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解读《德鲁克日志》 的第 353 篇文章
利益来源在外部。
——《德鲁克日志》3月18日
文 / 韩宝龙(微信公众号:北京书友会)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山沟沟,山沟沟里有一条河,河的两边有两个村子,一个叫做河东村,一个叫做河西村。
河东村的土地比较肥沃,每年收一季麦子,一季玉米,还有各种果树,所以大家的日子过的很惬意。河西村土地比较贫瘠,种的玉米和麦子都长得不好,果树也种不活,偶尔长大一颗,果子也没法吃。河水很宽,也很深,两个村的人经常互相喊叫,声音大的时候可以互相听到。
河东村有一个村长,这个村长很胖,大家都很尊敬他;河西村也有一个村长,这个村长很瘦,村民们也很尊重他。
河东村的村长非常闲,他每天醒来都会围着村子走一圈,看看麦子地,看看果树,和村民们打个招呼。村长很胖,所以走路挺慢的,他也很久没种地了,也很久没有去果园抓虫子了。
也对,村子里五谷丰登,村里也不差村长一个人干活。每年开春,胖村长会象征性地去地里挥一下锄头。然后大家就开始干活了。
其实,非但村长不用干活,村长家孩子都不大干活,这是大家都认可的。
河西村则不同,大家都需要干活,整个村子能种地的地方都种了。即使这样,每年的粮食还是差一些,没办法,所有人都得干活,村长也不例外。
又过了几十年,某一年河东村遭受了山洪,很大片地都被冲坏了,到了秋天,果树又招了很多虫子,村民们只好非常辛苦地守在树边,不停地抓虫子。原来村长的儿子已经成了村长了,他还不是干活,他的儿子也不干活。他们偶尔会到果园边上去看看大家,偶尔会指指点点。
这时,有人不高兴了,他觉得,现在需要劳力,村长和村长的儿子也应该干活,可是,村长不这么想,因为,他从小到大都没有干过活。
河西村一直穷,大家吃东西都费劲。村长每天和村民说,你看人家河东村,村长都不干活,我还得干活,村民打趣他说:“你不干活,就没吃的,人家不干活,有吃的,你能比呀。有本事你让大家都有吃的,你不干活肯定没人说。”
河西村的村长想想,也是这么回事,虽然自己并不需要不干活,还是要想办法让大家吃饱饭。
河那么宽,而且那么深,又过不去,也不能去河东村去想办法。怎么办呢?村长回头看了看后面的山,那是一座如刀割一样的绝壁,四处都光滑如镜,根本出不去,怎么办呢?
村长抬头看了看天空中偶尔飞过的鹰。下了一个决定,他决定翻过山去,带领村民离开这个山沟沟。
这一天,村长把村民都叫来,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石壁上每隔半米凿个洞,一路凿上去,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凿一条路出来,看看山后面是什么。
西村的村长是很有威信的,没多久,他就说服了大家。就这样,每天干完农活后,村民会抽出2个小时来在石壁上挖洞,每隔半个胳膊长就凿一个洞,洞不大,够脚伸进去就好了。每隔10个人高,就凿一个小台子,可以让人休息一会,每隔100人高,就凿一个大台子,可以呆10个人左右。
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村长也死了,村长的儿子成了村长,大家还是这么一年一年地凿。
终于某一天,村民到了山顶,在山顶,大家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果树,还有很远处的炊烟。
这时的河东村,村长为了确保自己不干活的权力,雇佣了几十个村民,带着木棒看着其他村民干活。而这些拿木棒的村民也是不用干活的。
饼哥指数:
“郭靖成长的三个关键节点 ”。郭大侠是金书中,用来诠释德为才先的重要案例,不过另一个关键因素是:黄蓉导师。3分。
德鲁克小组
我想组建一个微信群
群里讨论一下和德鲁克
和管理,还有个人成长
有关的话题。
如果兴趣,欢迎加小宝微信(dtsxiaobao)
备注:德鲁克小组
共乐时刻:
“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喜欢德鲁克。”
点个在看再走呗
轻轻一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