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我们在学习历史或者是看影视剧的时候,不难会发现,每一个不同的朝代都有他们独特的发型,妆容和穿衣风格。而清朝作为一个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也是我们平常在影视剧中见到的比较多的一个朝代,我们总能见到清朝女子带着旗头,垂坠着不同的流苏,身穿旗装,而着衣服也有许多不同的样式。
这些都是常见的装束,可在清朝的后宫里,嫔妃们的脖子上大多会带着一个白布条,小的时候十分不理解,这条摆布的作用,现在仔细了解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为了方便皇上的呀。
01龙华的起源
说起这龙华,不得不提一下清朝特有的服装样式了,熟知历史的人,不难看出,清朝在服饰上跟前朝有了很大的变化,清朝作为一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在许多生活细节上,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受影响的部分当然也包括在服装样式上。
清朝有着严格的冠服制度,尤其是在朝廷官员中间,平民百姓和皇家贵族所穿戴的是截然不同的,有着严格的区分与要求,而我们所说的龙华,便是清朝女性所佩戴服饰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用来区分等级的饰品。
清朝女子的衣服,颜色与样式都很多,但那都只局限于细节的变化,但大概的样式,只有那么几种,而在领口处,大多是对领或圆领,没有我们如今的衬衫领,或者是高领这一说。
这种领子却有一个弊端,封建时期,女子的肌肤从不露于外人看,女子的着装十分保守,那么,身穿圆领衣装,整个脖颈露于外面,与已入后宫的高门贵女而言,这样是不雅观的。
于是,皇家便名广储司衣库,研制出了龙华,由官家统一发放,分给各个宫中女眷,做配饰使用,也是用于遮挡脖子的一种方式。
虽然后来清朝时期服装也有些许变化,衣领样式也变得多了起来,但龙华却保留了下来。这龙华的样式也有很多,虽然大体都是白色,但所用布料,区分的十分精细,不同的妃位等级,以及不同的季节,所发放的龙华是不同的。
夏季时发的龙华,用料主选清凉丝滑的,不会让嫔妃有不适感,而冬季时则不同,天气寒凉,如再用丝绸等面料,自是不妥,更会引起公众贵人的不满,于是会改用柔软且能保暖的面料。
关于这龙华的讲究,却不只是这一点半点,还有许多个细节需要注意,而龙华在发展过程中,后来也变成了能够区分妃嫔地位的一种物件。
02以龙华看等级
在大清朝,皇帝的后宫,女人的等级区分很是细致的,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待遇,份例也就不同,所能用到的物品以及吃到的食物更是不相同的,这些都有专门的人员执行。
但是后宫女却那么多人,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还有一些更是来头不小,是朝中大臣的家眷,这么多人,皇帝在百忙之中一一记着,怎么可能呢。
其实就像现在的男孩子,分不清女朋友的护肤品功效,分不清包包的品牌,以及口红色号一样,在清朝,若让皇帝一眼便看出迎面走来的妃子是一个什么等级,难道让他区分其头上是什么玉石,衣服是什么用料吗。
这些都不够一目了然,于是为了方便皇上区分,便想出了在龙华上做一些改变的方法,这样既能够彰显妃嫔们的不同,也能够让皇上,看一眼便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位份。
就拿《甄嬛传》举例,甄嬛身边的浣碧所带的龙华,是纯白色的,资历深的槿汐也是纯白色的,连皇后身边的嬷嬷都是白色的,没有一点花纹图样,从此处便不难看出,纯白色的龙华是侍女们佩戴的,不管是宫女还是嬷嬷,都是侍奉主子的,所以他们的龙华都是白色的。
再看一些有位分的嫔妃,比如当甄嬛是莞贵人的时候,她的龙华上绣了简单的花样,而和她一样,稍有位分的沈眉庄,则是绣了大小几乎相同,但样式稍有差别的花朵,花样虽简单,但确是十分精细的,由此便可知,龙华上有小片花样的,是有位分的妃嫔,但位分不高,如常在、贵人,这样等级的。
可皇后作为一国之母,她的龙华,做工十分精致,上面的刺绣也十分精美,多以牡丹为主,牡丹作为百花之王,自可配得上皇后的尊贵之位。而在牡丹旁边,也会有一些其他的花朵做陪衬,而这刺绣的颜色也要比其他妃嫔的要艳丽许多,更多的是以金色为主,很抓人眼球,一眼就能看出皇后的威严。
而后宫中如有太后,那么她的龙华,上面绣的一般不是简单的花朵样式,更多的是如意花纹,还会有一些寓意美好的图案在上面,上面蕴含的是对太后长寿的美好祝福。
龙华不只是可以在等级上来进行区分,毕竟龙华只是后宫女人所佩戴,都是皇上的妃子们,除了按等级区分,受宠和不受宠的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
龙华在此事上也会有一些不同的体现,就比如说《甄嬛传》华妃受宠时,同样是贵妃,比她资历还老的敬妃,他们二人的龙华相对比,便是截然不同,华妃的都以金色为主,花纹艳丽,面积也大,而敬妃则是素雅的小簇花朵,同是贵妃,二人的受宠程度从龙华上便可以明确地体现出来。
03结语
仅仅是一个龙华,一个衣服的配饰都能够有如此多的学问。封建时期制度的繁琐程度可见一斑啊。
其实,如果影视剧的制作精良,依据史实,我们是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的,毕竟有些细节上的东西在书上不一定会被提到,可历史上许多细节,如果能够研究透彻都会从中体会出不少道理。
文章为转载,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