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这个方法,你也能轻松养成习惯



过去一年的成果:连续写作打卡100天、运动100天、思考笔记65万字、线上阅读617小时、阅读完174本书、运动665公里。
写在前面,这是3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234/3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每天持续的写文章,不再依赖冗余内容,不再纠结写作的格式,毕竟自己的公众号自己做主,依然践行着“记录成长、分享生活”的价值观初衷。以下是今天的思考:
培养习惯的四步模型——提示、渴求、反应和奖励。提示是行为线索;渴望代表着内在驱动力,换句话说是动机;反应代表着反馈;奖励是强化这个闭环。重新理解,“提示、渴求、反应”是一个单链闭环,习惯养成简单就这三点。戒掉坏习惯增加习惯养成的成本就可以了。比如说戒烟,不带烟和火机,或者远离抽烟环境等。
培养好习惯的方法,提示:让它显而易见(前提:要有清单、学会记录,能有颗粒度,越细越好,这样就能做分析,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渴求:让它有吸引力(许多人认为他们缺乏做事的动力,但实际上他们真正缺乏的是明确的计划。);反应:让他简便易行(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自动化程度也会增加,直到行为尽可能简单和自动化);奖励:让它令人愉悦。戒掉坏习惯也是从这四点切入的增加成本的。
培养新习惯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行为的关联性。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确定你已有的习惯,然后把你的新行为叠加在上面。这叫作习惯叠加。创建成功习惯叠加的秘诀是选择正确的提示来启动整个进程。你的提示出现的频率也应该和你想要培养的习惯一样频繁。很好的一个方法,用“如果。。。。。就。。。。”的方法,再习惯叠加上应用,通过将各个小习惯串联起来创建更厚重的习惯叠加。这使你得以充分利用一种行为牵连出另一种行为的自然反应——狄德罗效应的积极版本。
在任何探索的早期和中期,通常都会有一个不如意的低谷区。任何复利进程的共同特征:最有力的结果总是姗姗来迟。这是人们很难养成持久习惯的核心原因之一。徐云流浪中国从一开始的10万粉丝,到现在的67万粉丝,佐证了复利指数增长模型。
行为养成的思路。行为记录~梳理行为线索触发条件~环境触发。
“如果~~~就~~~”就是承诺机制的一种应用。克服拖延的方法。承诺机制实则使得坏习惯在当前变得难以施行,从而提高了你未来做该做的事的可能性。破除坏习惯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它变得不切实际。不断提高其难度,直到你心灰意懒。无论什么行为,它引发即时痛苦体验的时间越快,它发生的可能性就越低。如果你想戒掉不良习惯并避免不健康行为,那就给这类习惯和行为添加即时成本,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它们发生的概率。
到顶部