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银行,一夜消失…




作者:张生
来源:鸣金网(ID:mingjin-wang)
(本文首发:鸣金网,图片来源:网络)
传统银行的危机,比想象中来的更猛烈。
30多家消失银行的今天,或是上千家银行的明天!
 

银行出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河南400亿银行存款爆雷事件,时隔两个多月,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巨大的冲击波已殃及众多小微银行。
 
7月3日,辽宁农村信用联合社突然发布了两则公告,在当地金融圈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两则公告涉及两家银行:一个是辽阳农商行,一个太子河村镇银行,从7月2日起,这两家银行都被沈阳农商行全面接管,包括网点、人员、存款等,都将由沈阳农商行有序承接,两家银行的储户存款不受影响。
 
也就是说,辽宁这两家银行,实际上已经消失,留存的网点和业务,将逐步被辽宁当地实力最强的地市级农商行吸收合并。
 
看似平静的表面,背后早已是山呼海啸。
 
尤其是辽阳农商行,原行长身犯多起重大罪行潜逃海外,被全球通缉后于去年10月被缉捕回国。
 
别的不说,单是牵扯到已爆雷的千亿“忠旺集团案”,至少300亿的放贷资金出事,国家如不及时出手,一旦发生储户挤兑,瞬间就足以压垮这家存款7000亿的地方农商行。
 
这只是国内中小银行整合浪潮中的冰山一角,更多银行将会消失,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风暴,已经开始席卷全国。
 
河南村镇银行爆雷事件,进一步加速了国内小微银行的洗牌。
 
河南取款难风波,叠加“红码事件”一经曝光,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连串对小银行的信任危机。
 
以地方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小微银行首当其冲,包括辽沈银行、滨海农商行、盛京银行等地方城商行,不少储户产生了强烈不安全感,他们宁可在派息日前就将本金提走,宁可不要利息。
 
 
互联网平台也没能幸免,有网友表示,在看到村镇银行出事的当天,就将京东金融、小米金融里面的存款都取出来了,就怕第三方购买的银行理财发生挤兑,到时想跑都跑不出去。
 
其他中小银行也被波及,最近很多地方民营银行,突然间很多储户上门要求开具“存款证明”,他们担心遭遇村镇银行储户“账户一夜被清零”的噩梦,基于对银行的信任,以往互联网平台购买的存款几乎没有人会索要相关凭据,但村镇银行的悲剧,显然改变了不少人固有的思想。
 
这样的改变,归根结底还是源自开始对银行产生不信任,几个村行爆出的老鼠屎,就坏了一锅汤,众多中小银行都得跟着受牵连。
 
本来这两年拉存款就困难,已经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这下子突然遭遇小范围的挤兑,小银行捉襟见肘的日子更加艰难。
 
但再小的银行也是银行,都必须将储户的存款安全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也是银行生存的底线。
 
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突然被国家借同行的手接管运营,而这正是这些银行最好的归宿。
 
今年初,河南最大城商行“中原银行”一纸公告,宣布了一次性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三家银行,后者连主体都将被注销。
 
据官媒《财经》杂志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20年9月到2022年2月,一年多时间内,已有超过30家中小银行和农信社被兼并,它们几乎是一夜之间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其中很多小银行,第二天连门牌都换了,用户都没有注意到……
 

 
河南不是孤例,多数村镇银行出事,可能都是早晚的!
 
据人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全国村镇银行数量为1651家,占全国4400家银行业机构总数的36%。
 
同时,央行发布的报告也指出,其中高达122家村镇银行被评为高风险机构,以山东、河南、河北三地数量最多。
 
更直观的案例,人民日报旗下中国经济周刊给出了答案:截止今年6月,国内银行业落马的高管,中小银行是名副其实的重灾区,其中辽宁最为突出。
 
为何出事多的,都在这些小微银行身上?
 
原因也不难理解,都知道银行想要活下去,都离不开储户存款,储户就是银行的衣食父母,哪怕是四大行也不例外。
 
但这两年以来,四大行都需要发动员工抢存款,各地的城商行都很难吃得饱,至于偏远地区名不见经传的村镇银行,除了用比同行更高的利息揽储外,几乎别无他法。
 
蚂蚁没有出事前,这些银行最大的存款来源,就是各大互联网平台上的高息存款产品,这也正是河南几家小小的村镇银行,能够吸收高达400亿全国储户存款的原因所在。
 
但互联网银行存款一被叫停,多数小微银行等于直接被断了粮草,线下就是放出高息,也很难拉到多少存款。
 
一边不靠高息拉不到存款,另一边贷款利息高了又没人肯用钱!
 
这种两头出气的戏法,迟早有穿帮的那一天。
 
东窗事发之时,就是下一个河南村镇银行爆雷之日。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