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译献|神经外科麻醉进展更新(一):神经外科麻醉学总则


神经外科麻醉进展更新
第一部分:神经外科麻醉学总则

Jeffrey J. Pasternak, MD
吴晓彬 (编译)
姚明(审校/指导)

摘要:本文就神经外科患者和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文献进行综述。在这篇综述中涉及的一般主题包括普通神经外科、中风、神经监测和围手术期的认知功能障碍。
关键词:神经外科麻醉学,围手术期神经科学,神经重症监护,开颅手术,脊柱外科,中风,监测,麻醉神经毒性,谵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01
神经外科麻醉学总则

神经外科麻醉的教育
模拟培训是教授危机管理技能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核对表对于确保在危机期间完成适当的任务很有价值。Hoefnagel等人代表麻醉与重症神经科学学会(SNACC)针对10种主要的神经系统危机开发了循证核对表和认知辅助工具。作者为管理决策提供了证据,《神经外科麻醉学杂志》的订阅者可以下载这些认知辅助工具和核对表,供临床使用。
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委员会(ACGME)已经引入了里程碑计划,作为在普通麻醉学培训中实现基于能力评估的一种手段。SNACC最近组织并发布了特别的神经外科麻醉学的里程碑计划。这些里程碑涉及4个主要领域:患者护理、医学知识、基于实践的学习和改进以及人际和沟通技能,并与培训水平相适应。这些里程碑可以被培训项目用作培训指南和评估学员的手段。
SNACC最近成立了国际围术期神经科学培训理事会(ICPNT),该机构将对神经麻醉学培训项目进行国际性认证。Ferrario和Kofke最近总结了ICPNT的简史以及它的结构和未来计划
神经系统疾病的全球负担
神经系统疾病是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来自全球疾病负担、伤害和风险因素研究的数据被用来提供1990-2016年间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发病率、残疾和死亡率的估计。2016年,神经系统疾病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占死亡人数的16.5%,是伤残调整寿命年的首要原因,占全球所有伤残调整寿命年的11.6%。在神经系统疾病中,中风是伤残调整寿命年的主要贡献者,占神经相关伤残调整寿命年的42%。对于特定神经疾病全球负担的详细分析感兴趣的读者,《柳叶刀神经病学》发表了针对创伤性脑损伤(TBI)、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症、癫痫、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和中风的专门解读。


01
静脉空气栓塞
在需要手术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有高达14%的患者会出现不良后果。神经外科患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是坐位手术患者的静脉空气栓塞。Abcejo等人报道了因严重静脉空气栓塞而需要紧急重新定位的患者。他们发现404例中有6例(1.5%),324例中有2例(0.6%),875例中有0例,在接受开颅手术、深部脑刺激器植入和颈椎手术时需要紧急重新定位。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下降先于血压下降。然而,随着患者仰卧位的放置,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压变化迅速恢复正常。中心静脉置管抽吸并未导致结果有意义的改变。在这项研究中,没有新的术后神经或心脏事件归因于静脉空气栓塞或其对全身生理的影响。在严重静脉空气栓塞的情况下,应考虑紧急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02
磁共振成像(MRI)安全性
放射学技术经常被用来辅助指导神经外科手术,这对麻醉医师提出了特殊的挑战。Kamata等人报道了采用睡眠-唤醒-镇静技术的术中MRI引导开颅手术患者的不良事件。365名患者接受了579次MRI扫描,使用0.3T Airis-II(日立医疗,日本千叶)或0.4T Aperto Lucent(日立医疗)磁共振扫描仪。21例(5.8%)患者和24例(4.1%)成像序列在成像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具体不良事件包括癫痫(6个序列)、呼吸骤停(2个序列)、恶心或呕吐(7个序列)和躁动(9个序列)。由于癫痫发作需要使用抗癫痫药物(n=2)或呼吸骤停需要气道管理(n=2),4个成像序列不得不停止。在成像过程中没有发生心脏骤停或热损伤的病例。这些发现可能只适用于通过睡眠-清醒-镇静技术使用低磁场磁铁进行手术的患者。使用不同的手术室/成像设计、更强的磁铁或不同的麻醉技术在MRI引导下进行清醒定位的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风险特征。
大不列颠和爱尔兰麻醉医师协会以及神经麻醉和重症监护学会最近发布了对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进行麻醉管理的指南。作者回顾了危险、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监测和危机管理,以及儿科、怀孕和危重病人需要MRI的特殊情况。
03
神经外科患者的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在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中很常见。Oh等人对接受开颅手术治疗脑肿瘤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确定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相关的因素。在纳入研究的726名患者中,39名(5.4%)在术后前3天出现新的急性肾损伤。发现与急性肾损伤独立相关的因素有肾毒性药物的使用、过量的平衡晶体溶液输入、术前贫血和血清氯化物浓度升高。围手术期氯负荷增加已被证明与术后急性肾损伤有关,这种影响被归因于高氯代谢性酸中毒的发展。然而,在oh等人的研究中,有急性肾损伤(12.8%)和无急性肾损伤(12.2%;P=0.912)的代谢性酸中毒(pH<7.35和[HCO3−]<24mEq/dL)的发生率没有差异,这可能提示了另一种机制。

04
发热
患有神经损伤的危重病人高达70%会发热,这可能是脑损伤的一个重要次要原因。Picetti等人对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的成员进行了一项调查,以探索发热定义和管理上的差异。在231名受访者中,发热定义、治疗诱因和管理策略存在很大差异。最常见的发热定义是核心体温>38.3°C。最常使用的体温测量方法是用膀胱探头。最常见的治疗阈值是核心温度>38.0°C,但较低的阈值经常用于脑缺血和颅内高压患者。最常见的一线疗法包括冰袋和扑热息痛,而常见的二线疗法包括静脉输注冷水和双氯芬酸。只有43%和2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机构分别制定了管理发热和寒战的方案。
05
气道管理
肢端肥大症是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困难的已知危险因素,用于识别有呼吸道困难风险的患者的典型指标在这一人群中的实用性有限。Lee等人回顾分析了90例接受了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的肢端肥大症患者的资料,以明确与困难的直接喉镜检查相关的因素,重点放在放射学预测因素上。21例(23%)患者被确定为喉镜检查困难,Cormack-Lehane分级≥3。有两个因素被发现与喉镜检查困难独立相关,年龄增加和舌表面积增大,后者是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的。作者报告了优势比(OR),但尚不清楚这些数据是如何分层来计算OR的。
危重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通常需要气管切开术,与可视化技术相比,基于盲探的技术具有更大的风险。经喉气管切开术最初由Fantoni和Ripamonti描述,Spina等人报道了其在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ICU)199名患者中的使用,且对这一手术进行了改进,加入了支撑喉镜技术,简而言之,气管内插管取代了较小口径的插管,为气管切开做准备。一旦气管切开到位,气管插管就会被拔掉。没有用小口径的管子代替气管导管,从而避免了管子更换的刺激和风险。所有手术均由重症监护病房(130例,65%)或耳鼻咽喉科医生(69例,35%)完成。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明显升高,平均动脉压(MAP)由术前的7 mmHg(四分位数范围为4~10 mmHg)升至12 mmHg(IQR=7~18 mmHg;P<0.0001),术后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共有181例(91%)的手术没有并发症,也没有手术相关的死亡。11例患者颅内压升至≥20 mmHg,3例脑灌注压低于60 mmHg。其他手术并发症包括少量出血(n=1)、形成假气道(n=1)、发现气管环病变(n=2)、插管错位(n=2)和肺不张(n=1)。床边气管切开术的主要优点是避免了将患者转移到手术室进行外科气管切开的需要,因为危重患者的转移会带来并发症发生率增高。此外,还有更多其他的经皮气管切开术技术,这些技术可能比Spina等人描述的技术更有优势或风险更小。
06
神经药理学
镇静药物,特别是那些增加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对GABA亲和力的药物,可以加剧或暴露脑瘤患者的运动障碍。Lin等人前瞻性研究了咪达唑仑和氟马西尼对幕上脑胶质瘤患者运动功能的研究。15名胶质瘤患者和17名正常健康受试者接受咪达唑仑静脉注射,滴定至警觉—镇静评分(OAAS)4分(即镇静但警觉和合作)。随后静脉注射氟马西尼逆转镇静。所有受试者在镇静前、镇静后和氟马西尼注射后进行九孔插柱测试,以评估每位患者的手运动功能。表1总结了受试者完成九孔插柱测试的时间。在所有情况下,咪达唑仑镇静后完成测试的时间显著增加,但随后注射氟马西尼可完全减少咪达唑仑后完成测试的延迟。在没有胶质瘤的患者中,优势手和非优势手在测试的任何阶段完成测试的时间没有差别。在神经胶质瘤患者中,与同侧手完成测试的持续时间相比,咪达唑仑显著延长了用对侧手完成测试的持续时间。氟马西尼完全可以减弱用对侧手完成九孔插柱试验的时间延迟。这些发现表明,脑肿瘤患者可能存在亚临床神经功能缺陷,而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会加重这种缺陷,而镇静拮抗剂可以逆转这种影响。

脑肿瘤,特别是大肿瘤,可以减少异丙酚的用量。Kurita等人研究了猪的急性肿块病变对异氟醚需求量的影响。麻醉深度由95%频谱边界频率(spectral edge frequency,SEF 95%)来评估,低于该频率的脑电图(EEG)的频谱能量的95%都包含在该频率以下。催眠深度的增加会导致高频功率的减少和低频功率的增加,从而导致95%频谱边界频率降低。用3mL蒸馏水充气硬膜外球囊导管,使颅内压升高10 mmHg,造成急性肿块病变模型。在这个猪模型中,气囊膨胀导致异氟醚需要量减少9.8%到17.9%。在气球通缩的情况下,这种效果完全相反。不幸的是,无法研究长期球囊充气对异氟醚用量的影响;更长期的影响可能更接近肿瘤生长的影响。
最近,与其他镇静剂相比,右美托咪定在颅内占位病变患者中暴露出亚临床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患者中还有其他优势作用,如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和疼痛。Lin等人通过叙述性综述,总结了右美托咪定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优缺点。作者讨论了右美托咪啶在特定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潜在作用。
加巴喷丁已被用于减轻接受不同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在接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中,先前的研究报告关于加巴喷丁对开颅术后疼痛的影响存在争议。Zeng等人前瞻性随机选择了122名接受枕下或颞下开颅手术的患者,分别在手术前一晚和麻醉诱导前2小时口服600毫克加巴喷丁或安慰剂。麻醉医师和病人对分组采用盲法。术中应用异丙酚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在40~50之间,瑞芬太尼维持MAP和心率在基线的20%以内。加巴喷丁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减少。加巴喷丁显著降低了术后24小时的静息和活动疼痛评分,但在48小时内不显著。加巴喷丁降低了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以及对使用抢救药物来治疗恶心和呕吐的需求。加巴喷丁不能减少术后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然而,加巴喷丁增加了术后几小时内的镇静,而不是术后24或48小时。
虽然对乙酰氨基酚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但它与开颅手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的减少无关。Sivakumar等人前瞻性随机选择204名患者,在幕上开颅术后每8小时静脉注射10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或等量生理盐水,持续48小时。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在两组之间相似,但接受对乙酰氨基酚的患者在手术后24小时的疼痛评分明显较低,而在48小时后不明显。然而,作者没有报告麻醉技术或术中或术后镇痛管理的细节。具体地说,目前还不清楚这项研究是否规定了对乙酰氨基酚以外的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镇痛药的具体给药方案,因为这可能影响了研究结果。
头皮阻滞能显著减轻开颅术后疼痛。Yang等人将51例行幕上开颅手术的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1)头皮神经阻滞组,(2)切开前局部浸润组,(3)单纯静脉镇痛组。双侧头皮阻滞针对以下神经:滑车上神经、眶上神经、颧颞神经、耳颞神经以及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在接受神经阻滞和局部浸润的患者中,总剂量为15ml的0.75%罗哌卡因。与只接受静脉镇痛药组相比,接受局部浸润患者在手术后2小时内疼痛评分显著降低,接受头皮阻滞组患者在手术后48小时内疼痛评分显著降低。只有接受头皮阻滞组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MAP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减少,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浓度降低。这项研究的一个主要局限与接受罗哌卡因局部浸润组所使用的技术有关。具体地说,麻醉医师在切开前10分钟进行了浸润。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外科医生可能没有在局部麻醉药物渗透的地方进行切开。此外,尚不清楚是否在头架钉植入部位进行了局部浸润。如果这项技术能保证在浸润部位切开,而且穿针部位也被浸润,那么这项研究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07
液体、电解质和渗透药物
大多数接受颅脑手术的患者应避免常规使用低渗液体,因为这可能会加重脑水肿。儿科液体给药指南也建议避免常规使用低渗液体,但没有对是否应该选择等渗盐水或其他等渗平衡电解质溶液提供意见。Lima 等人随机选择49名接受脑瘤切除的儿童,在手术期间和术后24小时内接受0.9%氯化钠溶液或勃脉力复方电解质A (Baxter Healthcare, Deerfield, IL) 治疗。输液是标准化的。具体地,根据每个患者的体重,使用4-2-1规则计算维持液率,即前10 kg体重为4mL/kg/h,11-20 kg体重为2mL/kg/h,超过20 kg的体重为1mL/kg/h。对于低血压或低血容量的病例,可以根据需要频繁地注射10mL/kg的试验溶液。此外,如果临床医生认为有必要,也可以使用胶体和血液制品。计算的维持率持续到手术后24小时。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总晶体、总胶体、输血率、尿量均无差异。与勃脉力复方电解质A相比,0.9%氯化钠组血清氯化物浓度升高幅度更大,血清镁浓度和碱过量降低幅度更大。高氯性酸中毒在注射0.9%氯化钠组(24%)比勃脉力复方电解质A组(0%)更常(P=0.022)。两组之间的大脑放松程度没有差异。尽管作者得出结论,勃脉力复方电解质A“同生理盐水的使用相比,电解质和酸碱分布更安全”,但他们没有研究任何结果指标,也没有研究这些紊乱对除大脑松弛程度以外的任何结果指标的影响,这在不同组之间没有什么不同。读者可能会对本文附带的社论感兴趣。
Dostaova等人利用旁流暗场成像技术研究了自由和限制性液体负荷对兔大脑皮质微循环的影响。动物被随机分配到开颅手术中接受限制性(<2mL/kg/h)或自由(30ml/kg/h)的勃脉力复方电解质A (Baxter, Lessines, Belgium)。接受自由液体注射的动物有证据表明皮质血管灌注受损,血清粘结合蛋白多糖-1浓度升高,粘结合蛋白多糖-1是内皮细胞糖萼功能障碍的标志。作者将这一发现归因于液体超载和血脑屏障完整性改变,导致脑水肿和脑微灌注受损。两组动物均静脉注射0.9%或3.2%氯化钠溶液5ml/kg。两组在皮质血管灌注或粘结合蛋白多糖-1方面没有差异。这些之后生物发现与先前的数据相矛盾,该数据显示高渗氯化钠溶液对内皮细胞糖萼完整性有不良影响。作者将这一差异归因于高渗负荷不足和研究持续时间不足,无法在他们目前的研究中认识到糖萼完整性的不利影响。
除高渗盐水外,其他可用于治疗颅内高压的溶液包括乳酸钠、碳酸氢钠和尿素。然而,甘露醇可能是用于治疗颅内高压的最常见的渗透压药物之一。Zhang等人对描述甘露醇使用、疗效和并发症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综述。他们总结了有关甘露醇在特定环境中使用的数据,如脑外伤、开颅手术、重症监护和非神经系统应用,如肾移植期间。

     癫痫
围术期癫痫发作在开颅手术后很常见,但其发生率因手术适应证而异。Kutteruf等人发现1916例在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下接受选择性幕上开颅手术的患者中,45例(2.3%)在术中癫痫发作。在临床上,左乙拉西坦替代苯妥英钠时癫痫发作发生率增加,而磷苯妥英钠替代左乙拉西坦时癫痫发作发生率降低。在临床上,左乙拉西坦替代苯妥英钠后癫痫发作发生率增加,而磷苯妥英钠替代左乙拉西坦后癫痫发作发生率降低。这是一个独特的发现,值得进一步研究,因为左乙拉西坦被发现在预防开颅术后癫痫发作以及最近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方面与苯妥英钠和磷苯妥英钠具有类似的疗效。与术中癫痫发作风险增加独立相关的因素是既往癫痫史、脑瘤手术和颞骨开颅手术,而使用任何抗癫痫药物,特别是苯妥英钠或磷苯妥英钠,均可降低术中癫痫发作风险。
术中使用运动皮层刺激(MCS)来标识运动性语言中枢,以避免在脑肿瘤切除过程中损伤或切除关键皮质组织。运动皮层刺激可导致术中癫痫发作。Dineen等人回顾分析了544例患者,这些患者在清醒开颅手术(n=204,38%)或在标识期间不放松肌肉的全麻开颅手术(n=340,62%)中接受了运动皮层刺激。队列研究中,135例(25%)持续术中癫痫发作。与术中癫痫发作风险增加独立相关的因素是病灶周围缺乏明确的边缘和使用Penfield刺激技术(与多脉冲序列技术相比)。与癫痫风险降低独立相关的唯一因素是术中服用抗癫痫药物。麻醉技术与术中癫痫发作风险无关。
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SEEG)通过大脑上钻孔放置电极来标记癫痫灶的地图。这项技术避免了传统栅法定位所需的开颅手术。Tandon等人在一个中心对接受传统开颅栅法定位(n=139)和SEEG(n=121)的患者的结果进行了回顾性比较。人口学特征和术前癫痫发作严重程度相似。在那些接受SEEG的患者中,手术时间、输血需求、麻醉需求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0例(7%)患者在栅法定位后出现严重并发症--7例出现颅内出血(ICH),3例发生感染,而在接受SEEG检查的患者中没有发现明显的并发症。接受栅法定位的患者接受后续切除手术的比例(127;91%)高于接受SEEG的患者(90,74%;P<0.001)。在接受切除手术的患者中,1年后癫痫的良好结局(即无癫痫发作或罕见的致残性癫痫发作)接受脑电图检查的患者(76%)高于栅法定位组(55%;P=0.003)。在整个队列中(包括那些接受和没有接受后续切除手术的患者),接受栅法定位组(42%)和SEEG组(47%)的癫痫预后良好率没有差异(P=0.45)。考虑到SEEG的良好结果和乐观的不良结果,应该考虑用它代替颅表定位栅法的开颅手术来定位重度癫痫患者的癫痫灶。
支链氨基酸(BCAA)中的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生物合成的底物。支链氨基酸还可以通过抑制谷氨酸草酰乙酸酯脱氢酶(谷氨酸合成的来源)和作为支链酮酸产生的来源来减少大脑中的谷氨酸含量,支链酮酸的降解需要谷氨酸来降解。支链氨基酸具有急性抗癫痫作用,尽管支链氨基酸对大脑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为了确定摄入支链氨基酸对大鼠癫痫发作活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Gruenbaum等人让大鼠无限制地饮用纯净水或添加4%支链氨基酸的水33天。10d后,将微导管立体定向植入右侧海马齿状回,注射蛋氨酸亚砜,建立颞叶内侧癫痫动物模型。同时植入脑电图螺旋电极,通过脑电图和视频监测大鼠21天的癫痫发作活动。在研究期间,基于脑电图的癫痫发作和惊厥发作的发生率没有差异。然而,在服用支链氨基酸补充剂的那组中,导致抽搐发作的所有癫痫发作活动的比例在第一周较低,但在研究剩余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大鼠在研究结束时被处死,组织学分析显示,接受支链氨基酸补充的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明显减少。这些数据表明,补充支链氨基酸并没有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相反,反而促进了癫痫从海马区传播出去,并增加了神经元的丢失。这些发现需要在其他癫痫模型中得到证实。
     脊柱外科手术
 
随着脊柱手术的数量和复杂性增加,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中,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0%。随着手术复杂性的增加,对输血的需求也增加了脊柱手术后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的风险。Xu等人比较了60名患者的肺功能和炎症标志物,这些患者在脊柱手术中接受了自体血液回输,无论有没有白细胞过滤。65岁以上脊柱大手术患者接受术中回收的自体血液,无论是否使用Pall Leurkoguard-6白细胞过滤器。两组间晶体液和自体血的输入量相似。白细胞滤过与改善肺顺应性和氧合,降低血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肺上皮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表面活性蛋白-A以及炎症生物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有关。接受白细胞过滤血液的30名患者中有0名发生肺部并发症,而未接受白细胞过滤血液的30名患者中有3名(10%;P=0.1)出现肺部并发症,尽管这项研究没有发现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这项研究应该在更大的研究人群中重复进行。
脊柱手术患者不使用全身麻醉、插管和机械通气可能会降低并发症的风险。脊麻已被描述为腰椎手术患者的一种有效的麻醉技术。利用美国外科医师学会国家外科质量改进计划数据库,Wahood等人将342名在椎管内麻醉下接受腰椎减压的患者与1000名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了配对。麻醉类型与再住院率、住院时间或并发症风险无关。在42名和126名匹配的患者中,分别接受了区域麻醉或全身麻醉的腰椎融合术,麻醉技术也与再住院率、住院时间或并发症风险无关。
鞘内阿片类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疼痛和全身副作用。Dhaliwal等人随机将150名接受腰椎融合术的健康患者分配到鞘内注射0.2 mg吗啡或生理盐水,然后开始缝合伤口。鞘内注射吗啡可显著减轻静息和运动时的疼痛,并在术后头24小时内减少肠外阿片类药物的需求。两组间呼吸抑制发生率(定义为呼吸频率<10次/分钟)、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或住院时间均无差异,表明鞘内阿片类药物可以安全地减轻腰椎融合术后的疼痛
     视觉丧失
 
脊柱手术后最常见的是术后视力丧失,但也有其他类型的非眼科手术。2012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针对脊柱手术后的围手术期视力丧失提出了一项实践建议。在2019年,ASA更新了这一实践建议,并获得了北美神经眼科学会和神经外科麻醉与重症治疗学会(SNACC)的认可。表2汇总了更新后的实践建议。
Hofer等人回顾了20,128名接受脊柱手术的患者,其中39名(0.19%)遭受了眼部损伤。原因不明视力模糊13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9例,角膜擦伤7例。眼外伤组手术体位为俯卧位(n=29)或侧位(n=5)。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年龄更大,手术时间更长,接受的晶体溶液更多,估计失血量更多,输血率更高。然而,由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所以没有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GoYal等人在他们的机构中回顾性地研究了12名经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患者(其中10名患有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并将这12名患者与48名没有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类似患者进行了1:4的配对。发现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的因素有脊柱融合术(与单纯减压相比)、手术节段多、出血增加、血红蛋白降低以及输注更大容量的晶体液。在这些队列中,75%的人双眼视力下降,只有30%的人在最后一次随访时视力有改善。
视觉诱发电位监测最近被作为筛查术中视力丧失的一种手段。视觉刺激通过放置在角膜上的硅片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进行,并通过放置在头皮枕部区域的电极记录信号。丙泊酚输注滴定使麻醉维持在BIS为40~60。作者报告了73例患者中72例成功地进行了视觉诱发电位监测。术后有8例患者视功能下降,其中6例信号幅度下降>50%。

文献来源:
PasternakJJ. Neuroanesthesiology Update. J Neurosurg Anesthesiol. 2020Apr;32(2):97-119.doi: 10.1097/ANA.0000000000000676. PMID: 31972624.

“醉”译献 | 超声评估心脏骤停在无脉电活动中使用的标准化流程
“醉”译献 | Anesthesiology:剖宫产全身麻醉:有时是必要的,但最好避免
“醉”译献 | Anesthesiology:舒更葡糖钠减少成人非心脏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醉”译献 | 驱动压与跨肺压:我们要如何进行安全的机械通气?
“醉”译献 | 大手术的围术期液体治疗
“醉”译献 | 术中颈内静脉解剖变异综述:头颈外科医生的知识更新
“醉”译献 | 喉镜检查和(或)插管失败的预案及处理
“醉”译献 | 区域麻醉的未来发展方向:不只属于专家
“醉”译献 | 维生素C的镇痛作用,你了解吗?
“醉”译献 | 心胸麻醉与TTE:我们的立场是什么?
“醉”译献 | 术后谵妄:围手术期评估、降低风险和管理
“醉”译献|非心脏手术后轻度急性肾损伤与远期肾功能障碍相关: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醉”译献|非心脏手术术后低血压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醉”译献 | 手术室环境下的围手术期心脏骤停:文献综述
“醉”译献 | 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的防治进展
“醉”译献 | 理想的剖宫产术后镇痛
“醉”译献 | 促进术后康复: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量身定做的临床路径
“醉”译献 | 非心脏手术中阿司匹林管理的综合更新
“醉”译献 | 利多卡因静脉输注用于术后疼痛和恢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国际共识声明
“醉”译献 | 欧洲恶性高热小组对恶性高热疑似或易感患者围术期管理共识指南
“醉”译献 | 多种药物过敏:围手术期处理的建议
“醉”译献 | 围术期肺保护:一般机制和保护措施
“醉”译献 | 围术期肾保护:一般机制和治疗方法
“醉”译献 | 舒更葡糖临床应用的优势和陷阱

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