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的成果:连续写作打卡100天、运动100天、思考笔记65万字、线上阅读617小时、阅读完174本书、运动665公里。
写在前面,这是3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215/3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每天持续的写文章,不再依赖冗余内容,不再纠结写作的格式,毕竟自己的公众号自己做主,依然践行着“记录成长、分享生活”的价值观初衷。以下是今天的思考:
1、同理心。同理心是指清楚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同理心是指认真聆听、提出问题、搁置价值判断,并且使用你的想象力去理解他人的观点、想法、感受、动机和情况。生活中我们容易给出价值判断,产生个人偏见,也属于不负责任的一种。
2、愤怒。愤怒来源于你的想法,而非他人的行为。当你静下心来彻底了解他人的想法和动机之后,你对他人心思的揣度和责备就会发生短路,看到行为背后的逻辑。愤怒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
3、冥想话术。我是一个人。仅仅因为我存在于世、努力生存,就具有了人生价值。我可以照顾自己。我把自己当回事儿。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首当其冲考虑自己。
我有合理的需求和愿望。我可以选择自己所需所想的,无须向任何人解释。我做出选择,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总是会竭尽全力做到最好。我的所想所为一定是当时最佳的努力结果。因为我是血肉之躯,所以会犯错。我接受自己的错误,不自责、不批判。当我犯错时,我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不够完美,我会饶恕自己的错误。
我知道其他人和我一样有价值,也和我一样有瑕疵。我对他们产生同情是因为他们和我一样,都在埋头苦干谋生计。
4、信仰。大多数人生信条形成的方式相同——都是对基本需求的回应。最初的信条产生于对父母的爱和认可的需求。第二类信条产生于对归属感和获得同龄伙伴认可的需求。第三个塑造你信条的主要力量是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需求。它包含对于自尊的需求;保护自己免受悲伤情绪的伤害,比如受伤和失去带来的痛楚;对喜悦、兴奋和意义的需求;以及对人身安全的需求。
自尊的基石是你的核心信条:你对自身在世界中的价值的看法。核心信条决定了你对自己的价值、安全、能力、权力、自主以及被爱程度的认知。它们还能建立你的归属感,了解别人眼中的你。
5、自责、内疚。在行为发生的那一刻,你所做的事情似乎还在情理当中,将其变为错误的是你后来对它的解读。“错误”是一个“错误”是你在之后的某个时间点,觉悟发生改变后,给自己的先前行为贴上的标签。在这个之后的时间点,你知道了自己行为的后果,可能会产生当时不该那样做的想法。你在回顾过程中使用的标签,那时你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你为自己的选择贴上“好”或“坏”的标签,就会惩罚自己在情不自禁情况下的所作所为,这是不公平的。更为贴切的标签应该是“明智”或“不明智”和“有效”或“无效”,因为这些词能够从同情你的角度出发,做出更准确的评判。少一些价值判断,特别是好与坏,用一些模糊的词进行替换会更好一些。这里用的是逆向思维思考的方式,我们的应对方式怎么样,取决于我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