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破产!百亿民族品牌,被自己榨干!




作者:张生
来源:鸣金网(ID:mingjin-wang)
(本文首发:鸣金网,图片来源:网络)
从如日中天的“国民品牌”,到人人喊打的“国民老赖”,
多少中国企业,正走在这条不归路上?
 

你有多久没喝过汇源果汁了?以后怕是更没机会见到了。

 
因为这家以“有汇源才叫过年”的广告词家喻户晓国民果汁品牌,就快要彻底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7月16日,突然传来噩耗,山东一家债主,申请对汇源果汁进行破产重组,案件已经被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这意味着,汇源果汁将正式踏上破产重整之路,如果失败了,结果就是所有值钱的东西被变卖一空后烟消云散,同烧光84亿都没造出一辆车的拜腾一个下场。
 
这本就是条九死一生的道路,更糟的是,就在7月2号,汇源果汁才刚被强制执行了一笔15.9亿的债务,令已经负债超过114亿的汇源,更加雪上加霜。
 
从曾经高居行业第二,让可口可乐都不惜重金收购的国民品牌,到如今欠债百亿、无人问津,走到了破产边缘,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汇源果汁死的太憋屈!
 

 
汇源果汁从野鸡变成凤凰,全然离不开一个山东农民—朱新礼。
 
上世纪90年代,作为沂蒙山区的“能人”,朱新礼放着好好的县经委副主任不做,而是选择了下海经商,第一个项目就看上了负债千万、停业多年的县办罐头厂。
 
他的思路当时就十分超前,将国外的先进设备引进来,做起了浓缩果汁。

 
汇源果汁研发出来后,朱新礼更是不走寻常路,他没有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在国内打开市场,而是带着做出来的果汁跑到德国找销路,这一去就敲定了一笔500万美元的国际大单,让在饮料行业干了多年的大佬们都艳羡不已。
 
1994年,有了罕见的打破“国外月亮更圆”的骄人战绩,朱新礼将总部搬到北京后,汇源果汁一炮而红,北方市场迅速被打开。
 
两年后,汇源就把自己的名号在央视打响,用7000万的天价拿下新闻联播5秒广告位,“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的广告词飘进了千家万户。

 
短短8年时间,汇源一路高歌猛进,将生产基地扩张到了中西部10多个省市,拿下国内23%的市场份额,高居国内第一。
 
汇源的市场口碑也随之爆表,在一项关于北京消费者“最受欢迎的果汁饮料”调查中,汇源果汁高居榜首,将所有对手都甩在身后。

 
法国达能、荷兰发展银行、美国华平基金等国际知名企业和财团,还有国内的香港惠理基金、台湾统一集团都纷纷投资入股。
 
2007年,汇源成功在香港上市,一举成为港交所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上市当天股价暴涨66%,市值超过313亿港元。
 
朱新礼同汇源一道,登上了人生巅峰。
 

 
卖身可口可乐失败,成了朱新礼永远的痛,也是汇源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2008年,朱新礼做了一个震惊国人的决定:将汇源卖给可口可乐!

 
这样汇源就能借此打进全球170多个国家,自己也能专供产品上游,而可口可乐开出的179亿港元的天价收购筹码,也的确给足了诚意。
 
当时双方进展迅速,朱新礼还是被国人大骂“卖国贼”,一项超过4万人的投票中,超过8成都强烈反对这项交易。

 
朱新礼没有在意外界的风言风语,直言:企业要当儿子养,当猪卖!
 
他满心以为收购案会顺利达成,已经将重心转移。豪掷20亿建立上游水果种植基地,原本近万人的员工总数迅速被裁掉仅剩一半。
 
最致命的是,耗费20年才建立起来的销售体系也被砍掉,3900多人的销售团队削减到了1000人,等于直接断了东山再起的后路。
 
天公不作美的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品牌一个个轻易被外资收入囊中,中国有关部门罕见的介入了这起收购案,并最终投下了否决票。
 
大把的钱花出去了,口碑丢了,最终却没把自己卖出去,这对朱新礼无疑是五雷轰顶,但由于自己自负的决定,十年过后,汇源都无力重现昔日果汁帝国的辉煌。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此时的汇源果汁元气大伤,但还不致命,真正将汇源果汁推下悬崖的,还是朱新礼自己。
 

 
三大错误,一步步让汇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疯狂自救,搞起了毫无节制的资本扩张。
 
为了尽快弥补收购失败造成的巨大损失,汇源急于挽回被自己切断的销售渠道,一年之内,汇源的销售人员数量暴增到了17000人之多,近乎巅峰时期员工总数的2倍。
 
但粗放的管理又令这支队伍的效率十分低下,几年之内人数又被缩减到了3900人的规模。

 
本就财务吃紧,汇源还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先后投资了12家大型产业生态园,土地、厂房、设备的投入背后,全都是巨额的资金需求,钱不够了连商标都能36亿卖掉,可惜依然无济于事。
 
2、一味多元化发展,多年经营积累的口碑全被搞臭。
 
从2010年开始,连续亏损多年的汇源,为了扭转败局,想到的办法居然是不断推出新品。
 
光是2018年,汇源就搞出了鲜果原汁、梦幻盖利乐钻、乐碱天然苏打水、木兰山泉矿泉水等多款新品,甚至连普洱茶和鸡尾酒都涉足了。

 
但结果却是,这些产品在市场上连一个水花都没溅起来,今天几乎没几个人记得这些产品曾在商超货架上出现过。
 
更拉胯的是,副业没搞好,主业还频频发生危机,汇源使用腐烂、变质水果的报道,直接令这个如雷贯耳的民族果汁品牌声誉跌到了谷底。

 
3、家族式管理,给了汇源最致命一击。
 
朱新礼在汇源公司一言九鼎,几乎没人敢对他说不,公司各个重要岗位,全部都是自己家族里的兄弟姐妹和女婿、女儿把持,早已固化的公司氛围,让朱新礼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也无法及时看到公司的问题所在。
 
即便朱新礼也从外界征召了职业经理人坐镇,但依然受阻于重重家族障碍而拿不到实权,对改变汇源于事无补。
 
再加上同娃哈哈宗庆后一样老旧的营销思维,对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和电商不屑一顾,错过了挽救汇源的最后机会。
 
一步步看着汇源没落的朱新礼,也在2019年底被套上了“老赖”的耻辱帽子,最终一起坠入了无底深渊。
 

  
对朱新礼来说,13年前汇源卖身可口可乐,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他也曾对外界做过一个假设:假设2008年,把汇源整个产业的1/3以179亿成功卖给可口可乐的话,汇源今天已经是个千亿级的企业了。
 
可惜商场如战场,从来没有假设!
 
老旧的家族式管理思维,成就了汇源,最终也害了汇源。
 
其实不止是汇源,我们还有很多民族企业也走在这条老路上,比如老干妈,自己儿子接手权杖后,玩资本营销的套路玩到出格,却忘了初心,险些将陶华碧20年苦心经营的招牌都砸了,75岁高龄不得不重新出山。

 
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更没有永恒的模式,哪怕再大的商业帝国,也要学会居安思危,更要懂得审时度势。
 
企业经营的路子很长,但紧要处往往就那么几步,走对了满盘皆活,走错了彻底崩盘;向前一步是光明,退后一步是黄昏;关键处行差还是走对,靠的,都是企业家的战略思考和把握。
 
中国企业家们,真的大意不得!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