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墓地:多年来无人敢动,人民政府也派兵驻扎,有啥玄机?


历史上有很多能掐会算的道士、方士,他们为帝王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做陵墓,替新建立的国家推算命运,总之,人们对他们的非常的敬仰,历史上的袁天罡就是这样的大人物,盛唐时期为唐朝推算国运,甚至还和徒弟写下了《推背图》,流传至今。那袁天罡这样的人能否算出自己的命运呢?
袁天罡死后又埋在何处呢?他的墓里是否有算卦的古书典籍呢?一直以来袁天罡的墓都没有盗墓贼去偷盗又是什么原因呢?甚至人民政府也要派兵驻扎,这其中又有什么玄机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令人匪夷所思的袁天罡一生的故事,以及他死后的离奇传说。

01袁天罡出生就是道士吗
袁天罡可谓是风水学届的祖师爷,开山鼻祖这一挂的,当然,他能有这般的成就,除了自己聪明、勤奋、好学这些后天的努力加成之外,还要多亏了他的天资聪慧,前途不凡。
袁天罡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如果说“寒门出贵子”这句话有道理,那么在袁天罡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贫穷并不能打败袁天罡,反而成了激励他的法宝。
袁天罡并没有觉得家境的贫寒会给他带来什么不好影响,反正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潜心读书,在书中他能够品尝到人间百味,能够看透世态炎凉,书本就是袁天罡的最好的伙伴。

随着袁天罡涉猎的范围越来越广,他在风水学领域的造诣越来越深厚,这时就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找袁天罡帮自己看看命运之事了。
袁天罡基本上都不会拒绝,并且他看的特别准,基本上没有出过差错,这样袁天罡的名气越来越大,找他来看相算命的人也越来越多,袁天罡见太平盛世,就想出去走走。
于是袁天罡周游全国,了解了多地的民情民风,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还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就是后来和他一起推演《推背图》的又一风水大师,李淳风。

那么袁天罡过着清贫的日子又是怎么混成了唐朝皇帝都万分尊重的地位的呢?袁天罡确实穷,穷到饭都吃不起的那种,所以在这样已经食不果腹的情况下,算命就成了他的职业。
这个职业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能让他吃上饭,穿上衣,那这就是救命的职业,再说职业哪来的高低贵贱呢?如果不是因为他会算命,也不会得到后来的女帝武则天的青眼。
据传,袁天罡曾周游四方,这时就路过了武则天的家门口,那时的武则天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娃娃,自然是没有和袁天罡直接交手,但是袁天罡和武则天的母亲聊了几句。

袁天罡看到站在武府门口的武则天的母亲,觉得这人面相就是有福之人,再一算发现这女人的两个儿子以后都是做大官的料,天下有哪位母亲不喜欢听到别人夸赞自己的孩子呢?
于是武则天的母亲一高兴,就将武则天抱了出来,一是想让袁天罡帮忙看看武则天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是想考验一下袁天罡算的到底准不准。于是武则天的母亲就谎称武则天是男孩,袁天罡看了叹了叹气说到:“令郎如果是女儿身必定是帝王之才啊!”此言一出,惊呆了众人。

因为武则天真的是女孩,如果真如袁天罡所述,那以后武则天是帝王,现在就讲这话说出来可就是要杀头的。所以众人都不言语。后来也真的印证了,武则天是一代女皇,证明了袁天罡所言绝无半点虚假,那袁天罡这么能掐会算有没有为自己算上一卦呢?
02袁天罡为自己卜了一挂
袁天罡确实为自己算过卦,卦上显示袁天罡去世的时间,袁天罡知道了自己的期限之后就做好了离开的准备,非常的从容。他见惯了生死,所以对自己的死期也做足了准备,早早地选好了墓地。

袁天罡作为一代风水大师,他为自己选的墓地一定是风水极好的,而且他那么有名,一定很多盗墓贼早早地就盯上了袁天罡的墓地,可是为什么至今为止都没有盗墓贼去盗袁天罡的墓呢?
我认为有一点原因非常的重要,世人皆知袁天罡有多厉害,所以保不齐袁天罡会在自己的墓地里动什么手脚,这些盗墓贼是非常信奉这些事情的,所以他们不敢去偷。
还有一个原因是袁天罡的墓地周围还有人民政府派兵驻守,所以他们不敢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偷东西,那为什么人民政府还要派兵驻扎呢?

这是因为袁天罡的墓地地处两地的交界附近,在古时候两个地界之间是需要派兵把守的,所以在上个世纪,袁天罡的墓地也是有人去看守的。
另外,袁天罡的墓地是在两千多年前修建的,同时也是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历史名人之墓,所以派人把守也是在保护文化古迹不被坏人破坏。
袁天罡虽然能掐会算,但是他并不会借此来获得一些非法的东西,历史上和他一样有名的风水师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精通未知世界的也大有人在,我们熟悉的刘伯温、诸葛亮都算得上是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人才。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天资聪慧,而且后天是非常努力的,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有天分,但是后天不努力那就很少成才,如果天资稍差,但是后天努力,成才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但是既没有天资,后天还浑水摸鱼的,就是不可能成功地。袁天罡的故事像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却是发生在历史上的真实故事。

03结语
关于他的墓地的一些说法,其实都是因为袁天罡的影响太大,人们将这些事情渲染的太过于精彩,后来就变成了以讹传讹、道听途书了,在我们品味这些故事的时候还需要擦亮双眼,结合史实来看待才行。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