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补充卵磷脂?



徐嘉博士
营养学 严肃科普
谈生活 试着有趣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反复强调,现代病不是营养缺乏造成的,而是营养过剩导致的。
即使天天说要做减法,还是经常收到能不能补这个,要不要吃那个的问题。最近听到比较多的是:要不要补充卵磷脂?

答案是:不需要
今天就通过分析卵磷脂,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关键不在于吃什么,而在于不吃什么。”
 
   01   
卵磷脂
 
卵磷脂泛指存在于动植物组织里面的一类磷脂酸甘油脂,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环己六醇等;也特指磷脂酰胆碱[1]。
 
因为卵磷脂同时具有亲水和亲脂的特性,所以在生化上参与细胞膜的结构;在食品工业中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除了作为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胆碱也是重要的神经信号传导介质,还为身体多种生化反应提供甲基来源。或许是因为胆碱有这么多生理作用,还参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我们被告知,你需要补充卵磷脂。
这又是一个坑!
 
卵磷脂或胆碱存在于蛋、奶、肉、鱼等动物组织,也富含于大豆和多数坚果种子,甚至蔬菜水果。这不难理解,因为磷脂是细胞膜的固有成分,只要是细胞,不管是动物的还是植物的,都含有胆碱(卵磷脂)。
因此只要每天遵循我们提倡的蔬果豆谷的膳食结构,是不会缺乏卵磷脂/胆碱的。

   02   
TMAO
 
但是问题不这么简单。胆碱的摄入近年被发现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密切的联系。
 
一项对于近2000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血液胆碱浓度越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2]。胆碱浓度从5uM升高到25uM,风险提高10倍。
这种对应关系对于胆碱的代谢物TMAO同样存在,甚至更显著。

TMAO是什么?
科学家发现,胆碱在肠道菌的作用下会产生三甲基胺TMA。TMA可以透入血液,达到肝脏,并被肝脏转化为氧化三甲胺TMAO[2][3]。

实验数据表明,血液TMAO是独立于胆固醇,促进血管硬化的关键因素[4]。科学家认为,TMAO可能在帮助胆固醇进入血管壁的同时,还阻止胆固醇的清理。
近年多项研究发现,TMAO浓度可以独立预测心脏病的重病发作、心力衰竭和死亡[5][6][7][8]。

此外,TMAO水平在糖尿病[9]、慢性肾病[10]、硬化性胆囊炎[11]患者中显著升高。
   03  
肠道菌
 
如果胆碱是必需的而且存在于多数食物中,胆碱又被会转化为促进动脉硬化的TMAO,人类是不是注定要得心脏病了?
 
有一个细节需要详细说明一下:胆碱转化为TMAO需要经过TMA的中间过程。TMA是一种鱼腥味的物质。实际上鱼的腥味就来自于TMA。

为什么活鱼的腥味较小,死鱼的腥味更大?
这是因为鱼死后,在腐败过程中,腐败菌把鱼所含的胆碱类物质转化成了TMA。
 
人的肠道如果含有这些细菌,这个转化反应同样会发生。相反,如果用抗生素杀死所有肠道菌,就不会产生TMA,也不会产生TMAO。这一点已经被实验证实[3]。

但是抗生素会杀死所有细菌,好的不好的。能不能区别对待,留下好的(益生菌),去除不好的(非益生菌)?
 
这时我们的饮食就起作用了。我们知道益生菌发酵膳食纤维[12],非益生菌代谢脂肪和动物蛋白。
 
如果我们只摄入低脂高纤的植物性食物,我们的肠道将被益生菌所主宰,非益生菌几乎没有生长的机会。

这样即使摄入卵磷脂,其中的胆碱也不会被转化为TMA,于是TMAO就不会产生,我们的血管免遭破坏。
研究发现,摄入等量胆碱补剂2个月后,纯素食者TMAO水平比杂食者明显低很多[3][13]。相反,连续5天的高脂(动物性)饮食可以显著提高餐后的TMAO水平[14]。

答案有了:只要坚持低脂纯素,我们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TMAO的产生和动脉硬化。
 
  04  
不健康饮食
 
动物性和高脂食物不光促进肠道非益生菌,其本身还含有大量胆碱。这使得两个生成TMAO的条件同时达到了满足。
 
鱼是胆碱含量最高的食物,因此也是升高TMAO最显著的食物[15]。
 
肉类除了含有胆碱,还含有左旋肉碱。左旋肉碱在肠道腐败菌的作用下同样可以产生TMA![3] (吃左旋肉碱减肥的注意了)

研究发现,蛋类的摄入也会显著升高血液TMAO的浓度[15]。在一篇报告中,胆碱中约14%被转化为TMAO[16]。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胆固醇、饱和脂肪是其促进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近年关于TMAO的研究又为动物制品促进动脉硬化提出了新的理论机制。
除此之外,研究发现非纯素食者摄入胆碱还会促进血小板凝结,增加发生血管堵塞的风险[13]。
由于动植物都含有卵磷脂,所以关键不在于是否摄入卵磷脂,而在于不要培养非益生菌(不要吃动物性和高脂食物)。
参考文献: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cithin
[2]Nature. 2011 Apr 7;472(7341):57-63
[3]Nat Med. 2013 May;19(5):576-85.
[4]Sci Rep. 2016 May 27;6:26745.
[5]J Intern Med. 2015 Jun;277(6):717-26
[6]Eur Heart J. 2017 Mar 14;38(11):814-824.
[7]Eur Heart J. 2017 Oct 14;38(39):2948-2956.
[8]J Cell Mol Med. 2018 Jan;22(1):185-194
[9]J Card Fail. 2015 Feb;21(2):91-6.
[10]Circ Res. 2015 Jan 30;116(3):448-55.
[11]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 J. 2017 Jun;5(4):532-541
[12]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Nov 21;20(43):16062-78.
[13]Circulation. 2017 Apr 25;135(17):1671-1673
[14]Nutr Res. 2015 Oct;35(10):858-864
[15]Mol Nutr Food Res. 2017 Jan;61(1).
[16]Am J Clin Nutr. 2014 Sep;100(3):778-86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徐嘉
编辑:闪耀
-END-

阅读原文,来打卡!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