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现象值得深思
传统大企业为什么做不好社交电商?
来自触电会会员那长红,原健康元集团太太生物CEO,在触电星球的分享。
有人说,风口来了,猪都能飞上天。可是,风口只是给一部分人吹的吗?
在整个社交电商赛道,传统企业那么有资金、有品牌、有产品、有实力,为什么没有被吹起来,为什么没有特别成功的呢?
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社交电商的发展前期,也有很多传统企业参与进来,比如韩束、韩后、满婷、立白等,但是做一段时间以后,就停止或者转模式了。
剩下还有一些品牌在做的,实际都不是企业自己操盘的,大部分都是产品外包或者品牌授权的形式,包括广药的白云山、潘高寿、修正药业、江中、仁和等,基本走的都是这样的路线。
社交电商、短视频直播赛道等,这么赚钱、赚人气、拉近与消费者关系,这么火爆的模式,传统企业看不到吗?他们为什么不做,或者做不好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三方面的障碍:
一、思维模式
传统企业迟疑。
面对新事物,在没有看明白以前一般是不敢做的,往往会错失很多机会。就像以前大家经常说,传统企业看新事物那样,一开始是看不到,看不起,看不懂,到后来就跟不上。
面对新事物,企业内部的论证过程也会很久。
有的时候是经理人想做,但是得不到老板的支持做不了。有的时候是老板想做了,但是苦于没有会干的可信任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操盘手也不敢尝试。
传统企业是结果导向,一般要看到切实可信的模式和规模才能投入,不然是不敢投入的,因为规模性企业的KPI考核的都很严的。
船大难转向,船小好调头。
很多人都说,社交电商等新渠道,是屌丝经济,做得早的,做得好的,一开始都是屌丝。因为本来的资产就不多,更敢于拼搏。
二、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是把人当成坏人来看的。
所以,设置了很多的条条框框,尽量让你不犯错或者少犯错。
而社交电商是信任经济。是基于社交而形成的互信,首先是把人当成好人来看的,是把事物和未来想得都很美好的。
当传统企业选择做社交电商以后,大部分企业的思维和管理还没有改变。这样就造成一个问题,传统企业的操盘手和职业经理人,并没有那么大的权限及时地去决策。
我们说,传统企业是按年过的,电商是按月过的,社交电商等新零售是按天过的。
社交电商最能打的点,就是快。经常是半夜了大家开完会,把模式、细节都确定了。第二天早上活动就开始做了。
而传统企业即使开会决定了,也要写出一系列的报告、拿去审批通过了,才能做。快的三五天,慢的时候十天半个月都很正常。
所以,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不适合社交电商的发展节奏。
三、运营模式
关于人场货模式的重塑。在不同的市场时期,人场货三者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化的。
在物质短缺时代,货占到了第一位,供不应求,任何产品都能卖出去。
现在传统零售里,产品已经足够丰富了,场(销售渠道)就占据了核心位置,超市里、商场里的黄金位置,堆头端架一摆,销量就上来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人为本,需要更详细、更精准的了解顾客的需求,并能超越你需求的模式和方式来满足你的需求。
社交电商的销售,是以人为主、以团队为主的,不是以产品为主的。打造的核心是商业模式,而不是产品线。
传统企业的运营宣传都是以产品为主的。做社交电商的时候就要彻底改变。
最近,就遇到几个传统企业老板,看到面膜那么火,化妆品那么火、社交电商那么火,然后就去。但是他是先生产了上百万的货然后去招商。这就是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
而我们在做社交电商的人,起一个新品,会先生产那么多货再招商、销售吗?肯定不会。
以上是我的一些经历,分享给大家。
以上内容,为触电会会员分享在触电星球的内容。
触电星球现在已积累了750多篇干货帖子,成为真正沉淀我和几千位触电会员集体智慧的地方。
以后,我对创业的观察、思考、感悟,主要就发布在我的触电星球上了。
上一个十年,我每天免费更新30条朋友圈,成就了无数人,也成就了自己。
下一个阶段,我将在触电星球上,和我的铁杆粉丝们一起相互交流、碰撞、讨论,共同成就。
感谢你一直在关注我的朋友圈资讯,并欢迎加入触电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