗我的吧?这不是真的,对不对?”
望着三女儿祈盼的目光,刘国娟百感交集,她强忍着眼泪对女儿说道:
“敏敏啊,妈妈怎么会骗你呢!你的确不是我亲生的,现在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是一件大喜事啊!”
说完后,刘国娟迅速背过身去,用手轻轻擦拭眼角的泪水。
在刘国娟的帮助和开导下,小敏终于同意和亲生父母相认,她的姓名也从原来的高小敏变成了赵小敏。
6女皆成凤,母亲当老总
在刘国娟的精心教导下,6个女儿们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她们异性姐妹先后考上了浙江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重点院校。
周围的人提到刘国娟家“六女成凤”,都会忍不住啧啧赞美:
“刘国娟真是好样的!不仅将6个女儿拉扯大,还培育出了6朵金花,太不容易了……”
但刘国娟从不以此自夸,她反而觉得以前的生活太过艰苦,自己没能给孩子们营造出优越的生活条件,为此心里有些许愧疚。
不过现如今6个女儿全都成家立业,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美满家庭,这是刘国娟十分欣慰和满足的。
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自己努力打拼和善良心性的加持下,刘国娟夫妇的事业蒸蒸日上。
如今的他们已经拥有4家超市和1家加工厂,手下员工多达200多名,刘国娟自己也成为了某商贸公司的董事长。
虽然自己当了公司老总,刘国娟待人依旧十分和善。诚信经营、以心换心,她相信只要自己付出了善良的真心,无论是员工还是顾客,都会迎来互惠互利的回报。
6个女儿成家之后,现在的刘国娟已经是2个外孙女和4个外孙的共同外婆,每到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的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脸上洋溢着幸福。吃团圆饭时,需要整整两张大圆桌才可以坐下!
除了将母爱撒播给女儿们,刘国娟也将善心撒播给了素不相识的贫困学子,自1996年至今,她已经资助了16名贫困学生上学,并将其中4人招为自己公司职工,还把一名贫困生无依无靠的奶奶接到身边居住。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刘国娟捐了款;2013年浙江余姚水灾,她连夜送去了40万元的物资……
在母亲的影响下,6个女儿也将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优良家风继续传承下去。
每当做好事被问起时,女儿们总是淡然地回答道:“我承母训,从善而已!”
因为善行和感人事迹,刘国娟先后获得第四届宁波市道德模范、宁波市“三八红旗手”、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中华孝亲敬老之星”、“中国十佳母亲”、“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物等荣誉。
2015年10月,刘国娟入选“中国好人榜”;2016年,刘国娟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这在当地传为美谈。
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收养4个女儿、将6个女儿抚养长大成人,这其中所需要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远非常人可以理解和忍受。
6女皆成凤,帮2个养女寻回了各自的亲生父母,让她们的人生得以圆满,这是母爱的升华和高光。
刘国娟的优秀品格令人敬佩,她的感人事迹为我们树立了道德标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赞扬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