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李广突遇数千匈奴骑兵,他却让手下近前,然后躺下休息。手下人都懵了:将军,你这是要投敌吗?



一次,李广带着数百士兵出城巡视,遇到一个宦官负伤而回,身后是数千匈奴骑兵。李广却下令:“继续前进。”
等到了匈奴阵前二里处,李广又下令:“所有人下马解鞍,躺下休息。”手下人都懵了:将军,你这是要投敌吗?
 
李广,汉朝名将。历经文帝、景帝和武帝三朝,勇猛无敌,善骑射。然而,他的一生坎坷,虽然功劳无数,却难封侯,甚至给后人留下了“李广难封”的无奈叹息。
 
汉文帝14年,匈奴南下闯入萧关。李广从军攻打匈奴,在战场上勇猛杀敌,凭借一身骑射功夫斩首甚众,以功劳受封武骑常侍。
 
汉文帝见他勇猛,但是年轻,不禁叹道:“哎,你生不逢时啊。如果你生在高祖年代,凭此封个万户侯也不为过啊。”
 
万户侯是汉代爵位的最高等级,而刘邦时封的万户侯不过是张良、萧何等寥寥数人,可见汉文帝对李广的能力是认可的。
 
但是,汉文帝就真的没有办法封赏李广吗?并不见得。
 
毕竟,对于一个毫无能力的宠臣邓通,汉文帝都能赏十数万钱,赐铜山,封赏官职。可为什么偏偏对能力出众、能打能战的李广,就变得如此苛刻了呢?
汉景帝时,因为景帝急切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
 
李广在周亚夫麾下听用,追随周亚夫大败吴楚联军,立下赫赫战功。梁王嘉赏李广的功绩,授予他大将军印。
 
可是,当李广回到长安后,汉景帝以不符合朝廷法度为名,剥夺了李广的印玺,还把他发配到上谷郡为太守。上谷和匈奴地盘接壤,匈奴日常侵犯,十分危险。
 
然而,李广善战,又擅于带兵,每次都是和匈奴力战而回,打出了威名。
 
典属国公孙昆邪特地拜见汉景帝,哭着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但是他很固执,每次都与匈奴死战,恐怕会因此而死啊!”
 
汉景帝听后很不乐意,不情不愿地把李广调离。此后,李广又在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多地为太守,都以力战而出名。
 
汉景帝为什么不重用李广?恐怕是不放心吧,甚至曾派宦官去监视李广。
 
有一次,汉景帝派了一个宦官来跟李广学习兵法,抗击匈奴。宦官领着数十个骑兵擅自外出,遇到了三个匈奴,被打得全军覆没,负伤而回。
 
李广查看了宦官的伤势,断言道:“一定是匈奴里擅于射雕的人。”说罢,领兵向前追击,李广让左右堵截,自己拉弓射箭,杀了两人,生擒一人,询问过后果然如他所言。

 
可是,众人却突然发现有几千匈奴骑兵就在不远处。李广只带了几百骑兵前来,不过他却下令让部下继续前进。
 
等到了匈奴阵前二里处,李广又下令让部下下马解鞍,躺下休息。手下人很疑惑:“如果匈奴人突然攻打过来,怎么办?”
 
李广笑道:“他们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不走,反而会让他们更加相信我们是诱兵,不敢来攻。”果然,匈奴人真的也在观望。
 
等到有一个白马将领来监护匈奴骑兵时,李广突然领着十多个骑兵出击,一箭将其射杀,然后又回来重新解鞍休息。一直等到快天黑了,匈奴人都不敢出击,领兵而去,李广才和手下安全而回。
 
李广骁勇善战,然而汉景帝一直未曾重用。为何?就连周亚夫,都被汉景帝逼得在狱中绝食而死,汉景帝对武将的防范可见一斑。
 
等到了汉武帝时候,李广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可是依然在军中效力。他在右北平出任时,匈奴人皆知“汉之飞将军”之名,不敢进犯。匈奴单于特地吩咐手下:“如果你们能抓到李广,一定要给我送过来。”
 
可是,汉武帝却重用外戚。
我们现在知道卫青、霍去病很厉害,可是霍去病18岁时就能做前锋,这对打了一辈子仗,却无法得到重用的李广来说公平吗?
李广曾问过术士王朔自己为何不能封侯,王朔回答:“您做过什么亏心事吗?”李广想了想后说:“我曾杀过800个投降的羌人。”王朔说:“杀降是大祸,这就是您不能封侯的原因。”
 
真的是这样吗?恐怕是王朔安慰李广的话吧,真正的原因难道不是汉武帝重用外戚吗?
 
元朔五年,汉军攻打匈奴,因为张骞未能按时会合,李广被匈奴大军围困,以4000兵力抵挡匈奴左贤王4万大军的包围,苦战一天一夜,直到张骞到来。
 
然而,回朝之后,却因“杀伤相等”,没有得到任何奖赏。
 
最后一次出征,李广因为迷了路,延误了会期。战后,卫青要抓李广到官府受审。李广不堪受辱,愤然道:“诸校尉无罪,是我迷了路,惩罚我就好了。”
 
接着,他又感慨道:“我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大小70余次。现在已经60岁,还要让我去对簿公堂,乞求余生吗?罢了,今日就与诸将军最后一别。”说完,拔剑自刎。
 
一代名将,自此陨落。

 
有人说,是因为汉武帝公正,李广才没有得到重用。李敢是李广幼子,也是一员猛将。他因父亲之死刺伤了卫青,然后被霍去病一箭射杀。
可是,汉武帝也是把此事轻轻揭过,说了一句:“可惜啊,不小心被鹿角撞死了。”对霍去病却没有任何惩罚,这是公正吗?
 
纵观李广的一生,汉文帝嫌他年轻,汉景帝对他防范,汉武帝嫌他年老。而这背后,难道不是他们任人唯亲吗?
 
李广,可悲,亦可敬。后人说“李广难封”,又何尝不是一种哀叹呢?
关注、点赞和分享,我们明天再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